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有高人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助A股稳了


体制内有高人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助A股稳了

同时,这位全球举足轻重的石油出口商急不可耐地在周六展开了价格战,将向国外市场出售的原油价格进行了降价,削减幅度达到至少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对欧洲,远东地区和美国等供应商提供了空前的折扣,以吸引炼油厂购买沙特原油。

受此影响,北京时间10日凌晨,原油期货价格周一重挫。美油与布油降至4年新低,二者均录得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刷新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历史最第二高的原油单日跌幅,盘中一度跌至30美元/桶以下,跌幅超过30%。

油价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国际油价暴跌,将备受新冠疫情打击的全球金融市场再次推向深渊,引发金融市场连环血崩。

关键时刻看中国的!!!

现在,一度备受诟病的中国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或将拯救A股,进而拯救全球金融投资者。

一直以来,中石油和中石化是A股的定海神针,它们的涨跌通常决定了大盘的涨跌。今天,A股必须稳住,才能够稳定尚在疫情中煎熬的亿万投资者,才能够成为全球资产的避风港,才能够笑傲太平洋对面的华尔街——你也有今天?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是石油暴跌的最大受益者。而最大的、最先受益者无疑是“两桶油”。它们收益,自然反应在A股的股价上应该涨,它们两涨,A股就能稳住,甚至能大涨。

有一个叫“野人”的投资者就推理:国内的油价是国家定价,原油降低,油价也会降,但幅度会小一些,因此两桶油炼油和销售利润增加。持有的海外油田资产价格会缩水,中石化主要炼油,油田少,因此中国石化是最大的原油下跌受益者,而且大量有口罩原料提供,题材与疫情匹配也是受益者。中国部分公司如果前期做多石油期货,估计会亏损惨重甚至爆仓。中国的石油化工产业链原料应该也是下降,终端产品价格稳定,利润也会增加。总体上,中国是石油价格暴跌的受益者。

这不,按照高盛的预测,未来相当长时间,国际油价将重复2016年的故事,将长期运行在30美元/桶以下,这下“两桶油”可就爽死了——坐收每桶10美元的差价。

按照中国成品油新定价机制,油价调整设置了130美元的上限和40美元的下限,这也意味着,即便国际油价30美元/桶,国内也是按照40美元/桶来定价的,硬是让“两桶油”每桶多赚10美元啊。

很显然,“两桶油”是油价暴跌的最大赢家,它们业绩将大增,自然将推高A股的股价,至少不会在像过去那样一直拖累A股指数下跌。

这种逻辑,美帝的金融狗们就不能理解,这不,受美国股市熔断的影响,10日,在美上市的中石油、中石化分别下跌了8.89%和5.28%。

现在,是到了“两桶油”力挽A股狂澜的时候了。

体制内就是有高人啊,竟然未卜先知,料到成品油定价新机制会有立功的一天。那些老批评“两桶油”的段子手们,你们可以闭嘴了吧。

段子手们,这幅对联是你们写的吗?

上联:世界涨我也涨,世界对我有影响,

下联:世界降我不降,我和世界不一样。

横批:两桶神油!

石油暴跌,连川普大统领都看不下去了,他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沙特和俄罗斯就石油价格和产量的争论,以及假新闻都是造成今天股市下跌的原因。但是油价下跌对消费者有好处。

成品油定价机制,即成品油定价的过程方式、法则方案。成品油定价机制在经历多次改革后由国家发改委于2009年3月26日披露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这个机制实现了与国际油价实行有条件的联动,此举有助于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并逐步跟国际油价接轨。

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

好久没有开车了。宅在家里,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下次出门开车上班时,不知道能否加上暴跌后的打折油?

本轮成品油的调价时间窗口在3月17日,如果WTI保持在30美元/桶左右的价格,足以让综合原油均价在3月17日之前维持在41美元,刚刚超过地板价的触发下限。

市场预测,本轮零售价调整大概率将如期兑现,按照上文41美元的幅度测算,零售价格下调幅度将近1000元/吨左右,折合每升价格接近0.9元的降幅,将会大大减少消费者的用油成本。

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将会显著拉低国内参考的综合原油均价,在3月31日的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很有可能出现成品油调价窗口关闭,即便国际油价跌得再低,也跟国内的消费者没有关系了。

什么,再跌跟我们没一毛钱关系?是的,你没有看错,为了保护国内石油生产商的利益,一旦国际油价跌破40美元/桶,将自动关闭油价下调的阀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如若当初没割肉,而今想来愁更愁。”若论中国股民最惨痛的投资记忆,中国石油恐怕是需要记上狠狠一笔。

曾被视为“亚洲最赚钱公司”的中国石油,回归A股后的14年时间,股价屡创新低,价格跌超85%,市值累计蒸发超8万亿,“上市即套牢”成为一代股民的心中魔咒。

其实韭菜们都是被投资大师“巴菲特”坑的。当年中石油上市时,头顶的可是“巴菲特”大师的光环,开盘即被炒到48元的历史高位。

伴随着中国石油股价不断走低,持股股民的损失可谓惨重。从上市开始至今,投资者从看好中国石油的未来到割肉离场,期间十多年经历的过山车心情,也让不少老股民难掩悲痛之情。

提及套牢中国石油,A股几乎可以变出一本段子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我站在中石油48元之巅,眼含热泪向山下俯瞰”、“中石油股价还不够买一升油”……

早在2013年,一位持有中国石油的中国投资问了巴菲特一个问题,“我46岁,46元买的中国石油,这辈子还有望解套吗?”而在中国石油赚过大钱的股神巴菲特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给了一个更忧伤的回复,“20年”。

按照巴菲特的解释,如果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投资中国公司也会很好,因为公司一直赚钱,相对来说,成本就会变得很小。

“我不知道明年股票价格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长期持有,比如20年。石油利润主要是依赖于油价,如果石油在30美元一桶的时候,我们很乐观,如果到了75美元,我就不像以前那么自信。中国石油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未来10年石油的价格,我对此并不消极。”巴菲特这样回答了这位股民的疑问。

只不过,13年过去了,持有中国石油的投资者们对能否解套依然表示悲观。

现在,国际油价很可能将长期运行在40美元,不,30美元以下,A股的中石油的投资者们,能否迎来一段幸福时光?

毕竟,成品油新定价机制极大地保护了“两桶油”的利益,并将间接拯救大A。

感谢啊,体制内的高人,你们总是这么未雨绸缪、未卜先知、深谋远虑、用心良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