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词牌名,又名“庆春泽”“庆春泽慢”“庆宫春”。以刘镇《庆春泽·丙子元夕》为正体,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另有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五平韵变体。代表作有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等。

高阳台,调名取自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楚怀王游高唐,倦而昼寝,梦巫山神女前来,称愿荐枕席。临行时,又自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调名即咏楚王与巫山神女相会之地。《填词名解》云:“又汉习郁于岘山作养鱼池,中筑钓台,是燕游名处。山简为荆州,每临此池,辄大醉,日:‘此吾高阳池也。’”《词谱》卷二十八:“高拭词注商调,刘镇词名《庆春泽慢》,王沂孙词名《庆春宫》。”此调与一百二字之“庆春官”(或“庆宫春”)不同。

北宋新声,但流行于南宋后期,吴文英、蒋捷、周密、王沂孙等词人喜用此调,名篇颇多。张炎词题为《西湖春感》,为此调之典范。此调为换头曲,前后段自第四句起句式相同,多用律句如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前后段两结句作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位疏密适当,凡用韵处均连用两平声字,因此音韵极为和谐而流美,个性非常突出。吴文英《丰乐楼分韵得如字》实为感旧之作,词云: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夕阳下,弄旧寒、晚酒醒余。自销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鼓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腥。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前后段第八句不用韵,其余同张词。蒋捷题为《送翠英》,词云:“燕卷睛丝,蜂黏落絮,天教绾住闲愁。闲里清明,匆匆粉涩红羞。灯摇缥晕茸窗冷,语未阑、娥影分收。好伤情,春也难留,人也难留。芳尘满目悠悠。问萦云佩响,还绕谁楼。别酒才斟,从前心事都休。飞莺纵有风吹转,奈旧家、苑已成秋。莫思量,杨柳湾西,且棹吟舟。”此亦同吴词前后段第八句不用韵,但后段首句又用韵。宋末柴元彪《怀钱塘旧游》不胜今昔沧桑之感,词云:“丹碧归来,天荒地老,骚骚华发相催。见说钱塘,北高峰更崔嵬。琼林侍宴簪花处,二十年、满地苍苔。倩阿谁,为我起居,坡柳逋梅。凄凉往事休重省,且凭阑感慨,抚景衔杯。冷暖由天,任他花谢花开。知心只有西湖月,尚依依、照我徘徊。更多情。不问朝昏,潮去潮来。”刘辰翁《和巽吾韵》亦是感慨悲歌之作,词云:“雨枕莺啼,露班烛散,御街人卖花窠。过眼无情,而今魂梦年多。百钱曳杖桥边去,问几时、重到明河。便人间,无了东风,此恨难磨。落红点点入颓波。任归春到海,海又成涡。江上儿童,抱茅笑我重过。蓬莱不涨枯鱼泪,但荒村、败壁悬梭。对残阳,往往无成,似我蹉跎。”此词亦后段首句用韵,前后段第八句不用韵。比较诸家之词,张炎词音节最和婉流畅,填此调者应以张词格律为准。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正体,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以刘镇《庆春泽·丙子元夕》为代表。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蒋词之换头句押韵,张炎词之前后段第八句押韵,皆变体也。 此词有吴文英、王沂孙、李彭老、李莱老、王亿之等词可校。 按吴词前段第二句“雪消蕙草”,“雪”字仄声。李彭老词第五句“谁念减尽芳云”,“念”字仄声,李莱老词“流来疑是行云”,“疑”字平声。张词第六句“鬓貂飞入平原草”,“鬓”字仄声,“飞”字平声,李彭老词“么凤叫晚吹晴雪”,“凤”字仄声。吴词后段起句“寿阳宫里愁鸾镜”,“寿”字仄声,“宫”字平声。第二、三句“解勒回玉辇,雾掩山羞”,“勒”字仄声。李彭老词第四、五句“环佩无声,草暗台榭春深”,“环”字平声,“暗”字仄声。第六句“欲倩怨笛传清谱”,“倩”字仄声。王词“无端枝上啼鴃唤”,“枝”字平声。第七句“便等闲、孤枕惊回”,“孤”字平声。

