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阳的思想和著作内容是什么?

师父师傅


王守仁,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个人认为其主要思想是:

心外无物。把心看做宇宙万物的本源,提出“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接受”(王守仁《象山全集•序》),故后有人称此为“心学”。“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心者,天下万物之主也,心即天”(《传习录》上)。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依赖于主观意志(心)而存在,整个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花不在你心外”(《《传习录》上》)。

致良知。又称“心”为“良知”、“灵明”或“天理”。认为“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

具发窍之最精妙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下)。认为如果没有“心”(良知)也就没有草木瓦石,甚至没有天地万物。“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答欧阳崇一》)。良知是造化的“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生,真是与物无对”(《传习录》下),是天地万物发育流行的根源。认为个人主观上的“良知”即真理,真理即个人的主观意念。个人主观上的“良知”是衡量一切事物是非真伪的尺度,是规定“天下节目时变”的“规矩”( 《答顾东桥书》),是非标准是依个人主观好恶所转移的。“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一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良知”虽“人人之所同具有者也”,但“不能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格物致知”即“为善去恶”的修养功夫。“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其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大学问》)。认为通过这种修养方法,即可以“致吾心之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答顾东桥书》),故能去人欲,存天理而复得“良知”。

知行合一。针对朱熹、陆九渊的“知先行后”说,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认为人的一切思想和知识才能也都先天地存在于“吾心”之中,“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传习录》上)。在知与行的关系上,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言传身教。“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传习录》上)。教育方法方面,提出“施教之道,再胜己私;孰义孰利,辨析毫厘……毋忽其细,慎独谨微;毋事于言,以身先之,教不由诚,曰惟自欺。施不以序,孰云匪愚,庶余知新,患在好为……”强调言传身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等。

王守仁的主要著作有:

《王文成公全书》一至三卷为《传习录》,包括语录和信札,由门人徐爱辑。内容包括与门人的问答和信札两个部分。重点讨论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论点;四至三十一卷为《文录》《别录》《外集》《续集》,包括奏疏、公文、信札,由门人钱德洪辑;三十二至三十八卷为《附录》,包括《年谱》和《世德记》,由门人钱德洪、王汝中辑。最终,由浙江巡抚谢廷杰在明隆庆六年(1572)刻成《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的著作大都刻于此书。

《大学问》为嘉靖三年在稽山书院讲授《大学》时的记录,是其哲学思想和政治见解的纲要。以“致良知”注解《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把“明德”、“明明德”“亲民”分别解释为“良知”“致良知”“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与事事物物”。认为在践履三纲五常封建道德的过程中,只要发掘“良知”,剔除私欲,并使之推及天下,就可达到与天地万物与一体的境界。

《传习录》,《大学问》是研究其哲学思想的主要资料。在明代中期以后,阳明学派影响很大,还流行到日本。


火车头loco


王阳明心学:凭良知做人做事

致良知,去人欲,存天理!

吾心自足,不假外求!

吾心不动,随机而行!知行合一!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1.贵州龙场悟道:吾心自足,不假外求!

内心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制胜法宝,无需外求。

良知在手,世界我有。

世界怎么样,我心说了算。

心不定,事难成。

如何吾心不动,随机而行?

止念:去掉主观善恶,回归无分别之心。

超脱:让自己超然物外,养成吾心不动。

内控:我控制不了外界,我能控制思想。

善恶在一念之间:

一念地狱,一念天堂。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成与败就在一念之间。

人与人只是一念之差。

什么是良知?

好恶之心,本能反应。

好恶之心:瞬间明辩,是非善恶。

本能反应: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不需要思考,它就知道;不需要学习,它就做到。

良知是自己衡量自己内心的尺度。

良知会告诉自己该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

良知就是一种以旁观视角内视自己的意识。

2.江西南昌证道:致良知

凭良知能成事理由:良知代表的是正义的立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良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直觉就是良知给你最正确的答案。

心即理:内心的良知,就是做事的天理。

凭良知做事,难在哪?

