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因“减配门”被约谈;知识科普内容该如何抓住商业机会?

特斯拉因“减配门”被约谈;知识科普内容该如何抓住商业机会?

微信公众号:商业科技创投圈(spark-share)

把消费者研究透,做他们“肚子里的蛔虫”,而不是天马行空。这就是销售思维的终极境界。部分企业总觉得自己的产品很好,但有时消费者并不一定会这样想。如果只注重营销方法而忽略产品质量,这种“割韭菜”式的卖法注定不会长久,因为消费者也不会总是上当。Allen Zhang 认为,无论什么行业、什么公司,最终的商业模式都是提供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对于职场人来说,你不一定真的要去做销售,但你一定要有销售的思维。当你具有了这种思维,你就会在工作时不自觉地思考:我手上做的事情,对公司的生意赚钱模式有没有什么帮助?我该如何调整现有的做法,来帮助公司更好地去卖产品或服务?这样的行为模式将有助于你向公司的核心业务靠拢,终将为你带来好处。

今日商业科技焦点:
✅工信部就国产 Model 3“减配门”约谈特斯拉
✅知识科普内容该如何抓住商业机会?
✅支付宝美团正面交锋谁能赢?
✅网红冰淇淋路在何方?
✅年销售 600 亿美元,日本的自动售货机凭啥这么火?


工信部就国产 Model 3“减配门”约谈特斯拉

近日,特斯拉“减配”事件持续发酵。多位特斯拉国产 Model 3 车主在社交平台上称,自己购买的车辆搭载的是 HW2.5 芯片,与随车环保清单上标注的 HW3.0 芯片不一致。10 日,工信部针对此问题约谈了特斯拉,并责令其立即整改。不过,特斯拉 CEO 马斯克似乎并不承认此次事件错在特斯拉,他表示,“很奇怪,那些抱怨的人实际上并没有选择 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软件包),或许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即便买了车以后选装 FSD,依然可以免费升级到 HW3.0 硬件。”此言一出立刻遭到大波网友回怼。有观点认为,特斯拉是在消耗中国消费者对它们的信任。部分国产 Model 3 车主指出,特斯拉更换 HW2.5 硬件的行为涉嫌欺骗消费者,向特斯拉提出了“退一赔三”的要求。多位准 Model 3 车主则表示,会等到“减配”事件处理完毕后再去提车。

知识科普内容该如何抓住商业机会?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条叫做《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的视频在全网累计播放量超 1.5 亿,为公众号“回形针”带来 500 多万的新增粉丝。快速增加的粉丝使成立两年多的回形针迅速扭亏为盈。知识科普内容该如何抓住商业机会?一起来看看燃财经的分享:

疫情之下,知识爆发
对于问题答案的求索,成了疫情期间大众最直接的需求,从戴口罩的正确方法到 N95 与普通医用外科口罩的区别,从病毒如何才能被杀死到究竟哪种药物能治疗新冠病毒,从粪口传播是什么到气溶胶传播是什么,诸多问题在全网求解和扩散,各路专家对疫情的解读视频也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广泛传播。
除了对疫情和医疗相关知识感兴趣外,宅在家的用户也在通过互联网学习更多的技能,这对于泛知识类的内容来说也是一项利好,如电脑技术、金融理财、烹饪教学、外语听说等,在疫情持续期间都有一定的数据上涨。
“算是一个小爆发,尤其是医学类相关的科普,其他类型的科普也因为疫情影响正在被更多人看到,整体来说,在目前这种到处充斥着信息杂音的环境下,理性、专业、严谨的知识科普内容会有更多市场空间。”某 MCN 机构 CEO 余越对燃财经说。

知识科普蓄力已久
科普内容短视频化和短视频平台成为最重要的流量渠道,二者共同构成了知识科普类内容快速发展的基础。短视频科普的大背景是用户将短视频作为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时对内容的要求持续提升,知识科普则是信息价值体现较好的一个领域,为此,平台方也积极开展了对知识科普类创作者的扶持。


近两年,短视频成为普及度最高的内容媒介,知识科普类内容也适应形势,在创作上、传播上做了很多适应性调整,在各大平台的支持下,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内容品类。在此次疫情期间,由于公众对专业、权威信息的需求爆发,知识科普类内容也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科普也得谈钱
知识科普类内容在变现上依然逃不出内容变现的已有模式,内容付费、广告、直播打赏、电商带货,未来随着用户对知识科普内容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提升,商业潜力会被进一步挖掘出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科普可以提高用户的知识素养,传递正确专业的信息,其本身的价值就是无法完全用上商业估量的。
与此同时,知识科普类内容依然面临着留存困难和变现困难两大问题,部分行业人士认为,知识科普内容只是短期爆发,比如医学类内容,长期来看不会有普遍持续的内容需求,相比娱乐内容,不同领域的硬核知识目前还不是刚需,在流量变现上依旧难以达到娱乐内容的效果,而知识付费的模式目前依然无法走通,需要更多的探索尝试。更强的品牌效应,更高的广告溢价,知识科普内容还要继续抓好这个优势,积蓄力量等待更好的商业机会。

✨知识科普内容具有哪些优势?该如何做才能抓住商业机会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创投圈 #创业 #创投

支付宝美团正面交锋谁能赢?