变体一,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以蒋捷《高阳台·送翠英》为代表。此与刘词同,惟后段起句减一字又押韵,第二句作六字句异。 按王沂孙词“篝熏鹊锦熊毡,一任粉融脂涴,犹怯痴寒。”正与此同。

变体二,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五平韵。以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为代表。此与刘词同,惟前后段第八句皆押韵异。 按张词别首“夜沈沈,不信归魂,不到花深”、“更关情,秋水人家,不照西泠”,李彭老词“感雕零,残缕遗钿,迤逦成尘”、“转销凝,点点随波,望极江亭”正与此同。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西湖春感

宋代: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高阳台·桥影流虹

清代:朱彝尊

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7?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宋代: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除夜

宋代:韩疁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宋代: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高阳台·残萼梅酸

宋代:王沂孙

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独立雕栏,谁怜枉度华年。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

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

清代:郭麐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

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

高阳台·落梅

宋代:吴文英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高阳台

宋代:王观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欹枕初闻。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东郊十里香尘满,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

高阳台·过种山即越文种墓

宋代:吴文英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最无情,岸上闲花,腥染春愁。

当时白石苍松路,解勒回玉辇,雾掩山羞。木客歌阑,青春一梦荒丘。年年古苑西风到,雁怨啼、绿水葓秋。莫登临,几树残烟,西北高楼。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宋代:吴文英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绵,泪满平芜。

高阳台

宋代:王观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欹枕初闻。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东郊十里香尘满,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

高阳台(陈君衡游未还,周公谨有怀人之赋,倚歌和之)

宋代:王沂孙

驼褐轻装,狨鞯小队,冰河夜渡流澌。朔雪平沙,飞花乱拂蛾眉。琵琶已是凄凉调,更赋情、不比当时。想如今,人在龙庭,初劝金卮。一枝芳信应难寄,向山边水际,独抱相思。江雁孤回,天涯人自归迟。归来依旧秦淮碧,问此愁、还有谁知。对东风,空似垂杨,零乱千丝。

高阳台(闰元宵)

宋代:蒋捷

桥尾星沈,街心尘敛,天公还把春饶。桂月黄昏,金丝柳换星摇。相逢小曲方嫌冷,便暖薰、珠络香飘。却怜他、隔岁芳期,枉费囊绡。人情终似娥儿舞,到嚬翻宿粉,怎比初描。认得游踪,花骢不住嘶骄。梅梢一寸残红炬,喜尚堪、移照樱桃。醉醺醺,不记元宵,只道花朝。

高阳台(送翠英)

宋代:蒋捷

燕卷晴丝,蜂黏落絮,天教绾住闲愁。闲里清明,匆匆粉涩红羞。灯摇缥晕茸窗冷,语未阑、娥影分收。好伤情,春也难留,人也难留。芳尘满目悠悠。问萦云佩响,还绕谁楼。别酒才斟,从前心事都休。飞莺纵有风吹转,奈旧家、苑已成秋。莫思量,杨柳湾西,且棹吟舟。

高阳台(纸被)

宋代:王沂孙

霜楮刳皮,冰花擘茧,满腔絮湿湘帘。抱瓮工夫,何须待吐吴蚕。水香玉色难裁翦,更绣针、茸线休拈。伴梅花,暗卷春风,斗帐孤眠。篝熏鹊锦熊毡。任粉融脂涴,犹怯痴寒。我睡方浓,笑他欠此清缘。揉来细软烘烘暖,尽何妨、挟纩装绵。酒魂醒,半榻梨云,起坐诗禅。

高阳台 鸳鸯菊

元代:袁易

浴水雕翎,眠纱绣羽,天然宜在沧洲。翠被馀声,凉宵陡顿惊秋。妖姿不共流年谢,带睡魂、飞上枝头。任烟波,多少凄凉,分付轻鸥。金英浓露才收。误芰荷翻雨,□梦悠悠。陶令归来,十分芳意谁酬。惜花长是招花恼,况动人、名字风流。黯销凝,添得东篱,一段闲愁。

高阳台 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宋代: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高阳台·双桨敲冰

