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美版《觸不可及》?

電影聖經


首先,這部電影絕對是被名字耽擱的一部好電影,記得我當時看它,也是因為無電影可看,才看的!但是看完之後讓人回味無窮!這部法國的電影讓我們看到了法國人的幽默,奧瑪所飾演的黑人德希斯絕對為這部電影的強心劑!他的表演讓我們感覺本來悲劇的人生變得有了色彩!我們被他倆的友誼打動!美版的黑人僕人由哈特飾演,但是體現不出原版黑人帶來的那種發自內心的純樸和自然!雖然劇情一樣,但是看完的感覺不一樣!我個人還是喜歡原版!


看電影的狗子


很不錯的勵志溫情電影,翻拍的法版《觸不可及》豆瓣評分高達9.2的電影,內容都是相似的,只是側重點不一樣,美版豆瓣評分也高達8.5,也值得一看。

美版情節更幽默,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和凱文·哈特組合有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只有臉部肌肉可以表演,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在臉上,沒有多年的訓練很難精確地反應出人物的內心。

覺得法版的細節做得更好,比如菲利普為什麼會殘疾?因為玩滑翔傘,可是為什麼要在暴風雨的時候去玩呢?因為壓力很大,妻子五個孩子都流產了,還得了癌症。




平凡的老孔


好電影的魅力之一,就是讓生活變得不同。這一點,本月即將上映的電影《觸不可及》做到了。編導用溫情的故事加上不落俗套的幽默,最終成就了一部佳作。

  比起大部分進口片的視聽衝擊或者文藝晦澀,這部《觸不可及》讓一個溫情的故事因不完美而完美。也即是說,這部影片既有堪比文藝片的細膩情感表達與深刻主題,又有傳統好萊塢商業片的娛樂效果和流暢觀賞體驗。兩者兼得可謂難上加難,在與近年來國內院線西片佳作的橫向對比之中,《觸不可及》堪稱鳳毛麟角,觀後便知佳片來之不易。

  這個故事很新穎,由布萊恩科蘭斯頓飾演的全身癱瘓富人菲利普,遇上了黑人護工,由凱文哈特扮演的社會哥戴爾。這份主僕關係微妙又有趣,比起大部分探求人性與情感的主題,本片的詮釋角度非常有趣。前者的刻板與規矩亟待打破,後者的衝突與不羈彷如利器。兩種不同的人生,準確的說是兩種價值觀的平行與交叉,成為了全片要詮釋的內容。

  富豪哥遇上社會老弟,最終左手右手一起畫了個龍。

  當然,這種“看似霄壤之間,實則兩種人生”是一種互不干擾的存在,菲利普的商業頭腦出眾,藝術底蘊深厚加上社會地位頗高,當其失去了身體的自由,一切財富與成就變得毫無意義,靈魂束縛亟待拯救,猶如從雲端墜入凡間;而戴爾諸事不順,家庭離散,可謂一事無成,他需要金錢與工作來證明自己,外放的精神無的放矢,遇上菲利普事事,冒進卻又收穫好評,平步青雲一步登天。所以,當前者的“收”遇上後者的“放”,這種特殊的情感變得微妙又牢不可破。

  影片為了完成主體的詮釋,說明兩條平行線亦有交集,採用了縝密的敘事手法,娓娓道來講述著這個故事。好多片段做骨架,豐富細節乃血肉,讓戴爾與菲利普的友情步步為營,日漸成長。比如飆車段落的激情重回,討論藝術品的各抒己見,以及去見筆友的互相打氣,都是很好的看點。這讓影片的故事變得與眾不同,脫離了親情的煽情與愛情的悲慟,別樣友情熱鬧非凡,彷彿觀眾也在和片中主角一起,做著各種各樣的嘗試,演繹每段不同的人生。

  再者,如慕容前文所言,細節之豐富,註腳之縝密,才是成就故事,讓一切變得真實的關鍵之所在。比如戴爾的角色,就有很多值得玩味的點,每每與幽默掛鉤,充滿了生活的大智慧,彷如給苦逼的人生餵了一顆糖。

  比如片中對待惡鄰的揶揄,他直言不諱,看得人暴爽;當為菲利普更換醫療器械時無比抗拒,臉上寫滿了“我太難了”般的天然問號,看得人狂笑不已;最有趣的是他的創作,那副杜賓犬的畫被眾人評價時的種種話語,藝術在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二者間的鴻溝被填平,你我說不出所以然,卻看得到每個自己。

