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给出出主意,我现在在乡镇卫生院有事业编!但有机会去三甲医院干急诊,哪个好?

无雨风在响


还是去三甲医院有发展前途。在医院凭借的是个人的临床经验积累实践的,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和实践机会可以锻炼自己成长更快更好,名气更大。在三甲医院资源配置好,病患者多,临床医生水平高,可以学习的机会多。在急诊科,虽然辛苦些,忙些,累些,可是锻炼人,是个难得机会。

至于编制,乡镇卫生院的有编制,到了三甲医院未必有编制,那就先干着,等待考选再进入,或者签订合同制,因三甲医院已实行人员备案制,医院有用人自主权,岗位设置自主权,可以招聘紧缺的急需人才,如你工作表现好,有能力,在科室口碑好,招进医院也是可能的。

工作靠实干,不能让实干的人吃亏,趁着年轻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


求事真相


其实我觉得编制就是一个鸡肋,说说我的经历吧,我本人就是一名医生,当时本科毕业(2001年毕业)到一家二甲医院上班,工作几年感觉没多大意思,学不到啥挣的也少,主要是感觉在里面上班没有太大的动力,没有方向感,很颓废,最后下定决心毅然决然辞职,当时很多人劝我不要冲动,很多人想编制,也许我当时太年轻,根本不知道啥是编制😄,反正我是铁了心要走,当时就到市编办写了退编申请,写申请的时候很多人还在劝我,我不为所动!现在证明我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要被死的东西束缚自己不能前行,时代在进步,谁知道以后的编制会不会成为历史的产物呢,我还是赞同你去大的医院,因为平台不一样,你的视野就会不一样,你以后的高度就会不一样,加油楼主!


李144965632


不知道您多大年纪,如果40岁以上,就算了,别去了。我是二甲神经内科护士,39岁,工龄20年,目前的人生目标是活到退休,我真怕猝死。上个夜班18点到第二天8点,抢救3个病人,用掉的多巴胺和尼可刹米等,空瓶装满了一个最大号利器盒。到早晨死一个,成功两个。整个晚上,一边执行抢救医嘱还要顾及其他56个病人,有一会儿一吸痰的,有便秘的,有睡不着的,有恶心吐的,有流鼻血的,最扯的是要求留陪人结果没人来要推去厕所的,还有上完厕所找不到病房的等等等等,干不动啊,下了班回家路上,过马路都想想是不是能过……


秋风贻人


看到这个题目相信很多人都会劝题主去三甲医院干急诊,因为在大家眼里肯定很关注的是三甲医院这4个字,毕竟在三甲医院会接触更多的患者,会见到更多的病例,会积累更丰富的医疗经验,而且收入相信也比在乡镇卫生院要好很多,无论怎么看都是去三甲医院是很好的选择。

但是我相信如果是学医的人,会劝你好好考虑考虑。编制的问题,并不要有太大的顾虑,毕竟编制这个东西,将来很有可能将来会被彻底的取消掉,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彻底取消编制呢?

作为医生劝您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是您的年龄、您的体力是否能耐受在三甲医院急诊科室工作的强度?第二是您要了解将要去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室是什么样的建制,是否有急诊的手术室是否能收治经管一些急诊的病人,这主要关系到您在急诊科到底能学到什么?




●如果题主的年龄比较轻,身体素质非常的好,体力也比较强,对于处理在三甲医院各种各样急诊的情况有心理准备,那么完全可以选择去三甲医院急诊科。没干过急诊科的人永远不知道急诊科的苦,我们通常将急诊科的工作形容为仰卧起坐,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患者来,永远都不敢放心的睡一觉,永远都不知道下一个来的患者是不是一个醉汉,会不会打骂医务人员,所以在急诊科的工作通常情况下都是精神极度紧张的,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惊醒起身,要看一看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在急诊科工作时间长的大夫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这主要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与严重不规律的作息导致的。有人会问,为什么谢医生对急诊的工作这么了解?因为医生曾经在急诊科工作过,在急诊科工作的半年里,夜班的时候几乎没睡过一个整觉,在前半夜没有睡过觉,后半夜几乎每间隔30~40分钟就要起来一次,这还是急诊少的时候,急诊多的时候通常是一夜无眠。

