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離去,青春散場

更多內容,請關注訂閱號:惟物論FM


凌晨四點,我還在寫一篇關於疫情的稿子,但一條新聞的彈出讓睡意正濃的我突然清醒過來——科比走了。

我不敢相信也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希望能有媒體出來闢謠說這是個假新聞,但有些事情,不管你相信與否,它就是發生了。而我一些關於青春的記憶,似乎也終將隨著科比的腳步煙消雲散。


科比離去,青春散場

1

我的初中是天津的一所籃球傳統校,身為校籃球隊主教練的體育老師從學校所在片區內各個小學提前挑選了籃球特長生,入學之後把他們分到不同的班級裡。在那些人高馬大的同學薰陶之下,班裡很快有同學對籃球熱衷起來,大家每天談論的都是NBA裡面正值當打之年的各個球星。然而我卻對籃球意興闌珊,因為我在更早的時候踢上了足球,說起足球明星可謂如數家珍,但提到籃球,我只聽說過喬丹,還沒看過他打球。可是當時一個殘酷的現實是我們初中根本就沒有足球場,籃球幾乎成了這所學校唯一推崇的運動。

隨後的初中生活,我向學校妥協了,只有週末的時候才出去踢足球,平日在學校裡都和同學一起打籃球。在我們那樣一個籃球傳統校裡面,學會打籃球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為體育老師就會教你正確的運球、傳球和投籃動作,甚至連最基本的戰術也會略有涉及,所以在那兩年裡,我的籃球水平突飛猛進,但學習成績卻與之成了反比。


科比離去,青春散場

科比曾和喬丹同場競技

不管足球還是籃球,對喜歡體育的孩子來說,在那個年代想要獲得一些體育資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唯一的途徑大概就是買體育雜誌。雖然報紙更便宜,但那滿篇的文字和沒有顏色的圖片讓人看起來就覺得頭疼。當時我買得最多的雜誌是《當代體育》,裡面主要介紹足球與籃球的內容,而我總是把足球的部分看完,籃球的部分隨意翻翻圖片,很少耐心讀完雜誌的文字。

有一次我在翻雜誌的時候,籃球部分的一張照片吸引了我。照片裡一個NBA球員正在做著極其舒展的扣籃動作,他的身材不是我印象裡其他球員五大三粗的樣子,反而很苗條,更重要的是,我覺得他穿的球衣和球鞋很好看極了,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我就是以這樣的方式認識了科比,那張照片是他參加扣籃大賽的抓拍,那一年是1997年。

那個時候開始,我看起了NBA的比賽,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電視臺解說員評論科比假裝老成,不跟同齡人一起玩,而且愛留鬍子。除此之外,我對科比再沒什麼印象了。


科比離去,青春散場

1997年扣籃大賽上的科比

2

上了高中以後,學校終於有了足球場,本以為可以在學校裡踢足球了,但到了場地一看,所謂的足球場不過就是一片黃土地上擺了倆不成比例的球門,只要踢上一場球,渾身一定髒得像只猴子。所以為了不被家裡罵,我又乖乖回到了籃球場上。

我高中的學校籃球水平很一般,校籃球隊出去打比賽幾乎只有被虐的份兒,班裡面會打籃球的同學只有一兩個人,我在他們中間很有優越感。那個時候能供學生消遣的東西很少,互聯網的時代還沒有到來,人們更想象不到智能手機為何物,學校裡的午休,同學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漫畫或是武俠小說,但這兩種書都不能讓我提起興趣,我更願意泡在籃球場上。即便是夏天的中午,籃球場上空無一人,我也能頂著烈日反覆地練習投籃和上籃,現在想想,真說不好這是刻苦還是缺心眼兒。


科比離去,青春散場

身穿湖人隊8號球衣的科比

我們學校籃球場的旁邊有一排長椅,那排長椅可以說是女生專屬的位置,每次打球都會有一些女生坐在那裡。她們聊著天,時不時地往籃球場瞥上幾眼,而這個時候,我們這群傻小子總是格外地賣力,頗有古代比武招親的架勢。

在我上高中的時候,正是科比聲名鵲起的時候,而那個時代的洛杉磯湖人也的確風光無兩,科比和奧尼爾的OK組合更是被眾多球迷奉為經典,他們合力為湖人拿了三連冠,而那三個冠軍,剛好貫穿了我全部的高中生涯。


科比離去,青春散場

湖人三連冠時期的科比和奧尼爾

印象裡,當時大家最期待的比賽就是科比和艾弗森的對決,湖人和76人這兩支球隊的每一次相逢都能讓人們無比興奮。當時的NBA似乎要比今天更火爆一些,可惜艾弗森帶領的76人一次冠軍也沒拿到,如果說科比是我們當時的偶像,那麼艾弗森則更像是一個悲情的孤膽英雄。我們都希望艾弗森能給科比和湖人制造些麻煩,甚至把他挑落馬下,但這種願望幾乎每一次都落空了,那個年代的湖人是沒有對手的。這種NBA冠軍之間的對決在當時形成了很大的體育甚至娛樂話題,就連我們那個兇巴巴的數學女老師竟然也會在課堂上說起NBA總決賽的事情,當她說起科比名字的時候,我感覺她好像變成了一個溫柔的小姑娘。