难在知行合一:因为人一有“我”就知行不一,想一套,说一套,做另一套,就很假了。因为有私欲就做不到至诚。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1.坚定信念:坚守良知,雷打不动,风雨不改。

2.本能反应: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天理不容思考,良知不许转念。因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3.时时正念:一念发动即是行。

大恶从小恶来,小恶从小恶念来。

4.真知真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如果知道做不到,都等于不知道: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出真知。知行之间,相辅相成。

5.刻意练习:反复练习良知即行动,形成条件反射的本能反应。像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

简单的事重复做

重复的事用心做

人欲与天理的区别:

1、有度,适度是天理,过度是人欲。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2、真诚,爱是爱本身。

王阳明说:“我真的很不喜欢年轻时候的自己。因为年轻时的我只关注私欲,从未专注天理。以前做事只为了赚钱,赚钱是目的,做事是手段,就反了天理。”

3、纯粹,做好事出于好心的是天理,做好事为了好处的是人欲。

做好事本身就是目的,做好事非要让人知道,这就是人欲。

天理与人欲不能并存:

人心正了就是道心,道心歪了是人心。

分清主次:一心专注在天理

我祈祷的时候可以抽烟吗?一一不可以

我抽烟的时候可以祈祷吗?一一可以

专注:时时想它,事事为它,念念存天理。

3.浙江余姚天泉证道,四句教:

世界观:无善无恶心之体

人生观:有善有恶意之动

价值观:知善知恶是良知

方法论: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世界观:

无:一切皆空

合:万物一体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情顺万物而无情,心普万物而无心。

王阳明心中:德行是第一位的,做个好人比什么都重要。

王阳明小时候读书时就问老师:何谓人生第一等事?

老师说:读书,做大官,赚大钱。

王阳明不满意说:我认为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人的动机与志向很重要。

王阳明心学目标:教人去心中贼

1.小人之心,难成大事。

圣人之学全在自心,心若外求多才多艺,贪多求全。却不知自己依然是桀纣之心,却想成尧舜之业。这又怎么可能成功。

2.一颗阴暗的心,衬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

3.为了生命最后能说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心外无物是价值判断的思维习惯

知行合一是刻意练习的行为习惯

王阳明心学一语贯之:为人处事,全凭良知。

王阳明信徒都有舍我其谁的担当,唯我独尊的自信,自命不凡的魅力,目空一切的自由。





修行朝圣


一、王阳明的思想

① 主要思想: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

早在初中历史课本上就了解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而中间的“王”就是王守仁,别号阳明,世人多称其为王阳明。

理学和心学是一朵生长在历史土壤上的双生花,这个世界是物质是第一性还是意识是第一性,始终是思想家们辩证的主题。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要用自己的本心去感受世界,不能够将天理和人心单纯分开。

②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从主体,行为和思想要一致。知即为良知,行是人的行为实践。而我们人要做到行为和内心一直,表里如一,才是一个高尚有道德的人。



那什么叫做“良知”呢?


《传习录》中对“良知”的解释如下: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天理和万物都是源于内心,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但由于会受到来自外界的诱惑和私欲损失本心,所以要想办法摒弃私欲诱惑,让本心回归到最纯净的状态,也就是“致良知”。

③ “致良知”指的是达到自己的内心和道德,“致”是达到的意思,“良知”出自于《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意思就是道德良心和知识认知。他认为良知有两种含义,一是“知是非”的认知心,二是“知善恶”的道德心。

总的来说,就是人要遵从自己的本心和良知,而良知要求人有道德心和认知心,就是你要当个有道德有文化的人,用你的认知来控制你的行为。

流传有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发展与升级。


有个关于王阳明“致良知”的小故事:有次王阳明的手下抓到一名盗贼,他命令其脱衣,盗贼依次脱掉外衣和里衣,当王阳明依旧要求他脱掉仅剩的内裤时,他却不愿意了,王阳明笑着说,看来你还是有良知的啊。

④ “心即理”是指内心良知就是天理。这是很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范畴的一句话。其实看过上面的解释后就不难理解这句话了,可以说这句话是上面两个思想的前提条件,有了这个概念后,王阳明才能够将心学继续延伸发展,得到其他思想理论。

二、王阳明的著作内容

王阳明著作:《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作品收录于《明史》 、《古文观止》,《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守仁的名篇《瘗旅文》、 《象祠记》。

其著作的内容和地位意义:


1.《大学问》是他的纲领性哲学著作,被他的心学弟子们视为儒家圣人之学的入门教科书。
2.《王阳明全集》: 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个性、最具争议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
3.《传习录》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4.《瘗旅文》是一篇是千古不磨的文章。激情饱满、一气呵成,哀吏目客死他乡的悲凉,叹自己落魄龙场之不幸,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令人读后莫不黯然垂泪。
5.《象祠记》是受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贵荣之托而写的,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

三、结语

总结一下,王阳明本名王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的主要思想是“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他的主要著作有《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名篇有《瘗旅文》、 《象祠记》。

喜欢阅读、思考、写作的朋友,可关注我一起共同成长!


