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到顶了?

魏思江


股市里面有句谚语: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对于一只股票来说也是这样,底和顶都很难判定,即使做出判断也只能判断出一个区间部位。


虽然预测一只股票价格到顶了很难,但是还是可以从以下一些迹象可以看出端倪:


1、当一只股票拉升到一定程度后,高位放出巨量,不管是巨量阳线还是阴线,大概率都是见顶信号,巨量一般是指量能为前一交易日的两倍以上,尤其是巨量阴线见顶信号的概率更大。

2、当一只股票拉升到一定程度后,量能突然萎缩,但价格还在继续上涨,这大概率也是见顶信号。因为价格上涨,量能跟不上,一般不会持续太久,这就是通常股票技术指标里面所说的量价背离的表现。

3、当一只股票拉升到一定程度后,在一个很小的价格区间平台整理,整理时间又很长,突然一个交易日下跌突破了平台的下沿,这时候一般也是见顶信号,这就是通常股票技术指标里面所说的盘久必跌的表现。

4、当一只股票拉升到一定程度后,这只股票的上市公司不断放出利好,股评机构和人士大力推荐买入评级,这时候一般也是一只股票的见顶信号,这就是庄家利用利好出货最常用的手法。


以上是从技术面和消息面初步判断一只股票价格见顶的一些方法,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但每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际判断时还是要综合考虑。


金睛财经


股票到达顶部有许多标志,但个人认为最准确的标志是人们的心理反应。

对于这个问题股神巴菲特早已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当众人冷静时我贪婪,当众人贪婪时我冷静。

如果每个投资周期回头看,都会发现最好的卖出时机就是不断的出利好,甚至利空都被理解为利好,行情又已经演化了很长时间,市场一致性预期最高的时候。而最佳的买入时机就是天天都是利空,甚至利好都被解读为利空,行情也已经演化了很长时间市场一致性预期同样高的时候。

事后看都很容易,但身在其中却要克服巨大的群体效应和惯性思维,要在压力下依然拥有理性和常识的能力。顺周期内的钱很多是运气,多个周期考验赚到的钱才是能力。

所以,当你身边所有人都判断一只股票价格到达顶部的时候,那么,这是股票往往还有上涨的余地。反过来,当你身所有人都认为价格还会上涨时,那么其价格可能就真的到达顶部了。

指标最好是找一些没有未来函数的,我说的指标都是不含未来函数的,因为含有未来函数是会有漂移的,对于我们的帮助也不大。

一、金股低吸找牛股

这个,如图,当出现金股信号的时候我们可以买进持股待涨。

二、主力建仓火焰

这个很简单,就一个火焰山信号,信号出现后,后期行情基本都是上涨的。

三、绝地求生选股

如图:


鼎天财经


对于股票何时到顶然后获利卖出这个问题而言,想必都是很多投资者梦寐以求都想知道的事了。因为,所有的投资者可能都有这样的想法过,那就是我买入一支上涨的股票后可以不畏任何调整一直持有直到上涨结束,获利卖出然后该支股票就开始一路下跌开启下跌模式,心里暗自惊叹自己的神操作。那么这个令人惊叹的操作简单来讲就是能提前判断并把握个股到顶的位置并且做出操作指令。

虽然这种操作如此神的迹并且令人如此神往,但是细想一下其实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操作。因为毕竟个股的涨跌并不是由我们个人投资者所控制,就举个例子来说一支股票不会因为你买了它的多少股而开始上涨也不会因为你卖出多少股而因此开始下跌。而这一切涨跌与否的背后在于主力资金的涨跌意愿。所以对于股票价格是否到顶这也只能说是局部的顶部区域而已,对于局部的价格顶部区域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分析探讨探讨。

操作逻辑方面

涨幅与公司业绩、发展预期的关系(背离与透支)

