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采用什么方式阻止了权臣专权(篡权)的?

锡惠书生


明朝为了防止权臣擅权,在很多方面都进行的条款设置,而设置这些限制条款的人,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作为中国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设立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其政策制度甚至还给清朝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朱元璋为了防止权臣专权现象出现有以下四条措施。

其一、废除丞相制度

明朝初期,其政治制度还是沿用元朝的政治体制。其中的中书省机构权利极大,明朝初期,中书省负责天下的政务,其行政长官为左丞相、右丞相。丞相之职位高权重,而且权利之大有时候皇帝都难以掌控。胡惟庸任丞相时,其权利庞大到无以复加,胡惟庸权利一度大到可以威胁到皇权。而且胡惟庸专权之后罗织党羽打击异己,甚至在处置生杀大权时都不经过朱元璋的审批。所以在洪武十三年时期,忍无可忍的朱元璋终于以图谋不轨之罪名处死了胡惟庸一党,而且在经历了这件事后,朱元璋宣布废除中书省,不再设立丞相。丞相制度被废后,明朝终于可以杜绝权臣再度诞生。明朝后期之所以会再次诞生权臣,还不是因为内阁首辅权力过大,导致内阁首辅虽无丞相之名,但具备了丞相之实。

其二、利用藩王拱卫京城

洪武三年时期,朱元璋为了朱明王朝可以长治久安,所以他想方设法加强宗室的实力,具体措施就是分封藩王,想以藩王来拱卫中央。朱元璋表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除此之外,朱元璋为了防止中央出现权臣篡权祸国,所以他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在《皇明祖训》中记载“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也就是说如果中央出现权臣专权,那么地方藩王有权利起兵“靖难”铲除奸邪。这虽然是一部好棋,但也给了藩王可趁之机。历史上朱棣造反就是假借靖难,打的旗号就是“清君侧,靖国难”。

三、后妃婚娶制度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有感于之前历朝历代,外戚干政现象。所以朱元璋制定了《女训》。其中严格要求了明朝后妃的选人标准。其曰“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因为皇帝的皇后和妃子都选自民间小门小户,所以这些外戚也就威胁不到皇权。但如果婚娶大臣或者士族的女子,那么就很有可能重演东汉末年外戚干政的惨剧。

其四、限制宦官权利

朱元璋这个人很懂得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既然他注意到了外戚,自然也不会忘记宦官这个群体。宦官依附皇权而生,但又有威胁皇权的可能。秦朝,汉朝,唐朝几乎都有宦官干政霍乱国家的事情发生。所以朱元璋也明确限制了明朝宦官的各个方面。其在皇宫竖起一块铁牌,其上刻着十一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其用意就是为了约束宦官。而且在《皇明祖训》中还规定,“不许宦官读书识字”。但没想到朱棣和朱瞻基完全无视了朱元璋的规则,结果导致明朝成了宦官干政最严重的朝代。可以说朱元璋为了明朝真是操碎了心,但结果后世皇帝太辜负朱元璋的良苦用心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明朝阻止权臣专权首先是因为雄才大略的明太祖朱元璋在杀害丞相胡惟庸以后,不仅废除了丞相职务,而且废除了历朝历代实行的宰相制度,彻底解除了相权对皇权的牵制。

后来明成祖朱棣又设立了内阁制度,但内阁只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有宰相的义务而没有宰相的权力。

明朝的言官制度也非常厉害,可以随意弹劾重臣将领等,明朝还有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对重臣将领等势力实行监视。

明朝的内阁、封疆大吏、将领、言官、藩王、外戚、太监等势力形成互相牵制,无法一家独大,即使皇帝深居后宫,消极怠政,仍然能牢牢掌控最高权力,比如嘉靖、万历、天启等皇帝。

而且明朝皇帝对重臣的封赏非常吝啬,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是唯一生前被封为太傅、太师的文官,但张居正也没有得到公侯等爵位,更不可能像曹操等权臣那样封王。

而崇祯皇帝给明朝头号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袁崇焕五年平辽的承诺奖赏也只是封侯。

明朝皇帝对重臣将领等在爵位上的抑制,也很难形成众望所归的权臣。

手握重兵的皮岛总兵毛文龙是九千岁魏忠贤的干儿子,相当于皮岛的土皇帝,尾大不掉,特立独行,凌驾于朝鲜国王之上,甚至写信给皇太极想夹攻明朝平分天下,但毛文龙在自己的大本营却被深入虎穴的蓟辽督师袁崇焕斩杀,可见在明朝想做一个权臣是多么难。