宋代:王亿之

双桨敲冰,低篷护冷,扁舟晓渡西泠。回首吴山,微茫遥带重城。堤边几树垂杨柳,早嫩黄、摇动春情。问孤鸿,何处飞来,共唤飘零。轻帆初落沙洲暝,渐潮痕雨渍,面色风皴。旅思羁愁,偏能老大行人。姮娥不管征途苦,甚夜深、尽照孤衾。想玉楼,犹凭栏干,为我销凝。

高阳台 西湖春感

宋代: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送王历阳以右曹赴阙)

宋代:吴文英

淝水秋寒,淮堤柳色,别来几换年光。紫马行迟,才生梦草池塘。便乘丹凤天边去,禁漏催、春殿称觞。过松江,雪弄飞花,冰解鸣榼。芳洲酒社词场。赋高台陈迹,曾醉吴王。重上逋山,诗清月瘦昏黄。春风侍女衣篝畔,早鹊袍、已暖天香。到东园,应费新题,千树苔苍。

高阳台

宋代:王亿之

双桨敲冰,低篷护冷,扁舟晓渡西冷。回首吴山,微茫遥带重城。堤边几树垂杨柳,早嫩黄、摇动春情。问孤鸿,何处飞来,共唤飘零。轻帆初落沙洲暝,渐潮痕雨渍,面色风皴。旅思羁愁,偏能老大行人。姮娥不管征途苦,甚夜深、尽照孤衾。想玉楼,犹凭阑干,为我销凝。

高阳台(怀钱塘旧游)

宋代:柴元彪

丹碧归来,天荒地老,骎骎华发相催。见说钱塘,北高峰更崔嵬。琼林侍宴簪花处,二十年、满地苍苔。倩阿谁,为我起居,坡柳逋梅。凄凉往事休重省,且凭阑感慨,抚景衔杯。冷暖由天,任他花谢花开。知心只有西湖月,尚依依、照我徘徊。更多情,不间朝昏,潮去潮来。

高阳台·霜楮刳皮

宋代:王沂孙

霜楮刳皮,冰花擘茧,满腔絮湿湘帘。抱瓮工夫,何须待吐吴蚕。水香玉色难裁翦,更绣针、茸线休拈。伴梅花,暗卷春风,斗帐孤眠。篝熏鹊锦熊毡。任粉融脂涴,犹怯痴寒。我睡方浓,笑他欠此清缘。揉来细软烘烘暖,尽何妨、挟纩装锦。酒魂醒,半榻梨云,起坐诗禅。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宋代:周密

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

高阳台·门掩香残

宋代:李莱老

门掩香残,屏摇梦冷,珠钿糁缀芳尘。临水搴花,流来疑是行云。藓梢空挂凄凉月,想鹤归、犹怨黄昏。黯消凝。人老天涯,雁影沈沈。断肠不在听横笛,在江皋解佩,翳玉飞琼。烟湿荒村,背春无限愁深。迎风点点飘寒粉,怅秋娘、燕袖啼痕。更关情。青子悬枝,绿树成阴。

高阳台 落梅

宋代:吴文英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高阳台·桥尾星沈

宋代:蒋捷

桥尾星沈,街心尘敛,天公还把春饶。桂月黄昏,金丝柳换星摇。相逢小曲方嫌冷,便暖薰、珠络香飘。却怜他、隔岁芳期,枉费囊绡。人情终似娥儿舞,到嚬翻宿粉,怎比初描。认得游踪,花骢不住嘶骄。梅梢一寸残红炬,喜尚堪、移照樱桃。醉醺醺,不记元宵,只道花朝。

高阳台·驼褐轻装

宋代:王沂孙

驼褐轻装,狨鞯小队,冰河夜渡流澌。朔雪平沙,飞花乱拂蛾眉。琵琶已是凄凉调,更赋情、不比当时。想如今,人在龙庭,初劝金卮。一枝芳信应难寄,向山边水际,独抱相思。江雁孤回,天涯人自归迟。归来依旧秦淮碧,问此愁、还有谁知。对东风,空似垂杨,零乱千丝。

