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难听的,我们这时代不需要地主

01


我有很多做餐饮的朋友最近都很惨,生意做得越大越惨,原因很简单,同样是开不了门没收入,生意做得越大固定成本越高,钱流水一样出去,第一是人工,第二是房租。小老板还可以选择做不下去就关门,大老板怎么办?


这些大老板还都是有点良心的,都想就算减薪也尽量不裁员。但房租问题就是头上一座大山。万达算是好的物业,1月28号就宣布了33天对全国各地所有万达广场商户租金和物业费全免。后面也有很多大公司比如华润、龙湖、新城控股、凯德陆续跟进。


但实际作用大不大呢?我问了周围一圈老板,普遍反映减房租只是杯水车薪,免房租才是有力支持,现在购物中心大多是减半,像万达这样免的很少,更别说个体房东了,连减的都很少。


“现在这情况,小老板们和大老板们一起扛一扛,也真能扛过去,但好多物业老板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02


有个著名餐饮人说过一句话,现在商业物业和承租方之间,就像地主和佃户。


什么叫地主?历史上的地主是占有土地然后通过地租来剥削农民。话不好听,但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国家目前的商业物业租赁关系,的确可以发现很多乱象:


比如大物业话语权非常强,看万达减免的金额就可以发现,商场的租金是极其高昂的,这就好比拥有肥沃土地的地主,地租肯定要高;


再比如,很多物业在招商阶段条件都谈得很好,然后实际经营中租金步步涨,或者一拍脑门随时涨,或者合同规定租金今年是这样,然后每年以多少幅度按照年度定期涨,而且从来只有涨,没有跌。事实上只涨不跌在任何行业都不正常。


我们以餐饮业为例。2019年餐饮业的人员、房租成本已经到了极限值,大环境不好,2019年整个行业只有20%的餐饮人能挣钱,利润空间低到5%—8%,连银行贷款利息都可能还不上


恐怖的是这座大山不仅压在餐饮行业头上,而是压住整个线下商业体。这次疫情作为不可抗力的极端事件,只是把以前线下老板们敢怒不敢言的问题暴露出来了。


像万达这样算是有远见的地主。


它们知道商家没有收入就交不起房租,如果商家连续几个月没有收入,损失超过了违约成本,结果很可能是弃租走人。购物中心的商家由于环境又很容易聚合、团结,很可能大批弃租走人。到时候物业空置,在当前经济状况下不好招租,就算招来新商家,还要给免租期,说不定经济不好租金比以前还低。


既然现在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干脆减免租金,帮助商家活下去,也是帮助自己活下去。


说点难听的,我们这时代不需要地主


但是更多的物业主呢?其他大部分私有物业该不该减免?


03


有人说这是道德绑架。说实在的,这次政府真的出了政策掏了钱,租国有物业的直接免租金,租私有物业的协商减免,政府给补贴。


我们再以史为鉴。


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智慧的国家。历史上,乾隆时代,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当遇到水灾与旱灾,粮食产量减少,佃农不能按照约定缴纳地租,就会要求地主减租,开始在减租中,地主与佃农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相冲突,经常引发争诉。


当时有人认为如果遇到灾年,佃农不能减租,生活将非常困苦,因此应允许佃农减租,维护佃农生计;也有人反对减租,提出租佃是地主与佃农的经济关系,应由双方自行协商,官府不应该干预民间经济关系。


乾隆采纳了后者意见,实施劝减而不是强制减租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上又是怎么平衡的呢?通过民间习惯来维护社会公平,习惯规定当佃农因灾歉收,可以减租。


政策是国家法律的象征,而习惯代表了社会情理。


古时候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血缘、人伦、宗法,决定了维持秩序的力量是传统和习惯,也就决定了遭遇重大不可抗力情况下,地主和佃户关系的调节。


这种人情调节非常重要。


04

另一方面,本质上现在物业和商户就是博弈关系,而且商户是相对弱势的一方,那长期看是不是可以引入第三方制约?


我们可以参考德国在住房租赁市场上的经验,比如房东要上调租金,必须满足租金15个月未变,且目标租金不超过市政当局或其他城市的大小、设施、质量、位置等条件相当的同类型住房的租金标准,比如租金在3年内涨幅不得超过20%,新签订租赁合同的租金不得超过租金标准的1.1倍,又比如日本的《借地借家法》,韩国的《商铺租赁保护法》,等等。


这是新商业文明的解法。

房租该不该减免,这个问题的实质,在当下,是维系中小微企业生存的问题,在未来,是激活线下商业活性的问题,是保证线下商业链条动力的问题。


如果当下大量的企业主资金链断裂,走向真正的破产,赖以生存的人成批量地失业,丧失收入来源,会带来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没有人可以幸免。


如果未来资源还无限聚合在地主手中而没有制约,对广大线下商业体来说,到最后都难免遭遇盘剥。如果这个环节不处理好,那么愿意在线下创业创富的人会越来越少。


05


往大了说,现代商业社会还需要培养地主吗?


做蛋糕和分蛋糕,从人性的角度,如果我们大家现在只有这一块蛋糕,你想多分一块蛋糕,对方就要少拿一块蛋糕,对方干不干?看得到未来更大蛋糕的人可能愿意,看不到的多半就不愿意。这就好比当下商户想要减免租金,有些房东就觉得你动了我的蛋糕。


但是不要忘记,不做蛋糕大家都没得分了


这不是道德绑架的问题,这是现实路径的问题。现代社会应该鼓励创富,而不是鼓励地主式的商业思维。共克时艰应当成为共识,共同创富更应当成为共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