而如果您已经年龄超过四十,体力已经有了明显的衰退,那么就建议不要尝试三甲医院急诊科的工作了,毕竟身体是我们革命的本钱。

就在本月初,某著名三甲医院的麻醉科医生过劳死在了自己的值班室内,年龄仅仅30岁,留下了一岁的孩子。他的职位会迅速的被别人所代替,他的储物柜会重新装满另外一个人的衣物和书籍,他的老患者会再换一位麻醉师做手术,然而他的孩子永远的失去了父亲,他的母亲永远失去了儿子,他的爱人永远的失去了丈夫,请不要以为过劳死永远都只发在别人身上。

●另外您也要了解您将要去的三甲医院急诊科室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说句实在话,现在很多地市一级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室,如果建设的不是特别好,通常就是一个大的分诊科,具体能学到多少经验,对将来职业规划是否有提高,可以好好的思考一下。而如果是急诊建设规模特别好,在急诊就可以独立完成很多的手术,而且内科可以收治很多的急诊病人,那么完全是可以到这样的三甲医院急诊科工作的,因为即使再累,这些收获是什么都比不了的。

另外也请您思考一下,为什么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能到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工作,而不是其他科室……您看看招聘条件就知道了,一般的科室最低也要是研究生,通常情况下不是博士都很难进大型三甲医院。


当然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每个人对于自己人生规划也是有不同的。自己的选择还是要自己决定,但是劝题主一定要权衡利弊,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根据自己对急诊事业的态度,做出决定。

如果做出了决定就不要反悔!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首先你是喜欢安逸的生活还是忙碌到忙不过来生活,要是我就选择安逸的生活,因为我对物质要求没那么高,在给孩子存一个结婚房子钱就可以了,人生短短几十年,一半为了孩子一半是为了至亲,还剩一小半才是自己的,很多人说我活着没意思,有点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全为了别人,其实我是自私的,我想把所有的问题在我还年轻的时候都解决安排好了,剩下的时间就是我个人的了。

我父亲也时常说我为什么要这么节约,我说我只是节约我自己的,给老婆孩子都用最好的,对待亲戚朋友我也大方,我自己只要吃饱饭就可以了,真的每天大鱼大肉现在也吃不下,不如粗茶淡饭合胃口。

会问这个问题的人心理一定是有想过拼搏的,但是你要确定你自己有没有做好准备,是不是一个毅力很大的人,一个很执着的人,还有身体是否吃得消,我给你的答案是你还是安逸现在的生活基础上挣点别的钱,经常熬夜真的很伤身体,而且精神萎靡的情况下容易误判出错。


正义为什么会迟到


如果一个年轻人,执着地追求所谓的事业编,真有可能会故步自封,一直原地踏步,永远也不会有所进步吧!

尤其是一些极小地方的事业编,发展也发展不起来,富贵也没有,就是一个月那点子工资,就是图个安稳。

有啥意思呢?几十年以后回头一看,不过如此吧!只不过重复过了几十年一模一样的日子罢了!

我给你讲讲我们周边的一些实例吧!

我认识一个医生,他在30年前就是分配到乡镇卫生所。一个月工资可能才一二百吧。非常贫瘠。也非常安稳。后来,他鼓起勇气辞职,到附近的一个城市,开了一个小诊所。先是给人家按摩,针灸,拔罐之类,因为他是正儿八经的医生,态度又好,附近很多人都很愿意来找他看病。

后来,他发现收益非常好,远超过自己当乡镇的医生,再后来,他慢慢拓展业务,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已经成了称霸一方的私立医院的院长。每天的流水量就非常可观。

他现在发达了,还雇佣了许多医生和护士,他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发展的这么好。

而他以前的同事呢,仍然是以前按部就班地当一个普通的医生。为了评职称,而费尽心思。

所以,你一直在编制里你可能一直安稳,一动不动。出去有风险,但是也有机遇。

还是那句话,年轻人,就是为了安稳吗!?