厚德载物49847


自丞相设立以来,大大提高了君主治理国家的效率,但丞相专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鉴于丞相专权的危害,废除了丞相制,集权力于皇帝一人,有效地阻止了权臣专权。

丞相制度的演变

丞相制度是伴随着君权应运而生的。

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丞相制度的雏形,丞相作为君主的助手,协助处理国家日常事务,这一时期丞相的权力最大,集人事、行政、决策甚至军权于一身。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三公九卿的管理体制。其中丞相是最高的行政官,上承皇帝诏命,下统百官,总揽政务。太尉为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九卿仰丞相政令,分掌国事。这一时期,太尉的设立正式将军权从相权中分离出来。另外,秦朝郡县制的实施,使丞相失去了封地,丞相势力减弱。

三省六部制是对相权的进一步削弱。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将相权进一步一分为三,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丞相也有一人演变为集体丞相制。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下令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正式废止。丞相制度废除后,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工作,大权独揽于一身。

丞相制度废除后,为了方便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逐渐形成了内阁制。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内阁成立以后,原来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皇帝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

内阁大臣一般将建议写在纸上,贴在奏章上面,称做“票拟”。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皇帝批示后方可交相关部门执行。一般情况下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司礼监代行“批红”就相当于掌握了皇帝的部分权力,所以明朝才会频频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

结语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有效地避免了宰相专权的情况,司礼监代行皇帝“批红”也是对内阁大臣权力的制衡。明朝的内阁大臣仅仅掌握议政权或是六部的行政权,最终的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或是宦官的手里。所以,只有当内阁大臣与宦官合作时,才会有权臣的出现,张居正大权独揽就是因为与司礼监冯保的合作。


时光山人


明朝皇帝为了防止权臣专权,采取过很多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其中我们熟悉的有以下几种措施:

1.罢除丞相职位,六部直属皇帝,并宣布成为定制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弹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会典》 卷二《皇明祖训》

从中可以看出皇帝对罢除丞相职位多么坚决,意思就是说:从今往后,你们再也不许谈设立丞相职位这件事了,谁敢谈,全家处死,绝不手软!从而正式下令罢除丞相职位,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且明确宣布成为定制,从而使秦朝以来的丞相制度宣布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基本扫除了丞相专权的隐患。但由于失去了丞相这一重要助手,皇帝每天要处理众多繁杂的政务,也为皇帝增加了负担。

2.建立特务组织,侦查监视权臣官吏

在明成祖朱棣时,建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后来,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担心内阁地位的上升会影响皇帝的地位,于是任用宦官参政,但造成了明代政治日益黑暗和腐败!

而明代的特务组织可谓遍布全国,说不定刚刚跟你聊天的人就是特务。明代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与内行厂,负责侦查监视官吏和平民,厂卫可以不通过司法程序任意逮捕吏民,主管东厂的太监头部有爪牙十五六万人,遍布全国。

据说,一日,大学士宋濂叫了几个朋友宴乐饮酒,喝得很嗨。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宋濂昨天是不是喝酒了,宋濂答是。朱元璋又问客人都有谁,吃的什么,宋濂照实回答。朱元璋听了很高兴,因为宋濂没有骗他。原来,朱元璋早已暗中派了特务盯着宋濂,将宋濂请客饮酒的全过程了解得一清二楚。如果宋濂说的有一句假话,保不准会被砍了脑袋。

又一日,国子监祭酒宋讷的一件茶器被几个学生撞倒摔碎了,宋讷很生气。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为什么生气,宋讷心里暗惊,老老实实回答:“昨天学生打碎了一件茶器,我心中惭愧教导无方,所以生了闷气。陛下怎么知道的?”朱元璋一招手,太监递来一幅画,画的是宋讷“危坐,有怒色”。原来,朱元璋暗中安排了擅长速写的特务监视宋讷,特务将宋讷生气的形态给绘制了下来。

这两件事显示了明代特务系统的发达,当时可能每个大臣的身边都有卧底或者暗中埋伏的特务监视着。朱元璋生性多疑,对治下的官吏军民极不放心,安插了众多耳目。这些特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将他们每日监听到的大臣动向包括私生活情况汇报给皇帝。

而皇帝做出这些行为,也可以理解,毕竟谁不想安安稳稳的当个皇帝,为了手底下人听话,这又算得了什么什么?

