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群体免疫”是否意味着选择人与病毒长期共存,会“成功”吗?

百川老师说


在当地时间3月12日就新冠疫情召开紧急会议后,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英国进入到了抗击新冠疫情的第二个阶段,政府决定“不再给轻症病人检测”,就是所谓的“延缓”(Delay)。彭博社对此发表社评称:让新冠病毒在英国缓慢传播并不加阻止,多数人患病后再康复,以达到群体免疫的目的。虽然约翰逊政府还宣布了一些防控疫情的具体措施,但事实上英国已经成为了第一个放弃抵抗的国家。



约翰逊并未取消大型集会等活动,他表示:“这是最不科学的”。继“不再对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核酸检测”之后,瑞典公共卫生局于当地时间3月13日又宣布:将不再统计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瑞典公共卫生局专家安德斯·蒂格内尔对此给出的解释是:将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医护人员、已住院患者等高危人群。此举意味着,瑞典成为继英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放弃抵抗的国家。


说到群体免疫力,在学术理论上是说得通的——感染病毒后,人体自然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最终能够实现所谓的“群体免疫”。问题是:那些没有产生抗体的人呢?瑞典、英国就是集中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所谓的“高危人群”(没有产生抗体的人群以及医护人员),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没有产生抗体的人群由轻症转为重症后,有多少人会丧失救治的最佳时间?


换句话说,瑞典、英国所谓的“群体免疫力”实际上就是“人为干预”下的大自然优胜劣汰法则——集中力量去救治被淘汰的那些人(没有产生抗体的高危人群)。再换个通俗点的说法,就是拿人命去换这个“群体免疫力”,这里面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会不会“成功”的问题,而是会有多少人死的问题!截止2020年3月的统计数据,英国人口数量6657.35万,瑞典的人口数量为998.27万,最终会有多少人因这个“群体免疫力”而死?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比流感要高得多,以美国为例,3200万人感染流感,其中1.8万人因流感而死,死亡率仅为0.056%。再看看新冠肺炎的死亡率:123个国家/地区报告的累计确诊病例13.2万例,其中死亡5000例,死亡率3.79%。即便是按照世卫组织早前预计的2%死亡率来说,那也比流感高得太多了,这意味着英国、瑞典每100个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中就会有2人死亡……



相比于国家的经济利益、个人的政治前途而言,西方国家崇尚的所谓“人权”,真是一文不值!不管是流感,还是新冠肺炎,即便是国家不采取任何措施,患者们也不去医院治疗,疫情到最后还是会结束。从这一点上来说,群体免疫肯定会“成功”,但问题是:有多少人会为这个丧命?按照英国、瑞典的逻辑来推,反正是死的少活的多,人们生病了也不用去医院了……如此不要脸的政客还真是不少,美、英、瑞典之后谁是下一个?


儒道之主


英国放弃抵抗新冠状肺炎病毒,选择有病毒长期共存,是有科学依据的。

新冠状肺炎病毒自从2019年出现后并在全球扩散之后,就可能注定了这种病毒在今后的时期内会与人类长期共存。新冠状病毒具有高传染性、低致死率、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的特点,说明这种病毒是一种非常狡猾的病毒。病毒作为地球上比人类还古老的生命体其自身也在一直自我进化与演变。新冠状肺炎病毒在分类上是β属的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粒子形状并不规则,直径约60-220nm。病毒具有包膜结构,上面有三种蛋白:刺突糖蛋白(S,Spike Protein)、小包膜糖蛋白(E,Envelope Protein)和膜糖蛋白(M,Membrane Protein),少数种类还有血凝素糖蛋白(HE蛋白,Haemaglutinin-esterase)。其中的S、E、M都有多种亚型。病毒在进化的过程中也会自我变异:病毒变异有抗原性变异,温度敏感性变异,宿主范围及抗药性变异。其中最主要的是抗原性变异,抗原性变异又分为抗原性转变与抗原性漂移两种形式,不仅能产生新的亚型,还能产生亚型内变异。病毒的疫苗要在当年的病毒毒株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疫苗其实是丧失活性的病毒,疫苗的研究要6-8个月的时间,而且不同地区、甚至是同一地区不同单位所流行毒株抗原性也不尽完全相同,这对疫苗的研究挑战是巨大的。即使是当人类研究成功了疫苗注射到人体上帮助人类获得对该病毒免疫机制后,病毒也会自我变异突破免疫人的免疫系统继续攻击人类让以前的疫苗注射而获得的免疫力失效。新冠状肺炎病毒不以杀死宿主为目的也为其长期存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例如100多年发现的流感病毒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而无法彻底消失。另外通过疫苗让人体获得的免疫力没有自然感染病毒而痊愈之后获得的免疫力强大。

新冠状肺炎病毒患者大部分都是轻症而且致死率低为英国放弃抵抗新冠状肺炎病毒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这种病毒不会如天花病毒般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与伤害。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表明,新冠肺炎80%的确诊病例为轻症、普通型,包括无肺炎或肺炎患者;只有13.8%的患者为重症,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尚不明确,致死率为2.3-2.4%。大部份的患者都为轻症。

关于放弃抵抗的原因英国科学家瓦兰斯向英国社会解释:假设让所有人都全部在家隔离了一段时间,比如隔离4个月,甚至更久。虽然短期内可以抑制疫情,但是从历史上的流行病来看,就算短期抑制了,一旦隔离措施撤销之后,疫情又会卷土重来

英国政府的作法放任自由,让大部分的轻症患者获得免疫力。如此次感染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体内会产生抗御这种疾病的免疫力,在未来的岁月中再遇上新冠状病毒感染,就会由免疫印迹唤醒体内的抗体和免疫系统,攻击病原体,让人们免患同一疾病,或者即便再次患病,症状也会轻得多,不会致人死亡。另一边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医治较少的重症患者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否则就会造成医疗资源和卫生系统的不堪重负,反而会扩大疫情。

至于楼主提出的成功,标准是什么?估计英国放任病毒横行,极有可能是美国去年超级流感病毒大流行的翻版。考虑到英国的人口基数,放任自流的结果会是几十万英国人染病,其中大多数人都是轻症、痊愈后获得免疫力;另外一边是会造成几千英国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老年患者。


雄鹰展翅长空


英国的群体免疫似有不可理𣈥!

似乎是天命由天收!如果不是有旨意, l达到对民间的吓唬。恐怕那些随性的民族又要出耒捣乱。封屋封市封國,準会暴乱像意大利哪样,英国疫情暴发迟早。国家又缺乏医療設備和物质,原則上是应付不来,如果没有他國援助,也是可能会群体免疫也是不一定,现在各國自顧不暇。看来看去只能自理自己倒霉。


CynthiaTham712


群体免疫的前提是病毒经过传播之后,毒力会逐代递减,如果毒力不减,就会按照比例死亡,目前还没有毒力减弱的报道。


礼小龙


他们选择了自然法则,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如果是这样的话,可能会死不少人。


老赵大赵赵建明


确诊者隔离治疗。没确诊也要隔离兔疫。才安全些。发消毒液。防病毒药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