操作逻辑其是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我们都知道个股上涨的本质其是就是资金的买入得以推动股价的上涨,这里的资金确切的说是主力资金或者大资金。这一类资金其资金体系较为庞大,少则几十亿多则上千亿,其资金波动一个点都是千万级别的浮动。所以这一类资金在操作上可能可能一般不会太过于计较短期几个点的波动,它们所期的,一是在未来的一段发展周期内公司运行发展稳定、业绩稳步增长(预增),表现为该股的抗跌性。二是虽然目前公司的业绩发展不理想但是该公司所占主营业务一旦攻克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表现为该公司的成长性。

既然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一类资金肯定会去做以上两种类型的个股,其是我们都可以跟随买持股待涨。那么这一资金操作类型的个股,其顶部的逻辑特征又是什么呢,下面就具体分析下其中的逻辑:以公司运行发展稳定、业绩稳步增长(预增)买入的标的若是已经有了较大的上涨幅度,并且公司业绩开始有滞涨或者下滑迹象,此时应该考虑是局部顶部区域;而以公司发展前景为主的投资标的,当公司达到盈利或业绩预增时为一个局部顶部区域,当再次大幅上涨后,有可能会透支其公司所有预期,如若公司接下来不能有重大突破,那么这次将会是又一次重大的顶部位置。

技术分析方面

均线系统判断

对于均线系统而言肯定大部分投资者都不会陌生的,这个是比较初级的一些投资者或者说是刚入市小白用的比较多的一种简单且常用的个股分析的方法。说白了均线系统是一种以点相连最为直观表现个股阶段性趋势的判别方式。对于阶段性的顶部而言我们可以重点关注短周期均线系统(5MA\\10MA\\20MA)的变化情况,通常情况下在上升趋势中的个股其K线短期一般是踩着这三根短周期均线(5MA\\10MA\\20MA)顺线而上的。这种情况下只要是没有有效跌破我们都可以先持股,倘若是该股加速上涨后,而后开始高位滞涨,此时就要有警觉性了,再次遇到5MA下穿10MA并且下破20MA,10MA也同时下穿20MA,此时就在均线形态上形成一个“倒三角形”的结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价压”结构(如下图红框内的小圆圈位置)。那么此时就更加确立了短期局部股价顶部的形成。

趋势走势(轨道线)判断

“以长定短,趋势为王”这句话很多投资者也应该略有耳熟吧,其实它重点就是强调了趋势的重要性。同样的对于股价到顶还是到达顶部区域而言,在此之前肯定是要经历过一波强劲的上涨过程,不然,何来的顶部而言呢。对于这波上涨过程而言,这就是趋势,即平时我们所说的上涨趋势。即在这个上涨趋势内该股就会有其延续上涨的惯性,所以只要股价保持在上涨趋势内运行那股价就没有到头。

那么何时判断出股价到头呢,如下图:图中是一支正处于上涨趋势中的个股,图中依据该股的走势画出了上涨趋势线(下轨线)为了方便观看同时还绘制了上轨线。从图中我们可以简单明了的看出该股在上涨趋势中,每每上涨至上轨道线股价都会短线触顶回落,而每次短线触顶回落后触碰上涨趋势线(下轨线)后又开始触底上涨。所以由图中可以看出该通道线的上轨线就是短期的一个小头部;而当某一小头部触顶回落后并且有效下破了上涨趋势线(下轨线),那么则证明该短期小头部便转换成了局部顶部区域。

K线组合(乌云盖顶等)、头部形态(“M”头形态、头肩顶形态等)判断

对于K线形态、K线组合、头部形态而言,一些悉知K线理论以及喜欢研究个股走势形态的投资者应该很容易理解的。其是,对于个股的走势而言,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在个股走势发生反转之前该个股的形态都会提前有所变化的。所以这一系列的形态、组合之类的都是前车之鉴,都是前人总结的,我们可以加以置用。简单的举个例子吧,如下图:此图为一支经历过上涨形态后,该股高位震荡形成一个典型的箱体内的“M”头形态。

