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的天使,还是诱人犯罪的魔鬼?信用卡带来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用卡的使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元化,比如住酒店、租车等都需要使用到信用卡。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信用卡广告随时随地对我们进行着耳濡目染,曾经办理信用卡的高难度,需要提供各种材料证明到如今网上填写个人信息,一秒批卡,包邮到家,更是方便了办卡。我们随时走在某一些商城,都能看到有业务员在推广信用卡,没工资不怕,有人教你怎么填写,办卡还送各种的礼品。


万能的天使,还是诱人犯罪的魔鬼?信用卡带来的问题


随着各家银行争先恐后的发卡,信用卡的办理资质越来越低,渠道越来越广,如今国内信用卡市场的竞争激烈,各家银行一再的推出各种版本的信用卡,每种信用卡都对应着各种各样的特色服务,如某银行推出的白金卡可享受机场贵宾服务,某银行推出的车主卡全国加油9折等,还比如某银行推出的信用卡可以免费领取人身保险等。信用卡的便利,信用卡免费宽限优惠,信用卡的保险功能,以及信用卡的各种其它优惠条件,虽然来路不一,却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促进刷卡消费。这种先消费、再付款的便利购物方式,极大的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尤其是这几年电商平台的崛起,信用卡的广泛使用对购物的普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信用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还免费提供种种优惠和便利。信用卡消费是把双刃剑,剑锋的一面给消费者带来众多的便利,剑锋的另一面却促成了一些消费者的过度消费行为和信用卡债务问题。普通消费者使用现金消费时,可以量入为出,因为现金有限,花完了也就完了,我们普通人的钱包不会变出钞票来。而信用卡消费的方式却是先消费、后付款,我们频繁使用信用卡付款,往往并不会有意识的计算消费金额。等月底信用卡账单来了,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居然花了这么多钱。


万能的天使,还是诱人犯罪的魔鬼?信用卡带来的问题


记得利强的第一张卡是招商银行信用卡,刚激活的第一个月就差点刷爆,那张卡当时刚办下来只有3000元人民币。初次刷卡的经历实在让人兴奋和难忘,那几天刚好没有到发工资的时候,身上只有几十元坐公交车的钱了。激活卡后,先去吃了以前很少去吃的肯德基,然后就是各种的逛。那时月工资只有一千八的我,忽然觉得我有钱了,那种感觉怎么说呢。第二个月收到信用卡账单的时候,乖乖,吓了利强一跳,居然刷了2200元出去,利强自认不是个购物狂,也几乎从不乱消费,怎么会花这么多钱?收到账单后看了一下,再算一下,不得不承认:刷卡消费时,这里三十哪里五十的,一不小心就多花了几百块。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在刷卡的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望,信用卡的使用又不受手头资金的限制,以至于刷卡刷到爆的事情屡屡发生。当我们使用信用卡刷卡消费,在免息期内不能付清账面余额时,银行就开始用20%到30%的利率来计算利息了。按照这种计息算法,银行每个月会将上月账面余额(本金加上已有利息)进行利息计算。也就是说,是利滚利的利息计算法。我们一旦进入这样的周期,就会付出巨大的利息支出。很多人也由此陷入到信用卡债务陷阱中。


万能的天使,还是诱人犯罪的魔鬼?信用卡带来的问题


除此之外,信用卡还暗藏很多的费用,比如:年费等。如今互联网信用卡广告满天飞,我们看到信用卡无时无刻不再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免费便利,温馨的客户关系看起来如同天使一般可爱。但请记住银行的天使行为,是为了盈利。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信用卡的便利和优惠固然诱人,但如果使用不当,陷入信用卡的利息陷阱,这些好处迟早会连本带利的还回去。信用卡的老祖宗“赊账消费",似乎一点也不浪漫,然而它的孙辈“信用卡”却是当代小资高档生活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