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心理咨询师如何给民众减压?


疫情之下,心理咨询师如何给民众减压?

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猝不及防。本该是走亲访友、外出游玩的春节,大家都不得不待在家中长达数十天。工作、社交、生活均受到了影响,加之疫情来势汹汹,更是让一些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焦虑、失眠、吃不下饭等症状正在困扰着他们。为了及时疏解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压力,在社区活跃着一群心理咨询志愿者,他们通过电话、微信等通讯方式,倾听着市民们的压力,给他们的心灵送去慰藉和温暖。

高考生遇到心理难题

今年参加高考的李一(化名)最近出现了拒绝和家长交流且不愿意吃饭的情况。刚开始,他的父母以为孩子是因为手机被没收加之高考压力过大造成的,并没有在意。没想到,孩子的饭量越来越少,整天只是坐在书桌前发呆,这让李一的父母慌了神。正在发愁的时候,夫妻俩发现了贴在楼院门后的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二维码。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李一的父母联系到了社区心理咨询志愿者。心理咨询志愿者接到求助,立刻通过电话向李一的妈妈了解情况。李一的妈妈说,孩子今年高考,这个寒假特别关键,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完全打乱了全家人的节奏。现在孩子不和他们交流,也不怎么吃饭,他们完全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办。说到情绪激动的地方,甚至哭了起来。

在两次电话交流后,心理咨询志愿者大概了解了李一的情况。她通过倾听,先是让李一妈妈的情绪获得疏解,然后与李一取得了联系。

在最开始的交流中,李一的抵触情绪非常大,心理咨询志愿者便耐心倾听,慢慢安慰。直到李一获知心理咨询志愿者是一位幼儿园教师时,心门才慢慢打开。原来,在疫情防控的最开始,李一并不是这样的。李一的父母面对此次疫情,对孩子的高考产生了巨大的担忧情绪。随着居家时间越来越长,两人的压力陡增,虽然李一试图与他们交流,但是均无结果。渐渐地,随着矛盾的升级,李一的父母采取了没收手机的措施。

李一在此情况下,觉得非常无助与迷茫。渐渐地演化为拒绝吃饭和交流的状况。心理咨询志愿者就此情况采取了双重措施,一方面与李一的父母交流,缓解他们的情绪;一方面与李一交流,帮助他走出困境。目前,心理疏导工作仍在稳步进行,李一和他的父母已经渐渐恢复交流。

特殊社会情形再加上个人短时间内的安排受到影响通常人们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我们应该重视并且加以及时的排解和疏导,以免造成更大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