高阳台·石笋埋云

宋代:李彭老

石笋埋云,风篁啸晚,翠微高处幽居。缥简云签,人间一点尘无。绿深门户啼鹃外,看堆床、宝晋图书。仅萧闲,浴砚临池,滴露研朱。旧时曾写桃花扇,弄霏香秀笔,春满西湖。松菊依然,柴桑自爱吾庐。冰弦玉柱风流在,更秋兰、香染衣裾。照窗明,小字珠玑,重见欧虞。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 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宋代:吴文英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自销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敧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高阳台 七夕

元代:韩奕

织锦停机,服箱休驾,两情此夕交欢。碧汉无云,银波万顷茫然。凭谁为泛仙槎去,问佳期、何事经年。柰玉蟾易老不多光景连。老□□节欢怀少,漫随他儿女,瓜果开筵。今古无情,算来最是青天。不曾见与何人巧□,只知间阻因缘。信而今悲欢离合,遍满人间。

高阳台 题张德机荆南精舍图

元代:谢应芳

阳羡溪山,辋川烟雨,隐然画里观诗。芳草王孙,别来几度春归。最怜屋壁藏蝌蚪,化劫灰、飞入昆池。好阶墀。书带青青,竹雪霏霏。相逢共约归期。待玄龟出洛,朱凤鸣岐。丘壑幽寻,正须重置荷衣。斩蛟射虎都休问,有白鸥、堪与忘机。近西枝。移我龟巢,邻尔渔矶。

高阳台·霞铄帘珠

宋代:蒋捷

霞铄帘珠,云蒸篆玉,环楼婉婉飞铃。天上王郎,飙轮此地曾停。秋香不断台隍远,溢万丛、锦艳鲜明。事成尘,鸾凤箫中,空度歌声。臞翁一点清寒髓,惯餐英菊屿,饮露兰汀。透屋高红,新营小样花城。霜浓月淡三更梦,梦曼仙、来倚吟屏。共襟期,不是琼姬,不是芳卿。

高阳台(江阴道中有怀)

宋代:蒋捷

宛转怜香,徘徊顾影,临芳更倚苔身。多谢残英,飞来远远随人。回头却望晴檐下,等几番、小摘微薰。到而今、独袅鞭梢,笑不成春。愁吟未了烟林晓,有垂杨夹路,也为轻颦。今夜山窗,还□□绕梨云。行囊不是吴笺少,问倩谁、去写花真。待归时,叶底红肥,细雨如尘。

高阳台(寄题荪壁山房)

宋代:李彭老

石笋埋云,风篁啸晚,翠微高处幽居。缥简云签,人间一点尘无。绿深门户啼鹃外,看堆床、宝晋图书。仅萧闲,浴砚临池,滴露研朱。旧时曾写桃花扇,弄霏香秀笔,春满西湖。松菊依然,柴桑自爱吾庐。冰弦玉柱风流在,更秋兰、香染衣裾。照窗明,小字珠玑,重见欧虞。

高阳台(寿毛荷塘)

宋代:吴文英

风袅垂杨,雪销蕙草,何如清润潘郎。风月襟怀,挥毫倚马成章。仙都观里桃千树,映麹尘、十里荷塘。未归来,应恋花洲,醉玉吟香。东风晴昼浓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燕子重来,明朝传梦西窗。朝寒几暖金炉烬,料洞天、日月偏长。杏园诗,应待先题,嘶马平康。

高阳台·燕卷情丝

宋代:蒋捷

燕卷情丝,蜂黏落絮,天教绾住闲愁。闲里清明,匆匆粉涩红羞。灯摇缥晕茸窗冷,语未阑、蛾影分收。好伤情,春也难留,人也难留。芳尘满目悠悠。问萦云佩响,还绕谁楼。别酒才斟,从前心事都休。飞莺纵有风吹转,奈旧家、苑已成秋。莫思量,杨柳湾西,且棹吟舟。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

宋代: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风袅垂杨

宋代:吴文英

风袅垂杨,雪销蕙草,何如清润潘郎。风月襟怀,挥毫倚马成章。仙都观里桃千树,映麹尘、十里荷塘。未归来,应恋花洲,醉玉吟香。东风晴昼浓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燕子重来,明朝传梦西窗。朝寒几暖金炉烬,料洞天、日月偏长。杏园诗,应待先题,嘶马平康。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 访媚香楼遗址