科比離去,青春散場

在與布魯克林籃網隊對抗中的科比

那個年紀的我很是貪玩,除了在學校裡打球,週末的時候還會叫上初中的幾個同學到外面去打。這些經常打球的同學連我算在一起總共五個人,身高從1米7到1米9不等,站到籃球場上剛好填滿了後衛到中鋒所有的位置。而且我們這些同學當中,有兩個人已經分別成了各自學校籃球隊的隊員,所以到外面打野球的時候,我們總是不吃虧的那一方。尤其是那個身高1米9的同學,他往球場上一站,瞬間就成了大多數人無法逾越的高峰。我經常在球場上突破分球給他,他也一次次利用身體優勢拿球得分,我常幻想這一定就是科比和奧尼爾配合的樣子,但如今想來,這種專屬於籃球少年的中二病,恐怕不少人都患過,只是形式不一樣。


科比離去,青春散場

阿迪達斯給科比出品的球鞋

科比的確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偶像,很多人都在球場上模仿他的技術動作,而我則更誇張一些,甚至連科比在廣告裡面的花式動作也要試著學學,最後的結果當然是以失敗告終。而另一件讓我很鬱悶的事情,就是我很喜歡阿迪達斯給科比出品的球鞋,據說鞋子的設計參考了當年奧迪TT汽車的造型,但1000塊錢的售價讓當時的我對它望塵莫及,覺得那是此生都不可能擁有的東西。後來有一次出打球的時候,一個同學大搖大擺地穿了一雙科比的球鞋,在我投去羨慕目光的同時,他卻跟我說:“假的,200塊錢在市場裡買的。”可他並不知道,那雙假鞋已經足夠讓我垂涎。若干年之後,當我有了足夠的條件去買那雙鞋的時候,它早已變成了不再復刻的絕版貨。可能有些遺憾註定要伴隨我們一生,除了在夢裡,怎樣也無法彌補。


3

到了大學,我先後迷上了檯球和棒球,加之學校裡足球場的條件相當不錯,所以籃球很快被我拋在了腦後。在那幾年的時間裡,湖人王朝瓦解了,科比和奧尼爾分道揚鑣,他的球衣號碼也從8號改成了24號。關於籃球,似乎一切都不再是自己熟悉的樣子。

大學畢業,籃球離我更遠了,甚至有一次和同事打球的時候還拉上了腰肌,讓我在床上躺了半個月。這時候的科比早已經封神,一屆又一屆的學生視他為偶像,而我早已過了追星的年紀,任憑他幾次來中國參加活動,我一次也沒有去看過他。後來的科比和我印象裡的那個人相距甚遠,他的曼巴精神被無數球迷所追捧,他單場比賽獨得81分的壯舉也為人們津津樂道,而這一切似乎都和我不再有任何關聯。我不關心什麼精神,在我看來,科比永遠只是1997年雜誌上的那個帥小夥子。


科比離去,青春散場

2006年在湖人vs.猛龍的比賽中,科比獨得81分

2016年,科比退役的消息傳來,年近40的他在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場比賽裡拿到了60分,媒體和球迷再一次沸騰,而我也終於有點兒理解了所謂的曼巴精神,因為我知道,若非長時間地嚴格自律,以及強大精神信念的持續注入,憑藉如此高齡想要在競技體育當中發揮出色,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一年之後,科比的8號和24號球衣被湖人退役,沒有人覺得意外,這是他理應得到的殊榮。


科比離去,青春散場

科比的8號和24號球衣被湖人退役, 這是他理應得到的殊榮

退役之後的科比更多是以籃球推廣大使的形象出現在我眼中,而近兩年的NBA賽場上,詹姆斯取代了他的位置,成為了媒體和球迷所追捧的焦點,而詹姆斯也的確剛剛打破了科比在NBA的得分記錄。客觀地說,我承認詹姆斯的球技了得,但和科比相比,我對他始終缺少些記憶,而那些記憶,似乎總和青春有關


科比離去,青春散場


凌晨四點,新聞彈出科比離世的消息,一時間,我的微信朋友圈小規模地刷了屏,大家紛紛都在感嘆他的離去與世事無常。科比曾問記者有沒有見過洛杉磯凌晨四點的樣子,而這一天我也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人在凌晨四點並沒有進入夢鄉。

當我接受了科比離世的消息之後,種種與籃球有關的回憶像倒帶一樣在心頭閃回,我似乎穿越了時光,看到斯臺普斯球館上空懸掛的秋衣,看到科比獨得81分的現場,看到高中時代湖人拿到的三連冠,最終定格在了1997年的那本雜誌上。和許多資深的籃球迷比起來,我算不得半點專業,但我相信曾經有無數的少年都像我一樣擁有一個並不華麗的籃球夢,而科比彷彿就是我們自己在夢裡面的那個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