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历史上关于菊花的诗歌不少,比较有名的如唐末农民起义首领黄巢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虽然黄巢本人下场不好,起义兵败后被杀,但这首菊花诗却流传了下来,为后人传诵。前几年大导演张艺谋拍过一部古装电影,名字就叫《满城尽带黄金甲》可见这首诗的影响力!


朱元璋: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菊花


其实明太祖朱元璋也曾经写过一首菊花诗,全文如下:

咏菊

明代:朱元璋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其中诗中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两句和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两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四句诗都重点突出了一个“杀”,这里的“杀”字本来是说菊花可以凌霜开放,而百花早就在霜降前枯萎凋零,但是两个人都夸张的说是菊花“杀”死了百花,朱元璋和黄巢都是借用菊花来表达自己的豪情万丈和开创大业的雄心壮志!


朱元璋: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明太祖朱元璋

正所谓诗言志,立志吓杀百花的朱元璋后来果然统一了华夏,开创了大明王朝,成为英明神武的明太祖,但“杀”这个字成就了朱元璋,也同样给朱元璋带来了很多负面的评价,明太祖晚年变得残暴嗜杀,他大肆屠戮功臣宿将,杀了几万人,搞得满朝上下人心惶惶,虽然他出发点可能是为了防止这些功臣宿将以功造过,威胁皇权,但朱元璋也不得不背上了残忍嗜杀的后世恶名!

朱元璋: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这首《咏菊》诗可以说是明太祖朱元璋一生的写照,他辉煌灿烂的人生从杀戮中开始,又从杀戮中走向结束,冥冥中似乎一切都是轮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