现代:沈祖棻

古柳迷烟,荒苔掩石,徘徊重认红桥。锦壁珠帘,空怜野草萧萧。萤飞鬼唱黄昏後,想当时、灯人笙萧。剩年年,细雨香泥,燕子寻巢。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凄怨,一曲娇娆。家国飘零,泪痕都化寒潮。美人纨扇归何处?任桃花、开遍江皋。更伤心,朔雪胡尘,尚话前朝。zs笺曰:楼为明末名妓李香君所居,在南京城南秦淮何上,故词中颇及桃花扇传奇事。

高阳台 过种山

宋代:吴文英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最无情,岩上闲花,腥染春愁。当时白石苍松路,解勒回玉辇,雾掩山羞。木客歌阑,青春一梦荒丘。年年古苑西风到,雁怨啼、绿水葓秋。莫登临,几树残烟,西北高楼。

高阳台·宛转怜香

宋代:蒋捷

宛转怜香,徘徊顾影,临芳更倚苔身。多谢残英,飞来远远随人。回头却望晴檐下,等几番、小摘微薰。到而今、独袅鞭梢,笑不成春。愁吟未了烟林晓,有垂杨夹路,也为轻嚬。今夜山窗,还□□绕梨云。行囊不是吴笺少,问倩谁、去写花真。待归时,叶底红肥,细雨如尘。

高阳台(春梦)

宋代:王茂孙

迟日烘晴,轻烟缕昼,琐窗雕户慵开。人独春闲,金猊暖透兰煤。山屏缓倚珊瑚畔,任翠阴、移过瑶阶。悄无声,彩翅翩翩,何处飞来。片时千里江南路,被东风误引,还近阳台。腻雨娇云,多情恰喜徘徊。无端枝上啼鸠唤,便等闲、孤枕惊回。恶情怀,一院杨花、一径苍苔。

高阳台(芙蓉)

宋代:蒋捷

霞铄帘珠,云蒸篆玉,环楼婉婉飞铃。天上王郎,飙轮此地曾停。秋香不断台隍远,溢万丛、锦艳鲜明。事成尘,鸾凤箫中,空度歌声。臞翁一点清寒髓,惯餐英菊屿,饮露兰汀。透屋高红,新营小样花城。霜浓月淡三更梦,梦曼仙、来倚吟屏。共襟期,不是琼姬,不是芳卿。

高阳台(落梅)

宋代:李彭老

飘粉杯宽,盛香袖小,青青半掩苔痕。竹里遮寒,谁念灭尽芳云。么凤叫晚吹晴雪,料水空、烟冷西泠。感凋零。残缕遗钿,迤逦成尘。东园曾趁花前约,记按筝筹酒,戏挽飞琼。环佩无声,草暗台榭春深。欲倩怨笛传清谱,怕断霞、难返吟魂。转消凝。点点随波,望极江亭。

高阳台 除夜

宋代:韩疁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高阳台 寄越中诸友

宋代:周密

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

高阳台·丹碧归来

宋代:柴元彪

丹碧归来,天荒地老,骎骎华发相催。见说钱塘,北高峰更崔嵬。琼林侍宴簪花处,二十年、满地苍苔。倩阿谁,为我起居,坡柳逋梅。凄凉往事休重省,且凭阑感慨,抚景衔杯。冷暖由天,任他花谢花开。知心只有西湖月,尚依依、照我徘徊。更多情,不间朝昏,潮去潮来。

高阳台·迟日烘晴

宋代:王茂孙

迟日烘晴,轻烟缕昼,琐窗雕户慵开。人独春闲,金猊暖透兰煤。山屏缓倚珊瑚畔,任翠阴、移过瑶阶。悄无声,彩翅翩翩,何处飞来。片时千里江南路,被东风误引,还近阳台。腻雨娇云,多情恰喜徘徊。无端枝上啼鸠唤,便等闲、孤枕惊回。恶情怀,一院杨花,一径苍苔。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雨枕莺啼

