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换仓拼多多的逻辑

美团换仓拼多多的逻辑

导语:借着拼多多季报,说说从美团换仓到拼多多的逻辑。

3月11日,拼多多(NASDAQ:PDD)发布4q19季报,收入同增91%至107.9亿元,年度GMV破万亿(10066亿元),年度买家达5.582亿。前两天卖出美团,换仓拼多多,开帖讲一下逻辑。

本帖分以下几部分:

  • 为什么卖出美团,外卖不香了么?
  • 拼多多恢复正常的时点,更快一些
  • 与常识相反,拼多多在下沉市场后发先至“干掉”阿里
  • 拼多多与字节跳动突围的条件,更先进的业态
  • 未来三年目标市值750亿美元
  • 最后聊一下黄铮这个人

以下,正文。


01

为什么卖出美团,外卖不香了么?


美团是去年爱股,还开脑洞码过《现在,美团收购滴滴的最佳时机》。去年上半年看中外卖“会员”提升复购,酒店间夜量超过携程系的机会,搞了一波,是持仓股票里少有的,收益提前达到3年CAGR 26%(翻1倍)的股票。

去年持有美团的嘚瑟画面,“点着烤鸭外卖和小羊腿外卖,喝着啤酒,看着美团股价蹭蹭往上涨”。

美团换仓拼多多的逻辑

现在估值目标达到,股价冲冲冲冲不上去,就是撒优啦啦(犹豫了一段时间),换仓个人预期ROI更高的股票的时候了。

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时点换拼多多呢?

1是阿里本地生活架构调整,又要来找美团干架了;2是现有价位下,买拼多多的ROI比美团高很多(个人的粗糙判断);3是拼多多的履约能力全线恢复。


02

拼多多恢复正常的时点,更快一些


美团解决的问题都是服务的问题,新冠能治好懒癌,让人暂时放弃外卖,重新抄起锅铲。新冠能瓦解大宝剑的决心,不就洗脚踩背,你儿子也能干这事。

拼多多解决的问题是效率问题,高效的对接“可支配收入较低人群”的消费需求,供货商多赚,顾客少花。那些卖螃蟹等水产的乡亲,卖苹果等水果的乡亲,没有拼多多就是流通环节剥削的对象。

很多部分青红皂白喷拼多多垃圾,可以了解B站上的那个治病视频《谁才是普通人-月薪3000是什么水平?》。大环境越不好(2018年至今的摩擦+新冠“复工难,交租不开店”),越是需要拼多多这个平台型的价格破坏性创新者,辅助人们共度时艰。

美团换仓拼多多的逻辑

  • 在这非常时期,拼多多业绩应该更有保障。
  • 但不幸的是,糟糕的履约能力,阻碍了它的发展。

新冠影响最大的2月份,只有顺丰和京东物流的履约能力较好,其它通达系糟糕的很。拐点在3月9号,菜鸟宣布,“除疫情集中的湖北地区以外,四通一达等中国主要快递公司,全国快递网点100%复工,每天处理的快递量超去年同期”。

有理由相信新冠对拼多多主要的影响,截止于2020年Q1。如果你看好拼多多,但害怕新冠对它产生巨大负面影响,现在问题解除了,是上车的好时机。

美团换仓拼多多的逻辑

下面聊聊对拼多多这家公司的认知。


03

与常识相反,拼多多在下沉市场后发先至“干掉”阿里


研究公司的基础之一是波特五力,弄清它跟供应商,顾客,同行,替代品,门槛,能让你初步了解它的价值。

  • 上下游(供应商和顾客)的关系,上面有所提及;
  • 替代它的业态,暂时还看不到(它正在替代传统低效的各层流通环节);
  • 门槛是亿级年度买家的获取能力,隐含“资金,获客成本与用户价值的匹配,及规模效应”三个层面。
  • 唯有同行的竞争,是拼拼多的投资者最怕的。“阿里入场怎么办”?“拼多多把用户的年度支出培养起来后,会不会被阿里摘桃子”?