我是不讲李说史,一个享受生活、不懂历史的男孩纸,欢迎大家关注+评论!


不讲李说史


明朝主要是通过集中君权,压制臣权,加强特务监控的方式,来防止权臣专权的。但是前期和后期的平衡方式不同。

明朝初期,朱元璋在胡惟庸案后废除丞相制,主要是因为丞相权力较大,可以开府设置官属,容易专权。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制后,由皇帝直统六部,并设立锦衣卫以监视百官的行为。这个时期朝中事无巨细都由皇帝一人裁决,百官只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想想朱老爷子每天要处理全国各地的送来的政务,还要查看锦衣卫送来的百官的一言一行,唉,难怪他自己都说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也真难得他是明朝最长寿的皇帝。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代,也许朱棣是有点觉得现有的官制太累了,于是设置了内阁,刚开始内阁只具有顾问的身份,帮助皇帝起草公文,皇帝才有最终决定权,内阁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且朱棣设立了东厂,加强了特务统治,此时的体制与朱元璋时期差不多。

但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时期,情形发生了些变化,司礼监的设立使明朝的朝中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此明代宦官登上了政治舞台,内阁的票拟总是由司礼监批红生效,这样在内阁与司礼监之间就产生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后期像明世宗,明神宗等长期不上朝的皇帝正是利用这种平衡来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的,从而抑制了权臣专权,但由于皇帝能力的原因,没有把握好宦官的权力,反而使明代后期宦官专权严重。



闪电侯爵


众所周知,秦亡于宦官,汉亡于外戚,唐亡于藩镇,宋亡于外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明一朝,为了不重蹈覆辙,明朝创新的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道路,从结果上来看,明朝阻止权臣专权还是比较成功的。它采用的方式方法也很特别,分别是以下三点。

一、明朝后妃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从预防前朝女宠之祸、外戚专权出发,在为其子孙后代组建家庭时,确定了从民间选取良家女子入后宫的制度。朱元璋曾立下规矩:

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拂受!

裁抑外戚,严防恃宠干政,主要分为三个途径。

首先,民间选妃。从家境清白的低级官员或平民百姓家选取,绝对禁止大臣以各种理由进献美女,有些后妃甚至连身世都搞不清楚,使得外戚地位低下,难以形成大的政治力量,从源头上杜绝外戚干政的可能性。

其次,给予高官厚禄,严格限制其参加政治活动。这一条切断了外戚干政的途径,到了明世宗时期,外戚爵位的世袭制也被废除了。

最后,一旦发现外戚染朝政的苗头,轻者削爵,重者下狱,一律予以严厉打击。

二、内阁制度

明朝内阁制度别出心裁,自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设立六部和内阁。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叫做“票拟”,皇帝用红字作批示,称作“批红”,到了后期,皇帝往往安排司礼监太监代笔批红。内阁制度的巧妙之处在于将宰相的权利分化成内阁与司礼监之间的协同和合作,当然也不乏斗争,这一切都使得权利的核心归于皇帝一人。

凡事也有例外,比如万历首辅张居正和司礼监太监冯保。当时万历皇帝年幼,张居正又是帝师,再加上张居正和李太后关系密切,冯保也是张居正的人,因此万历年间张居正的权利相当于以前的宰相,权势滔天。

三、厂卫制度

为了镇压人民和监视官吏,朱元璋建立锦衣卫,明成祖朱棣又设立东厂——一个专门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权利在锦衣卫之上,明宪宗时增设西厂,任命太监汪直为提督,其为员权力超过东厂。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合称“厂卫”,专门针对不利于皇帝的佞臣和叛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厂卫制度大大的阻止了权臣篡权,为加强中央集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明朝创新的采用了后妃制度、内阁制度和厂卫制度这些方式,比较成功的阻止了权臣专权。



子曰读历史


明朝阻止权臣专权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 取消了元朝以来的中书省制度,还立了法令,规定子子孙孙都不设宰相这个官。将原来中书省下面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的地位提高,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一来皇权和相权合二为一,大大加强中央集权。虽然后来为了方便皇帝办事,设了内阁,但是内阁的权利和原来的宰相是没法比的。

