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完善——為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在讀M·斯科特·派克寫的《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之前,我對愛的理解比較單一、淺薄,從未去思考過愛背後的實質性內容。作者說:“愛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這一概念讓我眼前一亮,難道“愛”如此神奇?

自我完善——為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我帶著一絲疑惑邊讀書邊思考,思考我自己及周圍人對愛的感受,驚奇地發現“愛”果真如此。真正的愛,給了我們每個人成長的力量……

愛,給予了我們戰勝挫折的勇氣。

記得有一年年底的時候,我在工作上遇到了挫折,自認為勤勤懇懇、認真負責、努力工作的我被領導批評了,可以說給我“當頭一棒”,無助、委屈、抱怨、憤怒填充了我的大腦,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我沮喪地請了幾天假回去“療傷”,痛苦地只想逃離開那個環境,可我又該往哪裡走呢?

自我完善——為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正當我無精打采的時候,我可愛的雙胞胎女兒們回來了,她們撅著小嘴笑臉相迎地和我說著話,圍在我身邊問東問西,看到孩子們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笑臉,我突然間心頭一震,心底有股莫名的強大的力量在告訴我:看啊,孩子這麼可愛,這麼幸福,我不能這麼軟弱,這麼無能,我要堅強,我要反省,我要好好的,我要讓孩子們繼續這麼幸福下去,孩子就是我振作的動力。

自我完善——為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無所畏懼——我知道,那是因為愛的力量。

愛,給予了我們完善自我的動力。

我想大部分結婚後的夫妻,都會因為鍋碗瓢盆、柴米油鹽有過磕磕絆絆、爭爭吵吵,有時生活也會一地雞毛,正如書中談到的,墜入情網的激情過後,人的自我設限恢復原狀,對方似乎和自己的想象出現了偏差。

其實,細想一下,兩個出生不同、家庭環境不同、成長軌跡不同、人生經歷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怎麼可能思想、行動都一樣呢?夫妻間需要彼此的包容和理解。

自我完善——為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如果你抱怨老公沒時間陪孩子,但是否發現領了工資以後他首先第一時間買了孩子最喜愛的輪滑鞋?

你抱怨老公不懂浪漫不知道關心你,但你想要的項鍊他還是給你買了……

你要求別人的,別人都在盡力去滿足,那是因為愛。

自我完善——為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但同時,當你看到老公拖著一身工作的疲憊回家後,請不要再對他指手畫腳、牢騷滿腹,他為你、為孩子、為家庭做的不應該被視而不見。

此時,你應該用一個大大的擁抱給予他最溫暖的理解和支持,為他端上熱氣騰騰的飯菜,相信,此刻,他會覺得為這個家付出再多也值得,相信你也會覺得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自我完善——為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相濡以沫——我知道,那是因為愛的力量。

愛,給予了我們心靈成長的養分。

我和老公平常工作都很忙,兩個孩子按時按點上下學的接送和飯菜的準備大都落在了公公婆婆的肩上,婆婆身體不太好,公公把大部分活兒都攬了過來,看著公公額頭的白髮和任勞任怨的背影,心裡真的很溫暖,心想我們晚輩們一定要好好孝順老人家。

自我完善——為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一次偶然看到大女兒的作文,命題是讓把家庭中每一個成員比喻成一種動物,孩子寫道:“爺爺像一隻任勞任怨的大黃牛,每天為我們辛苦付出。爺爺,您辛苦了!”

自我完善——為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看到這裡,我不禁心頭一熱,孩子體會到了爺爺的愛,懂得了感恩,學會了珍惜。

知恩圖報——我知道,那是因為愛的力量。

人們常說: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聽到這句話,似乎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只有愛情,但讀了M·斯科特·派克這本《少有人走的路》後,讓我對“愛”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深入的認識。

自我完善——為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希望每個人能做出更多的改善來提升自己,為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