因为新冠肺炎而导致线下零售停摆,支付宝召开了 2020 支付宝合作伙伴大会,阿里本地生活董事长的孙权宣告了支付宝从支付宝正式转向数字生活开放平台,作者毛琳 Michael 发现尽管支付宝强化生活服务有更宏伟的基于商家背后数字化升级的宏大理想,然而却绕不开美团。

从工具到服务,从服务找人到人找服务,支付宝的必然演进
作为工具的支付宝的天花板已经逐渐到头,覆盖更多的差异化场景成为支付宝必然选择。而服务则是支付宝更大的场景和用户来源。为了增加用户访问频次和入口消费习惯,支付宝又侵入了大众点评和口碑的腹地,将支付宝从用户主动搜索服务升级到推荐服务的层面。“服务找人”无疑可以增加用户的黏性,提高对商家的分发效率,此时支付宝拥有了对商家从决策端导入流量的基本功能和流量钳制。既然可以提升用户活跃,增加服务消费频次,还能强化本地生活服务场景,在全链路对商家提供解决方案,支付宝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水到渠成。

打美第二阶段,支付宝躬身入局
只有通过生态的整合才有可能为阿里本地生活翻盘,与本地生活结合最为紧密且迫切需要入局提振产品想象空间和用户活跃的支付宝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支付宝的入局让本地生活之战多了更多变数,也多了超越美团的可能性。支付宝对本地生活战局至关重要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1、商家整体生态的掌控力。
支付宝的入局可以将支付宝的整合生态能力和投资并购能力引入阿里本地生活,形成支付+外卖+口碑的整体通路,这一套商业通路和商业操作系统是目前美团缺失的。
2、支付宝的信用体系。
线下信任机制的建立是缺失的,如果引入芝麻信用分以及商家价值体系,无疑可以降低用户的消费决策,与此同时还可以激活买卖双方的交易频次。
3、打通本地生活通路,提振口碑价值。
支付宝 APP 端推出新功能,在支付结果界面点 1 个赞,可帮老板获得 100 元贷款免息额度。这些点赞数据和消费数据未来完全有可能和口碑打通,以类似评分成为新用户进行消费决策的依据。

阿里本地生活生态整合,从工具到系统


随着小程序的开发上线,阿里生态的体系、数据能力以及体验逐渐一统,这对阿里本地生活的打通至关重要,可以极大的提升流量效率。此前阿里通过支付宝小程序和阿里小程序将将饿了么、口碑、盒马、飞猪、高德地图相关本地服务 BU 都通过底层和小程序形成数据打通,服务关联,现在支付宝中接入饿了么以及其他商家的小程序服务都是对效率的提升。

✨你认为支付宝正面硬刚美团,谁能赢?谈谈你的看法。#阿里 #美团 #支付宝

网红冰淇淋路在何方?

据统计,2019 年线上冰淇淋品牌从之前的 60 家变成 140 多家。2019 年天猫 618 的第一个小时内卖出了 140 只棒冰,生鲜品类销量 TOP3 中有两个是冰淇淋品牌;中国冰淇淋市场的总量达 1239.37 亿元。中国已赶超美国成为冰淇淋消费总量全球第一的国家。

当下由网红冰淇淋品牌组成的新格局
曾经中国的冰淇淋市场是以和路雪为代表的外资品牌,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头部乳业以及像上海光明、广州五羊为代表的区域老牌冰淇淋企业形成的三大阵营。在近几年消费升级以及新零售的浪潮下,高端冰淇淋正在崛起,网红冰淇淋组成了新的市场格局。排名分先后的就是钟薛高、中街 1946,NOC 须尽欢。中街 1946 其实是老品牌中街冰点旗下的,生产和品质有老厂保证,品牌运营则更年轻。打造出这个新品牌后,其幕后操盘手之一林盛在 2018 年创立了钟薛高,均价 20 元一片。NOC 须尽欢则是伊利专为电商新渠道量身定制的高端冰淇淋品牌,走健康国潮风。