二 明初采取的分封政策,将自己的儿子们派往边陲(主要是北方)当塞王,可以直接指挥军队,而且朱元璋还规定,若发生朝臣篡权的行为,经皇帝授权,这些边陲的塞王是可以率军来帮忙镇压的,叫“清君侧”。但实际上这个政策后面导致了皇室内部斗争,燕王推翻了建文帝,在南京做了皇帝。

三 锦衣卫制度,这个想必大家在明朝的古装剧中经常看见,其实就是皇帝的贴身卫队。可是为了控制朝臣,这个卫队还设有镇抚司,专治刑狱,可以直接按皇帝旨意行事,无需经过外廷司法的手续。要是被锦衣卫抓到任何不利于朝廷的事情,这个官算是做到头了。

四 厂卫制度,也就是我们电影里经常看到的东厂、西厂,领导人都是宦官,其实际权力要比锦衣卫强。那么为什么明朝皇帝那么相信太监呢?罪魁祸首还是在明成祖,因为当时其发动政变时,得到了建文帝身边很多太监的帮忙,所以明成祖就深信宦官的忠心。由于是发动政变取得的皇位,害怕朝中的老臣内心不忠,所以就成立了厂卫监视他们。后来这个传统就一直保持了下去。直到后来宦官权力越来越大,到了明朝中后期逐渐酿成“阉宦之祸”。

综上,明朝当官真的是心惊胆战,也别是在朝廷为官的,能顺利退休归田养老都要谨言慎行,不能犯错。





关灯找魂


可以从制度、道德等方面来研究一下。明代的政治制度上启唐宋,下顺清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集大成者。清初多尔衮进入北京之后,看到了明朝的典藏制度说:“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华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而后代信神拜佛,汝不亡国也。”也是赞许有加,清初基本照抄。

明初废除了实现近两千年的丞相制度,设立了内阁,由内阁大学士辅政。而内阁没有自己的官印,不是正式的政府衙门,没有行政权。这么一个顾问单位仅仅有票拟的权力,也就是给奏章一个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最后还是皇帝批红决定。批完之后交六科给事中进行复审,给事中具有封驳的权力。最后环节才是交给六部政府去实行,而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后期皇帝怠政,把批红的权力下移给了司礼监太监,这是造成明朝中后期太监干政的很重要原因。但即使这样,有明一代能够打通所有环节的权臣和太监几乎没有,太监魏忠贤、朝臣严嵩、张居正可以说非常接近这一目标,但还是功亏一篑。中央政府的流程化管理达到了分权的目的。

地方上明初把行省丞相给废了,设立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司管理各省,中期开始设立巡抚代表皇帝巡视督察一省,但三司依旧由朝廷任免,不是巡抚的下属。基本思路也是分权。

军队的管理实行统战分离原则,也就是五军都督府(武将)主建、兵部(文官)主战的原则,能调动军队的不带兵,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地方上设立了总督,总督加兵部尚书衔,也是文官,节制几个战区的总兵(武将),以文治武。太监下放到各个战区任监军,以内之外。这几个制度安排对军队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再没有出现唐末五代军阀割据甚至废立皇朝的乱局。

锦衣卫和东厂也起到非常大的震慑作用的。

最后一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明朝总体上尊重读书人,倡导君臣共治; 而士大夫读书人也很有气节和信仰。士大夫讲究朝纲,皇帝不能胡来,权臣太监也不能胡来。像严嵩、魏忠贤,跟他们死磕的人太多了。有明一代动不动就是骂皇帝骂大臣骂太监,不行朝臣们就集体罢工的事情比比皆是。斗皇帝尚且不惧,更何况权阉佞臣,更来劲了。

所以,有明一代想当曹操、朱温的,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图嘉靖朝海瑞。海瑞给嘉靖上书《治安疏》 其中有句话”……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大胆至极,可见一斑。


晴波泡泡


自古篡位篡权主要三个渠道:1、外戚、皇族,如同杨坚、梁武帝等;2、文官、武官之首,操莽等;3、内侍,唐代的宦官。我们依次来看明代怎么堵上的。

1、外戚、皇族。首先明代皇帝只娶平民,岳父是个没根基的侯爵且不得任职,外戚gg。皇族,首先明代的封而不建,皇族没有实际治理权,军权限制为千人卫队,造反堪比登天,最后的一个bug靖难权,在燕王系上台后也堵上了;

