加強民生司法保障 大力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


加強民生司法保障 大力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

3月12日,東莞市法院工作部署會議

3月12日上午,東莞市法院工作部署會議在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稱東莞中院)召開。會上,東莞中院院長陳超立足全市法院簡要總結了2019年度工作成績,科學分析當前全市法院面臨的形勢,明確今年度的目標任務。

2019年度結案同比上升28.27%

加強民生司法保障 大力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

2019年東莞中院刑一庭榮獲全國法院刑事審判先進集體

2019年度,東莞中院被省委授予“廣東省依法治省工作先進單位”稱號,被省法院授予集體嘉獎,全市法院累計有49個集體、106名幹警獲得市級以上表彰獎勵。

加強民生司法保障 大力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

2018年與2019年全市法院收結案件數據對比圖

2019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273848件(含訴前化解32538件),辦結251171件,同比分別上升24.94%和28.27%,收結案數創歷史新高。全市法官人均結案482.09件,同比上升16.7%。穩妥處理了“華夏傳承”系列案等一批大要案。主要辦案質效指標名列全省前茅,審判質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有了新提升。

加強民生司法保障 大力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

2019年全省訴調對接會,我院陳東超專委彙報工作

訴調對接“1+2+3”模式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全面推進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在2019年的實踐中,東莞全市三個基層法院參與訴前調解一審民商事案件80706件,其中訴前成功調解案件就有48322件,調解成功率達68.52%。

加強民生司法保障

陳超表示,2020年度,全國上下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這直接關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係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為響應市委號召,全市先後派遣三批抗疫工作隊奔赴全市31個高速路口、車站、村口等重點場所開展聯合防疫,受到高度肯定。

加強民生司法保障 大力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

東莞中院院長陳超發表講話

陳超強調,全市法院要全面落實上級法院相關文件精神和中院制定的《關於應對疫情服務保障企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嚴懲謠言惑眾、抗拒管制、暴力傷醫、傳播病毒、攔搶物資、哄抬物價、製假售假、阻礙交通等犯罪行為,健全完善涉疫情案件綠色通道和快審快結機制,加大企業訴訟權益保護力度,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今年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三年為期目標的實現之年,涉黑涉惡案件已進入審判的高峰期。全市法院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穩準狠快,重拳出擊。以“積案清零”為抓手,切實落實專案專辦、難案精辦機制,強化統籌指導,做好請示彙報,確保打準打狠,彰顯專項鬥爭效果。

全市法院要充分發揮司法職能,在服務“雙區”(粵港澳大灣區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中主動作為。全面貫徹落實平等保護原則,著力抓好產權司法保護重點工作,尤其是針對東莞民營企業眾多的特點,精準發力,有的放矢,讓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潛心發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依法審理涉婚姻、教育、就業、住房、贍養、拖欠工資、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各類案件,為群眾排憂解難。妥善化解民生類行政爭議,加強對工傷認定、住房公積金追繳等涉民生案件的審理。依法嚴懲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危害校園安全、妨害公共安全、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強未成年人犯罪審判工作,強化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力度。

加強民生司法保障 大力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

3月12日,東莞市法院工作部署會議

全面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

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契機,積極推進東莞市社會矛盾調處中心建設,健全完善訴源治理機制,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東莞樣本。依託市委政法委整合併發揮各方面調解力量的積極性,完善與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複議等有機銜接,強化對人民調解、行業專業調解等指導力度,力爭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解在訴前,從源頭上減少訴訟量。

同時,緊抓委託鑑定、及時理賠和統一標準等關鍵要素,進一步完善“道交一體化”機制。推動行政爭議調解中心運行,實質性解決行政爭議,實現“官”民和諧。深化“分調裁審”機制改革,進一步推動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促進審判工作提質增效。加快推動“廳網線巡”服務(訴訟服務大廳、訴訟服務網、移動終端、12368訴訟服務熱線、巡迴辦案)四位一體建設,集合多元解紛、登記立案、分調裁審、審判輔助、接待信訪五大功能於一體。拓展完善網上、掌上訴訟服務,全面落實跨域立案,實現24小時“不打烊”,讓人民群眾“少跑路”。


通訊員:袁小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