灵魂自救者


心学的核心奥义,就在于四个字「知行合一」

有人看到这,可能要关了。心想废话需要你说么。别着急。我分享下我的理解,看能不能让你的心思幡然一震。

「知行合一」既不是,知了就要去做,也不是说做了就代表知了,又或者说不做就是不知,也不是定义为不知结果做了也相当于不知。

它的真正含义是:知行一体

解释一下:即知和行是一回事。心学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揭示了这一真理。自古以来,大家都认为,知是知,行是行。虽然两者有关联,但是毕竟是两个方面。很简单,今天吃肉啊还是吃素啊,两个知,去这个公司上班还是去那个公司上班啊,两个知,甚至十几个知,你可以分析各种情况,最后采取行动。

在这样的很自然的理解中,你以为知可以是知,行可以是行,知指导行,然而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后发现,大部分我们认为的知是实践得来的,或者通过他人的讲述也就是知识的传播得来的。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真正的知,是一种包装了的知,这种知指导你的行动,你的行动也非真正你想要的行动。

举个栗子,你吃饭喜欢说话,别人叫你不要说,因为不礼貌,影响别人。于是你得了这个知,不说话了。这个知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就在于你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罢了,而他人的这种感受是主观的东西。很显然就有人并不在乎这个,所以类似这样的知都是虚无的, 它的唯一意义就在于人际关系的应用,不是真知。

又,你通过分析发现选某个工作更好,那这些分析是基于什么样的知呢?待遇好,晋升快,有钱景,这些知也是别人给予你的知,不是真知。

龙场悟道的核心关键就是发现了找真知的路径。那真正的知怎么来呢?王阳明发现在于心,那心是什么?良心吗?王阳明怕你们不懂,只能大概这样说。良心只是一个词,一个代表而且是大家熟悉的代表,因为大家知道孟子嘛,所以他搞个代表搞个大家熟悉的概念方便大家理解。实际上心完全不是仅仅局限这个意思。这就是为什么王阳明一死,流派四起争论不休,在古代学习奥义,师傅都不说破,其原因有二:1.掌握最终解释权。2.方便传道。第一点是因为愚蠢之辈太多,第二点是虚妄之辈太多。说清楚了,他觉得不就是这样嘛,于是不学了,又或者太蠢只掌握了一层意思,所以就觉得懂了悟了可以装逼了。所以但凡懂了心学的人,绝对不会再去探究良知或者良心是什么。

那我不是王阳明,我不需要传道也不需要最终解释权。所以我就直接说出来,这个良心良知是什么。

是什么呢?是本性。用现代话说。就是性格。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借以区分人与人之不同本质的根本。性格是人的根本属性。康德说性格有两类,一类是悟知性格,一类是验知性格。这是康德的伟大发现。

王阳明所谓的心,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了解体悟自己的悟知性格,也就是先天存在的本性。这个我觉得很好理解,每个人都有本性。即便是一个婴儿我们也很容易区分其不一样之处。就算两只狗也有不一样之处。那你可能问我,瞎说。有的人小时候沉默寡言,长大后活泼开朗,那你说他本性是什么?那我就要问你你怎么看待本性,一个乌龟没了壳就不是乌龟了吗?同样一个蜥蜴穿了壳就是乌龟了吗?所以开朗活泼和沉默寡言能看做本性吗?

你承认这个就能继续思考下去了。本性固然会受到后天的实践例如环境或者知识例如他人的教说,发生改变,但与其说这是一种改变,不如说是一种包装,包裹,整容整形都可以。随意理解。但是这些都不是本质。

当你探求自身性格以后,就能针对外界的一切事物做精准的回应。这个时候能阻拦你的还有什么呢?各种分析有何用呢?相当于你了解了自己是一个三毫米的螺母,自然会去找三毫米的钉子。还分析个啥?不了解自己是个几毫米的螺母的时候,去分析钉子,就等于是双向分析。双向分析最后就是莫名其妙的行动,自己却是不清楚的,但行动却还是会严格的根据本性发生作用。

这就是知行含义的真正奥义。有行必有知,有知必有行。

它的另一个解释可以说是,知与行的必然性。

合一就是必然性的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你会想你这么说不是性格决定论嘛。老生常谈,而且如果像你这么说我知道自己是个三毫米螺母,那我还奋斗啥,你这不又是宿命论嘛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知道自己是个几毫米的螺母?