第一次上涨后形成第一个头部开始回落,然后至箱体下沿后再次反弹拉升,而再次至箱体上沿时股价又在此开始拐头向下。但是这一次我们惊奇的发现:第一、该头部的拉升段没有第一次头部拉升段的成交量放大;第二、该次拉升的至头部时股价并未创出新高。结构、成交量上都形成了明显的背离,而后股价再次跌破了颈线位,并且再次反弹拉升至颈线位后反弹结束,股价开始走跌。

总结:关于股票价格到顶的判别,其是比较简单的就以上几种。但是,还是要重点切忌的是,咱们投资者并不是主力资金,你的买与卖并不能造成股价实质性的涨与跌,我们能做的是以我们的智慧和能力跟好主力节奏顺应趋势顺应结构以此来完成进攻、防守与撤退。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道破天际


股票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高低点。局部高点我们是应该回避掉的。那么如何分析呢?一起来聊聊。

最直接的画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上涨趋势中,高点连线形成上涨压力线,是否突破压力线就是我们判断依据。不过趋势线,就防止回落,形成高点。下降趋势下,高点连线形成下行压力线,涨到压力线,不突破,可能是要形成高点了。

然后是量能柱,量又叫做交易量。每天股票的交易收盘形成一天的量。在上涨尾端,量柱会成倍放大,股价小涨,不涨,反跌,都可能是高点信号,我们先减仓来应对。

最后就是指标,macd白线掉头向下,红柱变短,都发出了卖出信号,我们必须减仓。

总体来讲,任何形态,指标,都不是万能的,在资金的控制下都不成立。所以说股市每天都是新的,只有认真学习,善于总结,面对每天的市场变化,才可以活下来。不要迷信,不要走捷径,用高姿态来到市场,冷静客观直面现象,把握方向,理智操作。认可的朋友请点赞,谢谢!



超短进出


评论员小韩;股票的价格和上市公司的关系一句话概括;上市公司的收益越好,股价越高,股票买的都是预期业绩,当前的股价反应当前的业绩,连续成长型、稳定型,业绩反转型的可以作为首选考虑的,我们可以通过公司近几年的总营收、净利润来初步了解公司近些年的发展情况,也可以从公司在行业的知名度和核心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来判断。做好投资决策,避免财产损失。


天阅财经观察


连庄家和主力自己都判断不了的事情,你能判断得了?

一路拉升,一路出货,什么时候出完货,什么时候拉升结束了,有的股票出完货之后还能惯性往上走一段。

不要想着赚走最后一块钱,那是人类历史上最贵的一块钱——杰西李佛摩尔。


小北说金融


任何一支股票的价格都是变动的,任取一个时间段(几个周或者几个月甚至一年数年)都有最高点与最低点,可以划分为低位区、上升区、高位区,下降区(当然最高点或者最低点处于这个时间段的开头与结尾的话属于特殊情况)。如何判断一支股票的价格是不是到顶了的前提情况是目前这支股票价格处于前所未有的高点,或者最近一个周期的高点,在这个位置判断股票是否到顶最简单最准确的就是看成交量。

A股没有做空机制,所以A股的获利方式仅有低买高卖这唯一的手段,必须在高点抛出筹码才能完成获利,这样一定会造成这一价格区间成交量增加。这要根据市值分为两种情况:中小盘、大盘。

一、中小盘股流通股值不,一家或者几家机构联合就能完全控盘,完成控盘后就会借势拉升,较快速的上涨就是最好的广告,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每一天的成交量都会增加,庄家会在拉升过程中在交易量上造假,拉到目标区间后会运用多种手段来造势,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随着散户加进买入筹码的大军,庄家会逐步减少自己的对倒量,悄悄的缓缓地将手中的筹码抛售出去。庄家必须扩大成交量,成交量小的话它的筹码根本就放不出去,稍微一放就把价格打压下去了,无法完成抛售,所以在高位看到成交量放大了就可以择机离场了。