  綜上所述,正是因為故事不俗,演繹得當,細節出眾,幽默加分。讓這個差異開篇,衝突達至高潮,對比變為同路的故事完成度極高。就像奧斯卡最佳《綠皮書》般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我喜歡《觸不可及》,只因為它的道理溫馨又有趣,而我們每個人的世界看似相對,實則相連,最終可能會相融。

  兩條平行線終有交匯的一天,不如喂生活吃顆糖甜一





黃小弟看劇


2011年上映的法國版《觸不可及》,無愧於“封神之作”的美譽。架不住好萊塢的功利心與野心,完成度頗高的美版《觸不可及》,終於等到了上映的檔口。對影視創作者們來說,珠玉在前的無形重壓是繞不開的怪圈。

只要有翻拍,就會有比較,特別是翻拍對象是像豆瓣9.2分、IMDB8.5分的原版《觸不可及》。

對藝術作品的比較,很多時候都是徒勞的。此時詞窮的我,不得不拿出那句用得爛俗的套話“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來形容人們對感性認識的細微偏差。

就像美版《觸不可及》中,戴爾一幅“很有潛質”的塗鴉之作,竟能輕鬆換得五萬美元。

電影是時代的藝術,它需要時代價值觀的認可,尊重人所共知的規律,並能帶來或人文關懷、或生趣盎然的觀影感觸,才算得上功成名就,被順理成章的寫入影史。

說白了,能讓那個時代的觀眾認可,才能引發深刻的共鳴。

從引發共鳴的角度來看,美版《觸不可及》並非一無是處。因為時代的需要、好萊塢的需要,它的翻拍才變得更具現實意義。

天下文章一大抄,創意抄好了一樣成經典。電影工業最成熟的好萊塢與歐洲之間,一直不乏互通有無、相互翻拍而來的電影佳作。

阿爾·帕西諾巔峰期出演的那部《聞香識女人》,雖然雞湯滿滿、套路依舊,卻不失為詮釋友情、自我重生的經典佳作,殊不知,其翻拍自1974年的意大利影片《女人香》。

曾經好萊塢特別鍾情於翻拍法國電影,《天才普雷利》之於《紫月亮》,《真實的謊言》之於《完美女人》、《疑雲密佈》之於《夜審》,都或多或少的成就了一代好萊塢影人。

那些年,強大、成熟、極富號召力的好萊塢,就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電影中心。說到底,政治、經濟上的絕對領先地位,決定了好萊塢引領潮流的巨大文化優勢。

不過,與上世紀90年代佳片雲集、好萊塢遺珠遍地相比,現在的好萊塢大片則走向越來越封閉的路線。於是,“翻拍+續集”帶來的正向示範效應,持續影響著全球的電影市場。

經濟不景氣,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影視圈亦如此,寧可挖掘此前創造的大IP,也不輕易嘗試原創新IP,這是本質上就是商人的好萊塢,再明白不過的生意經。

畢竟,吃老本就能躺贏的結果,哪怕是貴為創意聖地的好萊塢,也會欣然笑納。

翻拍神作並不是美版《觸不可及》的原罪,雖然後者更粗放、更俗套了點,但其內在的邏輯核心,依然是十多年前的原著中表現出來的社會階層與種族的隔閡。

這些年,好萊塢的光鮮門面——奧斯卡,似乎變得越來越崇尚功利主義和政治正確。

稍有敏感性的觀眾,看到了《觸不可及》的“黑白配”,就會馬上聯想起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

如果順著這個思路捋下去,去年的《水形物語》打敗《三塊廣告牌》和《至暗時刻》,今年的《黑豹》、《黑色黨徒》、《寵兒》扎堆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都算得上衝擊奧斯卡的成功案例。

至於前年的奧斯卡,豆瓣評分僅有7.3分,卻因擁有“同性”、“黑人”兩大致勝標籤的《月光男孩》,在評分均超8分的《愛樂之城》、《血戰鋼鋸嶺》和《隱藏人物》圍追堵截下輕鬆奪魁,似乎讓很多國內觀眾越來越看不懂了。

他們看不明白,因為這種電影本來就是拍給崇尚自由、平等的美國人看的。

“政治正確”之所以走向極端化,正因美國國內種族歧視的加劇與社會階層的分裂,這時才需要好萊塢出手,以政治正確和平權主義的名義,幹自己最擅長的工作——粉飾太平。

打著多元化的旗號、幹著保守主義的生意,指導思想的轉變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好萊塢固步自封的調性。作為好萊塢風向標的奧斯卡,給出這樣看似沒道理的獲獎結果,其實也是順理成章的。