又,你又如何知道别人是个几毫米的螺母?

一群互不知道底牌的人坐在一起打牌。纵然通过几千年的时间,知道了4比3大,那又如何呢?一群互不知底牌的人打牌,就是瞎打罢了,自然先一步学习或者通过实践知道4比3大的人很有优势,但那又如何呢?

所以王阳明悟出知行合一。通过行了解知,通过知了解行。

你们懂吗?悟到的那个人,就是知道自己底牌的人。牛不牛,屌不屌,炸不炸?好了,奥义都告诉你了。

问,如何做,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个几毫米的螺母?


币币叨叨叨


心即理也。

天下又岂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王守仁(1472—1529),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官至总督两广、南京兵部尚书,被封为新建伯。他一生的著作被后人收集编为《王文成公全书》(现名为《王阳明全集》)。

据年谱记载,阳明37岁时,困居龙场驿,一日半夜忽然大悟儒学的“格物致知”之旨。在半醒半睡的状态下,似乎有人在耳边告诉他这一旨意。他惊起跃呼:“原来圣人之道,我们每个人的本性具足。如果一味向外物求之于此理,当为大误也。”这是阳明内圣学的开端,也是他做学问的一个大的转折点。 

 

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所悟的学术宗旨,可以概括为“良知”二字,正如他自我评价的那样:“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生生相传一点滴骨血也”。良知并非是心的普通能力,它是人心的本然状态:“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晚年,王阳明曾写信谆谆教导儿子,强调:“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此良知观念,虽直接导源于孟子,然其意义已经深入许多。一是“现成良知”。此词为王龙溪首创,为良知最低层面的意义。又即孟子所说的“良心”或“本心”,为一般是非善恶、价值判断的标准。二是本体良知,又称良知本体,由现成良知作基础,透过证悟工夫而来。这是形而上的明慧之本体。三是发用良知,即对本体良知磨练完成之后,向外作多方面的放射(过去称之为发用流行),用以建立人文社会之道德观念、是非善恶及价值判断之客观标准。 

 

阳明良知哲学思想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龙场“悟得良知”,指悟得此形上昭灵之本体。第二阶段是“存省良知”。在此阶段,阳明倡导“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等方法,目的是达到“动静合一”的境界。心性本体在静中展现比较容易,但在动中显现难。赖极深厚的定力工夫的修养,阳明自37岁“见道”后,又整整做了13年的存省工夫始臻此境界。第三阶段为“应用良知”。由“动静合一”再推进一步为“体用合一”或“体用一源”。又有学者称之为“即体摄用”或“即用摄体”。由本体良知的“体”,显为发用良知的“用”;再由发用良知回摄于本体良知。这就是阳明所说的:“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第四阶段为“完成良知”。把本体应用于实际人生,进而作极度的推广应用。从以上阶段来看,王阳明的学问,从工夫的方面而言,确有一套步步可行的“实证”的方法与阶梯。

  

总而言之,良知是个体(自家)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是人内在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评价的基石,“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良知这个自家的准则又是每个人都固有的、完全相同的。王阳明的学生曾对他说:“出去看到满街都是圣人”,他回答道:“这是平常的事而已,何足为异?”良知作为内在的道德意识和准则,以天理为内容,所以,良知又等于作为道德法则的理、天理。良知就是天理的昭灵明觉处,所以“良知即是天理”。

在良知与物的关系上,王阳明将物分为人的行为与客观事物两种。他说,“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既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王阳明的哲学将儒家的思想通俗化,带有世俗人情的味道,从而容易为普通人所接受。王阳明心学不但对明中叶以后的思想家影响巨大,对近现代思想界、学术界及教育界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学还传播到海外,影响世界文化,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说。特别是与中同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有着历史悠久的“阳明学”发展史。此外,王学对后期朝鲜、欧美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学术魅力。

有一年,春暖花开之际,王阳明与好友相约去山间郊野游玩。

有好友指着长在岩石缝中的花问王阳明:“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能让花开或者花落?”