美团换仓拼多多的逻辑

其实,不存在阿里入场干掉拼多多。

事实恰恰相反,拼多多入场干掉阿里的村淘等下沉产品。

我们捋一捋。

2014年开始,战略层面无敌的马道长开始做“村淘”,计划三五年投资100亿,建立1000个县级中心,10万个村级服务站,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解决8亿农民的生活问题!先发优势。

而拼多多2015年才成立。招股书显示它起初是自营电商,2017年才掰直,彻底的自营转平台。


美团换仓拼多多的逻辑

即使晚启动三年多。

拼多多还是在下沉市场打的阿里找不着北。

也无惧阿里随后的反扑行动,包括上线的淘宝拼团、淘宝特价版APP、淘宝天天特价升级为天天特卖、聚划算卷土重来。拼多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4q19的年度买家已达5.582亿。

拼多多这么猛的原因在于,它能实现获客成本与用户价值的匹配,来看两组同口径“模糊的正确”类型的数据,4q17-4q19(看趋势和绝对值,不要计较留存问题):

  • MAU的获取成本,拼多多从10.9元到178.7元,阿里从275.5元到405.1元。
  • 年度买家的获取成本,拼多多从8.7元到423.4元,阿里从316.4元到877.8元。
  • 同期,拼多多平台的买家年支出(GMV/年度买家数量)从449.2元上升到1720.1元。

也就是说拼多多花178.7元&阿里花405.1元,买来的是年消费1720.1元的用户,3%的货币化率就是52.6元的营收贡献。按这么模型来,阿里很难竞争过拼多多,这笔账根本算不过来。

拼多多之所以成本很低,是因为打“社交牌”薅了一波微信红利(同样有红利的京东却经历了一波“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个中原因值得思考,可以看先知堂上篇帖子《京东股价萎靡的原因:“超级CEO工具箱”缺货》),而且运营能力非常强,这个大家都基本了解,篇幅所限就不多说了。

美团换仓拼多多的逻辑

同样经济账算不过来的还有号称“拼多多门徒”的淘集集,靠扫码注册送钱的地推,靠大额佣金(前三单收入)驱动夫妻店的地推等高成本获客模式,死得其所,不挂才怪。

获客成本决定拼多多的下限,更先进的业态决定拼多多的上线。


04

拼多多与字节跳动突围的条件,更先进的业态


拼多多和字节跳动都是现象级公司,它们在看似不可能的领域生凿一条活路,成为业内数一数二的公司。抛开运营技巧(两边的团队都是玩流量的大师),更先进的业态是最值得一说的。

所谓更先进的业态是推荐逻辑VS搜索逻辑。

比如字节跳动追求更精准的了解用户,主要产品抖音的用户定向维度和标签量远超同行,实现更高效的用户与信息(包括广告信息)的对接,所以它的eCPM报价远高于微博等公司。

由于精准配对,还扩大了客户群体,让规模不大的公司愿意投放,并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你懂的,如果没有很强的竞价关键词设置能力,搞明白用户究竟搜索的是什么,那么这些小广告主,每季度花四五万块钱在百度投广告ROI会极低。

美团换仓拼多多的逻辑

拼多多是字节跳动之后,推荐逻辑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它能更高效对接用户与商品,实现更多商品的推荐销售,这将逐渐反映在人均GMV的增长上(目前还是“进步快源于起点低”)。其次,更精准的匹配能实现更高的货币化率,拼多多的2.58%的广告货币化率已经在1q19的时候超越阿里的2.54%。

相比于字节跳动和拼多多,百度和阿里虽然也在搜索的层面上大力发展推荐,大力的千人千面,但用户在后者平台上,进行搜索的心智和行为模式不易改变。

综上,我觉得持有——拼多多把买家人均GMV养起来,最终会被阿里摘桃子——观点的投资者,大可不必担心。消费行为不同,你的用户是你的用户,我的用户是我的用户。头条担心它的用户被百度抢走吗?如果不放心,我再给一组Qusetmobile的数据,2017年淘宝和拼多多用户重合度45.8%,2019年3月用户重合度80%,拼多多被摘桃子了吗?不存在的。


05

未来三年目标市值750亿美元


定性上来看拼多多是没有问题的。

那定量上来说呢,拼多多持续性如何,值多少钱?