网红冰淇淋的套路
1 跨界联名
2 老牌情怀
3 营造稀缺感
4 健康品牌+明星效应
5 KOL 种草

网红冰淇淋该走向何方?
✖️市场竞争激烈:
•产品同质化严重,想依靠单品获胜难度增加;
•中高端冰淇淋竞争白热化,商场有各类客单价高重体验、宣扬健康的冰淇淋;
•外部品牌比如好利来、喜茶等也跨界做冰淇淋;
•物美价廉的冰淇淋在抢夺用户,肯德基、麦当劳、宜家、便利店等冰淇淋销量喜人;
•各大商场写字楼中的自助冰淇淋机也想在冷饮市场中分一杯羹。

✖️成本压力升高,售价无法下降:
更多入场者倒逼着工厂从制造常态化产品,向制造中高端产品转变,从产品线到人力到原材料成本都在上涨,由此推高冰淇淋品类的均价。而高价非刚需产品,如何能成为用户尝鲜之后的持续性需求,这是待解决的命题。

✖️消费者的口味在迅速变化:


近几年,消费者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冰淇淋的成分配料也很关注。要低糖低卡低脂,口味还要迭代创新。这类产品的开发意味着企业的投入,并不是每家都玩得起。

经过 2019 年的“中国冰淇淋元年”,国内的冰淇淋市场已经处于了混战模式。2019 年内就有至少 16 个冰淇淋品牌完成了天使轮融资,资本的介入加速了冰淇淋行业的发展,同时资本的青睐也正反映出冰淇淋行业的发展潜力。前瞻产业研究院曾分析,预计到 2021 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有望超过 1600 亿元。

✨你吃过网红冰淇淋吗?对他们的发展怎么看?#消费

年销售 600 亿美元,日本的自动售货机凭啥这么火?

日本是自动贩卖机大国,是世界自贩机密度第一的市场。自媒体“FBIF 食品饮料创新”引用日本自动贩卖机系统工业协会 2018 年末的统计,日本自动贩卖机的数量为 2937800 台,约每 43 人就有 1 台自动贩卖机,这些自动贩卖机的年销售总额超过 600 亿美元。

在日本,自动售卖机五花八门。占比最多是饮料贩卖机,2018 年比例达到 57%。日本几大饮料巨头都拥有自己的饮料自动贩卖机。食品类第二多,2018 年末日本共有 72000 台食品自贩机。日本贩卖机里零食、米面粮油调料,方便熟食,切块水果,还有现做版汉堡、泡面、乌冬面等热食都能买到。

贩卖机在日本的普及离不开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土地稀有,劳动力成本高的原因。贩卖机可以把成本控制到最低,还能做到 24 小时,整年不间断售卖,因此成为日本主力零售渠道。同时,这些机器能够深入到店铺无法触及的最后百米、十米场景,为企业新增了流量入口,日本甚至有公司专做贩卖机渠道。贩卖机捕捉到的数据变化,什么产品更受欢迎,哪里的人流量更大,有助于提升下一步布局。在日本,贩卖机还是承担品牌创意营销,灾害时凸显企业责任继续提供安全卫生的食物的载体。

如果上述都是贩卖机的日本特色,下面的经验更值得中国零售业学习:
1️⃣人货场:把握好这三要素的自贩机就是好自贩机
什么地方有什么人,这些消费者喜欢买什么,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拿校园场景来说,图书馆旁和操场旁的贩卖机售卖的商品就不该一样。以及商品摆放位置、食物温度,都会影响贩卖机效果的发挥。

2️⃣所卖货品本身才是吸引消费者复购的原因
在自贩机中,食品饮料处于封闭的环境,空气、阳光条件等都和在商超大不同。所以食品自贩机的特别需要注意产品的质量问题。若放进去就不管,别怪没有客人。初级可派人勤加维护,高级可针对贩卖机研发产品,这决定了对这个渠道的用心和重视程度。

3️⃣不能忽视售后、用电、废物回收
前者体现出做无人零售不是任何事交给机器就完了,食物过期、货品未出都需要能立即协助用户解决,后两者是企业成本和社会责任的体现,无休工作的机器怎么节能,而食物产生的包装能否引导用户回收,也是管理的体现。

4️⃣充分发挥创意,增加与用户的互动
日本那些盲盒扭蛋等玩法,同样可以用在餐饮贩卖机上。无人零售依然要靠抓住用户的心才能获利,积分、特殊产品、特殊玩法、LED 屏幕的惊喜等都是可以既增强用户联结感又提升品牌印象的渠道。

✨你对日本的无人售卖机有什么印象?#零售

商业科技创投圈

产品服务推特圈

卫星授时研究所

功夫英语精进圈

热搜头条娱乐圈


微信公众号:商业科技创投圈(spark-sha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