宋代:刘辰翁

雨枕莺啼,露班烛散,御街人卖花窠。过眼无情,而今魂梦年多。百钱曳杖桥边去,问几时、重到明河。便人问,无了东风,此恨难磨。落红点点入颓波。任归春到海,海又成涡。江上儿童,抱茅笑我重过。蓬莱不涨枯鱼泪,但荒村、败壁悬梭。对残阳,往往无成,似我蹉跎。

高阳台·飘粉杯宽

宋代:李彭老

飘粉杯宽,盛香袖小,青青半掩苔痕。竹里遮寒,谁念灭尽芳云。么凤叫晚吹晴雪,料水空、烟冷西泠。感凋零。残缕遗钿,迤逦成尘。东园曾趁花前约,记按筝筹酒,戏挽飞琼。环佩无声,草暗台榭春深。欲倩怨笛传清谱,怕断霞、难返吟魂。转消凝。点点随波,望极江亭。

高阳台·淝水秋寒

宋代:吴文英

淝水秋寒,淮堤柳色,别来几换年光。紫马行迟,才生梦草池塘。便乘丹凤天边去,禁漏催、春殿称觞。过松江,雪弄飞花,冰解鸣榼。芳洲酒社词场。赋高台陈迹,曾醉吴王。重上逋山,诗清月瘦昏黄。春风侍女衣篝畔,早鹊袍、已暖天香。到东园,应费新题,千树苔苍。

高阳台·红入桃腮

宋代:王观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欹枕初闻。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东郊十里香尘满,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

高阳台

宋代:张炎

榛中,故未有亦犹今之视昔之感,复叹葛岭贾相之故庐也。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夜沈沈。不信归魂,不到花深。吹箫踏叶幽寻去,任船依断石,袖里寒云。老桂悬香,珊瑚碎击无声。故园已是愁如许,抚残碑、却又伤今。更关情。秋水人家,斜照西泠。

高阳台(落梅)

宋代:李莱老

门掩香残,屏摇梦冷,珠钿糁缀芳尘。临水搴花,流来疑是行云。藓梢空挂凄凉月,想鹤归、犹怨黄昏。黯消凝。人老天涯,雁影沈沈。断肠不在听横笛,在江皋解佩,翳玉飞琼。烟湿荒村,背春无限愁深。迎风点点飘寒粉,怅秋娘、燕袖啼痕。更关情。青子悬枝,绿树成阴。

高阳台·雨织清愁

现代:沈祖棻

雨织清愁,香温断梦,十年心事堪嗟。冷落歌灯,尊前怕听琵琶。高楼只在斜阳外,更为谁、留滞天涯?但凄然,望极秋江,一片蒹葭。归来依旧吴山碧,对荒烟苑圃,古藓纹纱。乔木苍凉,明朝知是谁家?吟笺纵寄相思字,又何情、与说年华。待重追,昔日游踪,画舫香车。

高阳台 题赵仲穆作陈野云居士山水便面

元代:张翥

染黛浮空,凝妆伫远,数峰底事含颦。十样新眉,从他雨抹烟匀。龙绡便面宜歌舞,看亭亭、玉骨冰神。几销魂,翠被余香,锦瑟清尘。如今归去湖山畔,对一川平野,一片闲云。两两渔舟,相过桂渚兰津。谁将玉斧*明月,柰琼楼、高处无人。忆王孙,芳草江南,暗*残春。

高阳台·古木迷鸦

宋代:张炎

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夜沈沈。不信归魂,不到花深。吹箫踏叶幽寻去,任船依断石,袖裹寒云。老桂悬香,珊瑚碎击无声。故园已是愁如许,抚残碑,却又伤今。更关情。秋水人家,斜照西泠。

高阳台(和巽吾韵)

宋代:刘辰翁

雨枕莺啼,露班烛散,御街人卖花窠。过眼舞情,而今魂梦年多。百钱曳杖桥边去,问几时、重到明河。便人间,无了东风,此恨难磨。落红点点入颓波。任归春到海,海又成涡。江上儿童,抱茅笑我重过。蓬莱不涨枯鱼泪,但荒村、败壁悬梭。对残阳,往往无成,似我蹉跎。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诗词60篇大全集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