先来看看拼多多的用户天花板,国家统计局数据披露,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0.23万元/月,农村人均消费支出0.11万元/月。掐指一算,“50%以上的城市人口和80%以上农村人口”应该是拼多多的潜在用户。

另据社科院数据,中国城市化率2019年将突破60%。可算出拼多多潜在用户大概8.7亿人。现在5.36亿年度活跃买家,得有个三四年才触达用户天花板吧。

美团换仓拼多多的逻辑

具体的估值方法群里讲过多次,就不在这说了,目标是三年看到750亿美元市值。


这个位置接近我设置的预期回报,所以前两天调仓,把去年表现很高,但已经不符合个人预期回报的美团卖了,换仓(也是加仓)到拼多多。


06

最后,聊一下黄铮这个人


我比较欣赏《商界局外人》里描述的以ROI为指导的创始人,黄铮大概是这类的,随手甩两个细节:1是它的同名自媒体账号文章《如创业的投资和如投资的创业》看出来的。2是他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以ROI的商人逻辑经商,没什么不对。

比较注重ROI的人,可能投入新产业,新的机会的决心不够强,尤其是前期要面对亏损或者未来前景不明朗的项目。另外,这个团队还没有证明处理危机的能力,进化的能力,这个值得观察。不过,好在用户天花板前的这一段增长,以及对应给的估值,无关进化和大的新增项目,以及商业模式改变。

另外,我看很多人说,“黄铮这个人嘴里说本分,其实看它做的事不怎么本分”。说一下我对本分的理解,我觉得这两个字等同于柏拉图《理想国》里的“正义”——人人各得其所,各尽其责。就是说他能不能抑制住商家卖假货的动机,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让用户买到实惠,这些有待观察。


————分隔符————


欢迎股任何交流


往期文章精选:

  • 2020年,闭眼吹中国平安的人:非蠢即坏
  • 华大基因的新范式
  • 衰落的百度,连新氧都“打不过”
  • 京东股价萎靡的原因:“超级CEO工具箱”缺货
  • 科大讯飞:11年16倍的“最惨”人工智能公司
  • 老妖芒格2020年Daily Journal股东会问答:多数人再努力也仍是底层(万字长文)
  • 现在,美团收购滴滴的最佳时机
  • 现在,阿里把优酷等文娱业务,卖给今日头条的最佳时机
  • 阿里巴巴,21世纪的蒙古帝国
  • 小米的高端化很难成功,就像二战时德军的“导弹笑话”
  • 碧桂园、万科、恒大和融创,今后五年谁最具投资价值?
  • 致海康威视22万股东: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
  • 分众传媒: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 今天的腾讯就像3年前的百度:“一代宗师”也会老去
  • B站对标YouTube?除非把CEO陈睿换掉
  • B站,逃得过被“收编”的宿命吗?
  • 爱奇艺的“无限对标流”
  • 1年涨5倍,跟谁学的套路:名师百万年薪和“残值”回收
  • “网文大佬”阅文的本质:业绩高度不确定的影视公司
  • 留给“中国云计算第一股”优刻得的时间不多了
  • 市值管理技术哪家行?福建厦门找瑞幸
  • 传音控股的“国际下沉”走到了终点?
  • 从人类学角度看拼多多
  • 扫地机器人龙头科沃斯:被小米系压的“自断一臂”
  • 小米和格力的“战争”全面升级
  • A股、港股、中概股企业的《庆余年》
  • 你在嘲笑巴菲特,巴菲特在等你破产!
  • 致A股投资者:比小聪明重要1000倍的,是你的底层操作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