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当你看此花时,此花的颜色一时明亮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开花败是遵循自然界规律的,但是能不能让我的内心波动,却是由我决定。

即使某一天天灾或者人祸来临了,只要我心中波澜不惊,那么永远都会处在一个美好的桃花源和艳阳天中。

这便是万法唯心造。

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当下的我们,除却这些人事之外,更兼以生态灾难、环境报复乃至外力侵凌,种种灾祸叠加层累,内心之彷徨、无奈以及苍白只能是愈演愈烈。人们发现,尽管也曾找寻出诸如科学、理性、建设性之药方,而疗治起来,不过止痛而已,琥珀般包裹的效果或不错,但那种无力感,却是始终如重重雾霾,驱之不去。

这个时候,也就有必要重回内心,树立强大的内在意志,以抵达一个崭新的人生境界。人们越来越相信,当年在贵州龙场悟道的王阳明,一旦心思通达,并应和着大自然的脉动而起舞,想必一定会有心旷神怡之慨。他的目光,也注定会穿越云贵高原的层层山峦,而臻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自在之境。当时及后人之景从,想来并非如神学一般将灵魂托付于虚妄之神,而是坚定了自信之心。

你当然可以将这种自信解读为学问的、人生的、道德的乃至世俗的信心,无论是立德,立功,立言,还是配享孔庙,绍续前贤,都是一样的。内心之大、之深厚,与天地齐、与百代同。这样,也就有可能暂时从尘世的纠结之中跳脱出来,心无旁骛,专注于想做、愿做、能做的事情。而若是做到了这一点,任何人、任何时候的任何事情,当然也都能做成事业,也就不存在什么阻隔了。

心学之行动性,也正在于此。冥思不是目的,更不是归宿,而是路径;修习也不是方式,更不是皮相,而是本体。力量从来不会无端地产生,也不可能随意施加,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可能唤醒它。不要问世界能为你做什么,还要问问你能为自己做什么。一味的纠结、纠缠,只能在相互无谓的倾轧中虚耗生命,并拉低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信任底线,不可能产生任何有价值的精神资源。

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不变的是我们坚韧的内心。蒙昧未开,往往更多的指向内心的浑浑噩噩,心智不开。与拥有知识的量无关,也与教育程度无关,更与其现实的成功无关。现代科学固然还难以深入幽暗的内心世界,更不可能搞出来什么清晰的图谱。不过,循着王阳明这样的先贤们走过的心路,或可一窥其间的山谷沟回,并认真检视我们的内心,从而激发出继续走下去的强劲力量。“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这是黄宗羲先生对于王阳明的评价。现在看来,可谓确当。沉迷于利益迷津、功业诱惑、俗世欲望之中的人们,有必要“启寐”、“破迷”,走出我执、我固,挺立于自然与人事的腥风凄雨中。

《大学》有云:“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王阳明也劝诫人们:放松你的心,使充盈的“天理、本心”呈现在眼前。








蜃海楼


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他思想理论被世人称为“心学”或“阳明学”,其核心是想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

“心”指内心,即万事万物之本源;“理”指道理,原理,即宇宙自然之天道。

知行合一:

知为明,是行的开始,行为体,是知的体现。知而不行,是为不知;未知而行,不利其果。先知者行,即行者知,无往而不利。

致良知:

良知即人之本性,命运之本源,一切的行为都应对本性尊崇。此为圣贤之道。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为后世之人留下了博大精微哲学思想,只要能领悟一二,或许就能为人生解开一些困苦和迷惑。正如先生的诗写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精彩请关注:后山悟道,我们共同学习!

图片取自于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后山悟道


王阳明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一、心即理二、知行合一。三、致良知。

关于心即理 重要意义在于,充分指出了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去认识世界,知识不分贵贱人人平等,这种打破知识垄断的思想。要知道,对知识垄断,是所有专制统治者共同的选择,包括当今的真理部。心即理的思想在其弟子泰州学派传世人王龙溪之后,更是在当时的社会中下层中迅速的发展,可以说是晚明商人阶级之所以迅速崛起的思想基础。从这一点上说,阳明学说具备天生的反专制的本质。

关于知行合一 从哲学上来看,其重要意义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不可分割,是中国辩证法的集大成。最重要的是,从实际运用角度来看,这个理论彻底纠正了之前一种分裂人格,即口是心非,嘴上一套实际又是一套。而这种劣根性,即便是在今天,也体现在无数人身上。

关于致良知 我认为是阳明学说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即建立起中国文化的宗教情节。从佛教到禅宗再到阳明的“致良知”,完成了中国本土文化宗教式的改良。其他民族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宗教和神,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但中国宗教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神不再外面,不是客体,而是在心中,在心内与身外的圆融统一中。不论是儒家强调”正心诚意“才能”治国平天下“,强调”慎独“和”问心无愧,还是禅宗强调”菩提自向心觅“,以及道教强调的”道法自然“。均无一例外的以个体生命与世界的圆融统一为最终目标。从拜孔子,到求自己本心,这种变化的意义,不言自明。

