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邮地名史话之“青云楼•鼓楼”

清光绪年间乡人韦柏森在他的《秦邮竹枝词》中写道:“此地冲繁秦代邮,百千舟过泛中流。双尖矗矗东西塔,前面奎楼后鼓楼。”由此可见,当年的鼓楼曾是同东塔、西塔、奎楼齐名的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鼓楼的前身叫青云楼。青云搂最早建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原址在府前街原文庙左侧街中心(即现在龙翔商业城南大门附近)。

高邮建青云楼不能不讲到文庙。文庙是旧社会为孔子修建的庙宇。文庙的别称很多,如孔庙、圣宫、庙学、学宫、文庙、夫子庙等等,不管叫什么名称,一般这里都是地方官学与孔庙合一的儒学机构和地方的最高学府。据史料记载,高邮的文庙(学宫)始建于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后来历代都有修缮和扩建工程,其规模不断扩大和完善。比较重要的扩建工程有: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知军陈敬敏重修文庙;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知军陈巩扩建贡院80楹;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为聚徒讲学新辟古坛一处;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52年)新建尊经阁五间,珍藏经书千余部;明窿庆三年(公元1569年)又增建东西库房各3间及进经斋、修业斋8间;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在文庙前筑青云台,在青云台上建青云楼3层。将这幢楼定名为青云楼,很明显反映了文庙中众多文人学士企求功名青云直上的愿望,正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意思。

据一些老人回忆,青云楼为下圆上六角形砖木结构建筑,除底层外,二三层均为飞檐翘角,第三层飞檐翘角上饰有铁马风铃,常年风吹铃响,很有韵味。底层东西各有半圆拱门可供游人进出,楼南楼北均为青砖铺路,可供人车过往。东西拱门上方各嵌有青砖镂刻的“青云楼”三个大字,底层面南左右立有两块青石碑,记录着青云楼兴建和多次修缮的过程,楼内有木制楼梯,可上二、三层观光游览。

青云楼改为鼓楼有一个很长的过程。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69年),邑人吴士焘、李基宏重修时,曾将楼名改为忠孝阁。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忠孝阁毁于大火;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知州杨宜崙牵头募资重修,仍用青云楼名。据说到了清同治年间,一些富商和城区居民联名向州衙提出在城区建立鼓楼并定时击鼓报时的要求,后随之在青云楼增添了鼓楼报时的功能,并购得五尺直径的大鼓,专人值更,定时击鼓,于是百姓称之为鼓楼。当年高邮城虽说有“十里长街”,但南北热闹地段不过三四华里多一点,东西也只约二三华里,所以自邮城有了鼓楼,鼓一响全城都能听见。有位老者说,他少年时常爬上鼓楼玩,南边华严寺内郁郁葱葱大白果树,北门的城楼及善因寺的大雄宝殿,还有西边的水部楼、水天一色的高邮湖和湖上的白帆等均历历在目,当年的鼓楼实在是邮城观景的最佳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鼓楼日浙失去它的作用,到解放前,鼓楼已是上下空空。1959年夏的一场暴雨中,鼓楼第三层东南角被雷电击塌。据说“文革”中(1967年)鼓楼连同原新生造纸厂大门(原城蝗庙大门楼)一起被拆除。上个世纪80年代,相关部门又在鼓楼原址南侧建青云楼商场一处,后随着府前街改造一期工程的展开,青云楼商场亦被拆除,青云楼和鼓楼的名字彻底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关于邮城人想保护鼓楼古迹的事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1958年设计高邮城区规划时曾有不少人想保留鼓楼,在当年规划草图上,今日的文化宫路和蝶园路是以鼓楼为中心同府前街交叉的,这样可以形成像扬州文昌广场那样的城市中心区,只可惜这个规划未能实施,鼓楼也最终失去得以保存传世的大好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