2、文官、武官之首。宰相和大将军有开府的权利,所以明代一开始就彻底废除了丞相,理论上文官没有首领,而内阁更依附于皇权,更多的时候是皇权和文官的润滑剂,同时皇帝只要留中不披红,内阁什么都干不了。军事中枢在拆分为五军都督府之后,更没有一个武将能统领超过全国三分之一的兵力,所以这两者也不是威胁;

3、内侍,明代的太监制度和唐不一样,太监不得出任外廷官员,更没有武职,而是一套独立于外廷的内廷机构,他们的所有权利都来自于皇帝的授权,他们只能临时去监管监视某个地方、某支军队,而皇帝能随时剥夺他们的权利,太监的身份更无法私自调动外廷的任何力量,至于隔绝内廷和外廷,内阁和兵部犹在,隔绝皇帝和外廷等同于谋反,接下来等着他们的就是血腥镇压,明代的外廷可比唐代的强力太多;

综上所述,明代通过合理的建设,完成了相当高度的皇权集中,任何一个团体的权利都受限于皇权且依附于皇权,想反对皇帝就要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团体的反击,同时皇帝的一纸诏书就能剥夺每一个团体高层的权利。至于更高级的集权则要等到清代了,一个八成督抚都是皇帝家奴(旗人),内阁架空为虚物,亲王圈养,太监彻底无权,皇帝一人拥有所有权利的时代。





阿狸阿


事实上,中国历史发展到宋代就已经没有权臣专权或篡权的可能了。

在君权社会中,君权一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理论上讲只要皇帝强势有手段,其他人是基本不可能形成专权局面的。但皇帝是世袭的,有明君自然就有昏君、庸君,而且昏君、庸君才是最多的。这就给大臣或宦官专权留下了机会。除皇帝之外,权力最大的朝臣就是宰相,从汉武帝时设置内外朝开始,宰相权力被不断分割。宋代宰相权力再次被一分为三,职、官分离的实行更使宰相只剩一个空名,其实际权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皇帝的赐予。明代撤除宰相职位后就更是如此。既然权利是皇帝赐予的,并没有合法性依存,的那么皇帝自然就可以很轻松的收回去。因此,宋代之后虽然还有个别权臣,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可以威胁到皇权的权臣了。

明代为避免大臣擅权,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直接废除宰相。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借胡惟庸案直接废除宰相。此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彻底解决了皇权外第二政治中心的可能。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相权,朱元璋还要求以后嗣君不许议置丞相,大臣如敢奏请者,处以重刑,并立为祖训。但是明朝国土广袤、国内事务太多,以朱元璋之勤政,也没办法靠自己处理。洪武十五年开始相继设立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文华殿大学士,选一些品级不高的官员充任,协助自己处理政务。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明朝的内阁,但明朝内阁无论如何发展本质上其都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其权利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信任程度,不可能对皇权形成任何威胁。多年来可称为权相的有严嵩、张居正等。

胡惟庸

二是大量设置特务机构,监督百官。明代主要有三大特务机构,分别是:1、锦衣卫。朱元璋时设立锦衣卫,但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其所涉案件,移交刑部和三法司審理。将锦衣卫废除。明成祖时,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2、东厂。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为了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力量,决定设立一个称为“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的新官署,命所宠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除监察百官外,还可以检查锦衣卫。3、西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由當時的親信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正德元年短暂复开五年后又被撤销。

明代锦衣卫

三是加强对宗室的管理。明成祖朱棣本身就是以宗室身份篡权夺位的,多以他对宗室子弟的防范十分严密。宗室子弟有“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即士农工商),并能世袭罔替。”即只封名号,不封土地;宗室子弟不能插手国家治理,也不能参与士农工商等生业,只能由国家养着。

在这些防护之下,自然很难形成威胁君权的力量。

但不得不说魏忠贤是个例外。在“木匠皇帝”朱由校的纵容和客氏的帮助之下,魏忠贤党羽遍布朝野,并通过其党羽控制了明朝的特务机构和一些军事力量。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时都是战战兢兢,夜不能寐。计划了很久,依次拔除魏忠贤党羽之后才敢对魏忠贤动手。

魏忠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