於是,翻拍的穩妥獲利與政治正確的正向需求一拍即合,才有這樣一部《觸不可及》。

看得出,拍出過《分歧者》系列的尼爾·博格,盡心盡力的遵照好萊塢的慣常套路行事,試圖將翻拍這件事變得簡單化、理想化:主要劇情沿用、雙雄男主換人、添點美式幽默,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深諳好萊塢商業片之道的尼爾·博格,雖然不太懂喜劇該怎麼拍,但很清楚觀眾想要什麼,於是,在美版《觸不可及》裡,有從對立到融洽的種族融合,有從消極避世到自我覺醒的成長過程,有插科打諢的嬉笑段子,有兩個男人的莫逆之交。

片中,角色的分工也涇渭分明。收放自如的“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負責帶好節奏,大熱喜劇明星凱文·哈特負責夾帶笑料,冷豔女神妮可·基德曼負責穿針引線,一鍋溫馨自然、毫不做作的暖心雞湯出爐嘍。

對於沒看過原片的觀眾來說,美版《觸不可及》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視覺大餐。老白演技在線,哈特喜出望外,基德曼還是那麼驚豔,典型的美式喜劇很對觀眾胃口。

只是,你在美版《觸不可及》中,總能找到一些原版的影子,甚至劇情走向和關鍵道具,都致敬得明明白白。藉助成熟高效的電影工業,加上滿滿的好萊塢式正能量,最終打造出了《觸不可及》質量頗高的成片效果。

哈特飾演的戴爾,是一個處於社會底層的邊緣人,犯罪記錄的“瑕疵”讓他很難獲得長期、穩定的工作,妻子兒子的不理解,讓他陷入生活的兩難。

如果不是同樣存在身心困境的菲利普(布萊恩·科蘭斯頓飾),戴爾這樣的人,也不可能走出人生低谷。

作為一名令人尊重的商界精英、熱愛冒險的運動達人,菲利普曾經擁有常人難以企及的行動力和控制力,然而,一次逆風而行的冒險,徹底斷送了一切美好和希望——妻子意外身亡,自己高位截癱。

從自信滿滿的人生贏家和控制者,急速跌落至任何事都要有人照料的“廢人”,人前強裝鎮定、循規蹈矩的菲利普,內心是懊悔、彷徨、厭世的,彷彿每多活一分鐘,都是對自己無形的懲罰和鞭撻。

失去控制的人生,是菲利普急於赴死的本因,也是他力排眾議僱傭戴爾的理由。這種說不清是灰暗自私還是無奈絕望的心態,讓菲利普幻想著能通過“顯然不夠格”的戴爾,早早離開這充滿傷感的人世。

起初是菲利普為戴爾打開了一條生路,反過來,戴爾卻又無意中幫助菲利普找到了人生的意義。這就是整個故事的核心——失意人戴爾和菲利普,在相互攙扶、相互成全中,得到了自我原諒和自我救贖。

看不到希望的菲利普,活著就是煎熬,而無拘無束慣了的戴爾,帶著他感受生活中不一樣的樂趣,各種各樣的嘗試,反而令菲利普認識到生活的色彩斑斕,重拾了對生活的希望,通過幫助和指引戴爾,也讓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餘生很有價值。

與此同時,曾因環境、家庭、孩子、犯罪記錄等諸多的不如意而停滯不前的戴爾,在菲利普的影響下,不僅誤打誤撞的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更獲得了此前從未有過的自信。一個自信的人,才能勇敢的面對挫折,甚至改變自己的人生。

片尾,見筆友的失敗和戴爾的離開,對剛剛重建自信的菲利普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對好萊塢套路熟悉的觀眾,或許都在期待一個力挽狂瀾的反轉。

果然,本片給了觀眾們想要的,戴爾讓菲利普意識到,讓他離開自己才是最好的選擇,再加上,菲利普終於知道了妮可·基德曼飾演的管家伊馮,才是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人,那個能瞭解自己、打開心結的一生摯愛。

因刻意強化種族和階級帶來的差異性,美版《觸不可及》實際上弱化了故事的動機和人物的層次,雖然它仍是一部溫馨、感人的作品,但施加了太多條條框框之下,表現出來的教條與刻板,很難能讓觀眾融入其間,真切感受到戴爾和菲利普之間充滿默契的友情。

無法獲得共鳴,這不能全賴觀眾,因為現實與電影的差距讓這個故事變得難以相信。畢竟,美國社會各階層之間的矛盾與對立,種族之間的尖銳對抗,並不會因一場電影之夢而得到緩和或消散。

美版《觸不可及》帶來了一場精緻而奇妙的美夢,但真實世界的苦澀和傷痛仍在繼續,走出電影院的觀眾,依然看到了一成不變的現實,這或許是這部電影最具諷刺意味的“弦外之音”吧。


迷影生活


翻拍中算是比較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