阳明学说,本质是中国传统文化自发产生的人文精神,对中国而言,丝毫不亚于西方文艺复兴的意义,是中国本土文化发展的高峰。其产生于本土文化发展最困难,即礼教最为极端,对人性的遏制最恶劣的时候,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发展自我救赎的必然,于最黑暗处见光明。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正是因为阳明心学蕴含着“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至上智慧,曾国藩、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均对《传习录》推崇备至。已故国学大师钱穆更是将该书列为“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之一。





咕噜顾十三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在当今社会一直受到大力的宣传和推广。

笔者自忖才薄,不敢妄谈王阳明先生的高见,只是见到题主的问题,出于交流的目的,略聊一二。


王阳明先生生平经历,一般的朋友自然耳熟能详。比如龙场悟道,比如一些思想内容,比如一些典故,我们也都有一些了解。


我们分以下几方面来做个探讨:


一、核心思想

01 心即理。

  •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

  •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 “人须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立身其中,须大作一个人。”。
  • 一切法从心想,全理即事,全事即理,无二无别。


02 致良知。

  • ‘致’,一是达到,二是极致。

  • ‘良’,是善、好。‘
  • ‘知’,一是知道,二是通”智“,智慧。
  • 合在一起大意是,到达极致的、最善最好的智慧。
  •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亦含”致良知“之意。


03 知行合一。

  • 一解,知道了就要做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 二解,智慧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化为自己真实的受用。
  • 三解,智与行,本身就是一不是二,智慧就是行为,理就是事,



二、相关著作(网络搜集)。《答顾东桥书》、《传习录》、《答友人问》、《大学问》、《语录》;诗歌有《立春》、《观傀儡次韵》、《舟山除夕》;散文有《瘗旅文》、《与毛宪副》;散曲《归隐》;作品集有《王文成公全书》亦称《阳明全集》等


三、现实关联。我们一般人,可以从阳明先生的著作中去探索先生的思想,了解并学习,明白了”心即理“,能够”致良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在家庭、生活、工作、事业、待人接物各方面,都明确自己的身份,尽职尽责,把事情做好,也就基本上能够落实先生的教诲,传承先生的思想,并影响更多有缘人学习受益。


一家之言,共同交流。



书香居


王明阳父亲王华是状元郎,出身书香名门,状元基因好、起点高,有多高啊?(五岁不会说话,倒~)。王明阳从小天赋异禀,5岁前已经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就问你服不服?)。王小朋友志向远大,这个志向非常大,做一个留芳千古的圣人。(比村里二傻子立志找一个漂亮媳妇难多了。)

小王同学因为基因好、又勤奋。这样呢,就把同学们都甩到后面。以至于因为太年轻,科考就跟玩一样,没有挑战性,太年轻闪瞎了眼。“这个年轻人如状元及第,必然是目中无人。”嗯有道理,低调、低调,就是不让你中状元。王进士全国第四,(我掰开指头数了一下,1.2.3.4,名次是不高啊)。当个状元儿子该满足了吧!

人生十八好年华,年青的王同学迷上了朱熹的著作,对着竹子发呆七天,理没格到,还吐了一口老血。朱熹真XX坑人啊!

刘瑾这个王八人生最辉煌事是坑王同学,坑就坑吧,还追索王同学的命。35岁的大龄青年王同学躲在山洞练武林绝学,“花非花雾非雾第九重”,王同学往石棺里一躺,开始搜索这大半生所学释、儒、道、奇门八卦、名人名言、唐诗三百首等国学经典。这些知识在王同学大脑里飞来飞去,不停的分解组合,变成一堵墙,形成一堵牢不可破的墙,王同学怎么也打不碎,眼看就要凉了,凉了。至于王同学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咱也想知道,本性自足属于不学也知道,实在难以捉摸。

王同学变成了王大师,从此人生开挂。王阳明的理论深受文人雅士、各管理层的喜爱。王阳明高风亮节、此心光明就不是能学到的罗,这个靠天赋,真学不了,坏蛋不喜欢。

王明阳的学说,不能变成空谈的理论,这是王明阳一再反对的事情。





客居地球三千年


心学,吸取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