二、大盘股想完成控盘不太可能,盘子太大,没有这么强大的机构,机构在这些大盘股中有些类似中小盘中的散户,所以推动大盘上涨的主要是趋势,趋势是什么,就是看涨与看跌的力量的对比,看涨的力量大就会推动上涨,随着上涨启动看涨的人会增加,看跌的人就少了,这就导致了买盘大于卖盘会快速推动股价上涨,随着上涨幅度增加,慢慢的看跌的人会增加,卖盘供给量就充足了,成交量就增加了。具体表现就是上涨速度放缓了,甚至在波动,成交量明显增加,这个时候趋势就有开始转变的苗头了,是离场的时候了。


这里做一个说明,高点并不是仅仅最高点那个成交点,高点可能上下波动达到20%的一个区间,有些股票的高点可能是一个持续几个月到一年的波动的平台区。短期上涨下跌可以造假,短期成交量也能造假,不过将价位区间分割开来,分别统计其成交量真相就会浮出水面了。总之目前股价处于前所示有高位,或者是周期内的高位,上涨势头无力,速度放缓,成交量明显增加的情况,价格到顶的可能非常大,最好不要参与。


蓑笠子


要判断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到底了其实可以用到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这两大类,但是不同的分析方法它对一只个股的顶部预判其实是不一样的,并不能够保证任何一种方法能百分百的捕捉到个股每一次的顶部风险。

无论是用基本面还是用技术面对于个股的机会和风险判断尽量是以客观的角度去分析,然后站在方法是辅助为主的理念对市场的这种股票高低点进行一个了解的过程,尽量做到对高低点的判断有一定的胜率,而不是要去精确捕捉高低点,那这种判断就是成功的。

第一、基本面分析。

应用基本面分析一只个股的顶部风险其实就是在这只股票出现了持续上涨之后它的股价是否处在一个高估的时期,它的股价上涨是否已经超过了价格估值,一旦确认这支股票目前的上涨是处在泡沫阶段,那它后面的任何表现其实就可以用基本面来判断是处在顶部风险。

基本面对个股的判断并没有一个精确的点位预计,但是可以通过基本面中对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包括对股东的持仓行为还有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进行了解,当下个股是存在低估或者高估的问题,来确认这支股票是处在顶部区域的风险还是低位的机会。

第二、技术面分析。

如果是用技术分析方法去判断一只个股的顶部风险,简单的理解就是用技术指标的超买跟超卖来确认这只个股是存在高点的风险,但是技术指标它仅仅是表述当下的行情和说明历史的走势,它不存在着预测历史顶部风险的能力。

简单的理解技术指标它是没有预测能力的,仅仅是每一位股民在应用技术指标之前根据它的风险和机会提醒来考虑买卖,但这种买卖也是存在概率的,不可能说是100%的精确,毕竟没有任何一套系统能够做到100%的捕捉到个股的高点和低点机会和风险,它仅仅是告诉你当下的市场情况是如何,历史走势在当下是如何表现的,然后让你自己去预判这种机会和风险,就要加上你的个人投资经验,个人的投资水平,还有对整个股票的趋势了解,才能够精确到你对顶部风险的预判。

如果你是简单的靠技术指标出现了顶部风险就开始离场,底部机会就开始买进,这种投资要赚钱是非常难的。

因此,要判断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到顶了,用技术分析或者用基本面分析都可以去实现这种预判的结果,但是它们是不可能做到100%精准或者让你100%逃离顶部的,只能是说在遇到风险和遇到机会时你运用自身的投资经验来增加对方法的使用成功概率。

而且用技术分析还可能陷入过于主观判断行情的问题,变成完全猜测涨跌的买卖行为,这种情况下技术分析反而是进入瓶颈期,要摆脱这种影响,增加投资经验,才能在股市对顶部和底部风险更好的预判。

感谢点赞和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股市是否到顶,大的来说是跟随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来判断,但是这些都是理论上的。必定无股不庄的前提下,说简单点,就是涨到不想涨了,就见顶了。当然我们更应该理想化的按照经济周期及行业周期结合去判断。


爵金之旅


如果连涨三天就到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