Longsuixinyuan


乡镇卫生院是没什么好干的,硬件差,软件差,技术差,病人少。可以说在乡镇卫生院只能看看感冒发烧拉肚子,咳嗽咳痰嗓子痛,稍微难一点的病都要往上级医院转,对于医生来说专业基本属于荒废了。

三甲医院急诊科我也不建议去,不要问为什么,我就是急诊重症医学科的医生,病人太多了,基本属于累死状态。而且急诊科专科性太差,基本属于什么都要看,但是又无法在某一专业疾病上有很深的建树,在急诊科你唯一擅长的就是抢救,抢救完了就跟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一样,有看不完的感冒发烧拉肚子等着你。

我建议去三甲医院专科,如果三甲专科进不去,退而求其次可以去一些大一点的三乙医院或二甲医院专科。反正急诊不是什么好地方,要慎重考虑。


重症医学科小医生


我来回答。

1.身份问题。两个单位目前都是事业编。

2.工作问题。卫生院工作相比三甲医院急诊科工作轻松的多,不可相提并论。

3.将来发展问题。基于目前国人思想认识的现状,大家越来越重视健康,但还是比较信任高等级医院,有病都往大医院跑,往卫生院去的病人基本为确诊的老人,打工者,自认为无关痛痒的小病患者,所以在卫生院工作因为这方面具限性严重影响自身专业知识上的提高和发展。三甲医院刚不同,患者多,病种多,见虽然充满挑战,但工作三五年后你的专业层次必定上升不止一个台价。这对你个人专业知识汝不识水平提升很有好处。

4.个人生活质量问题。在卫生院工作虽说收入比三甲医院少,但在当地也算得上中等偏上,且相对轻松,有大把的私人时间空间,可以把家庭生活搞的非富多彩。在三甲医院则不同,虽说收入高,但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无暇顾及家庭,所以家庭生活多不如意。

5.卫生院工作者的曙光。目前国家在搞医共体改革。简单说就是当地大医院联合卫生院成立共同体,法人由大医院法人担当,统一招聘统一分配工作岗位,同时,大医院医生定期到医共体内卫生院坐诊上班,同时卫生院好医生定期到大医院坐诊,即可提高卫生院病人数量,又可提高卫生院医生专业水平。可以说卫生院医生在专业上发展也是有希望的。

基于以上分析。去哪里还是由你自己取舍。


人民公社857


关键看你自己是怎么想。不同的平台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影响是巨大的。乡镇卫生院属于一级医疗机构,担负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虽然国家极力推行三级医疗网络的建设,但是由于大家对健康的重视,一有毛病都喜欢往三级医疗机构凑。哪怕伤风感冒也愿意排上数小时的队伍,在急诊科、门诊候诊。这样一来,导致一级医疗机构门可罗雀,三级医疗机构门庭若市。许多原本可以在一级医疗机构就诊的问题都跑到三级医疗机构去就诊,无疑增加了三甲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各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匮乏,尤其是急诊科更是如此。

这种现象的产生,导致了一个奇怪的“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就诊人数越来越多的三级医疗机构越发实力雄厚,而基层的一级医疗机构在大家的眼中似乎连“感冒”这样的小病都无法看好。因此就会出现许多一级医疗单位拿出“编制”来吸引人才长期稳定地在基层工作。虽然病号量不多,但是待遇有保障,轻闲。但是在其他方面恐怕就没有三级医疗机构好了。

三级医疗机构对于个人的成长还是挺重视的,有许多机会外出进修、学习,尤其是大学的教学医院,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医务人员会做,还要会说,会写。三甲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综合实力是明显高于基层的。如果你有幸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论文开题、课题设置、实验设计都是手到擒来。做个PPT讲堂大课也不过是小Case而已。临床教学两头抓,不想累成狗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待遇奖金肯定也是水涨船高,毕竟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如果您想成为业界的精英翘楚,进入三甲医疗机构后,您成功的机会要高很多。如果您只想随波逐流,每天得过且过,拿个编制其实也就够了。当然,也有个别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了某领域的专家学者,但是这个概率相对而言小的太多。愿做鸡头,还是甘为牛后,全靠你自己选择。需要告诉你的事:一旦你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哪怕跪着也要走完,毕竟世界上最缺的一种药就是---后悔药。愿你成功。


儿科恩铭


提这个问题太外行了,三甲医院再怎么缺人,也不会从乡镇卫生院里面找人的。乡镇卫生院基本可以确定为一级医院,甚至是未定级的,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都挂医院的名了。要到三甲医院那可不止三级跳,基层卫生院去到三甲医院的急诊科,不说科研创新能力,就说专业技术,各种院前院内急救措施、常用的穿刺、气管插管这些基本操作会不会?稍微好一点的医院还有EICU,呼吸机、血透机、各种内镜也是标配,你会不会用?人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和人事科主任如果不是脑子瓦特了,就是你有特别关系,不然别想这个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