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感觉:在公共场所没戴口罩,类似于裸奔?

人是可以改变的。哪怕昨天还是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如何不变,但是,到了今天恐怕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个变化在和平年代不是坏事,也无关人品,而是人对于环境变化的一种本能适应。只不过,有的改变影响面不同,对于人们的生后工作影响不大而已。


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感觉:在公共场所没戴口罩,类似于裸奔?

但是,这一次,因为新冠肺炎的影响,来势凶猛,致病力强,覆盖面大,影响广泛。从现在的趋势看,不仅仅是影响着中国,更影响了全世界。在全球化的情况下,面对危机,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特别是,为了防控疫情,全国人民都戴上了口罩。可以这么说,除了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中不戴口罩外,其余的时间,人人几乎都要戴上口罩。口罩成了当下国人的一种标配,尤其是在各种复工场所和公共场合,因为人群相对聚集,更需要做好自身防护。于是,一旦在公共场合,谁要是见到没有戴口罩的,类似于在看TA裸奔!

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感觉:在公共场所没戴口罩,类似于裸奔?

这个感受只有在经历之后才会更加深刻。前几天,因事去了市郊。在一片开满黄花的油菜地旁边,有一块麦子,有一家人正在给麦子施肥。大概是因为这个是体力活,戴着口罩不方便喘气,也可能是因为在空旷田野,可以不用戴口罩,这一家三口都没有戴口罩。当时看到了后,突然感到特别的不适应,这倒不是他们不戴口罩会造成什么不利情况,而是在心理深处已经不习惯不戴口罩。

再回过头来看看,现在大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或者是在路边散步的路人,都戴着各种类型的口罩。有一次性的外科医用口罩,这种口罩居多,有的戴着更高防护等级的医用口罩,还有的戴着自制的口罩;在色彩上,是以白色、蓝色为主基调,也有黑色的、各种花色的,等等,总之满脸的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如果在路上偶遇熟人,也很难认出来。

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感觉:在公共场所没戴口罩,类似于裸奔?

而更主要的是,面对疫情的影响,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无形的口罩。这口罩既无形,也无状态,而是一种意识,一种自我防护、也是保护他人的一种意识。因为有了这种意识,十几亿中国人才能统一行动,不仅戴上了口罩,还能够长期居家自我隔离,阻断病毒传播渠道。而正是有了这种意识,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封闭小区、村庄,实现了人自为战、村自为战,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使得疫情在泛滥肆虐一个多月后,就低下猖狂的头颅。

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感觉:在公共场所没戴口罩,类似于裸奔?

只是,疫情也给国人带来更多的反思,这个反思,现在都酝酿在口罩之下,也改变在口罩之下,相信在口罩摘去的那一天,会带来更大的改变,这个改变,不仅是那些奋战在一线、舍生忘死的医护人员被遮挡、充满勒痕的脸庞重放光彩的那一刻,也是更多的习惯和行为的彻底改变,包括饮食习惯、某些不良嗜好、某些屡禁不绝的行为。磨难既是一面镜子,更是一副反面教材,中华民族在磨难中屹立、崛起,国人在磨难中更加成熟,强大。

从1月22日起,口罩已经陪伴我们已逾40天,口罩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口罩的供需也从一只难求到现在基本供应充裕,它已经成为我们的保护神。而曾经的因为没有戴口罩,而在超市仅仅呆上十几秒钟就被感染的新闻,更是让人们感受到新冠病毒的可怕、口罩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一去不会复返的历史。

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感觉:在公共场所没戴口罩,类似于裸奔?

春天可能会迟到,但是绝对不会缺席。春暖花开时节,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姹紫嫣红。而这份浓烈的春天景色,应该有口罩的影子。只是,口罩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生活终究要回归到正常,而且这一天会很快到来。当若干年过去,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一定会记住2020年这个庚子年的春节,记住它与过去许多个春节不一样的地方,记住它还欠我们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

历史可能被·遗忘,但是不能被重复。生活还将继续,复工复产已经被列入与疫情防控同样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城市工厂,还是乡村的田间地头,都已经活跃着劳动者的身影。这身影既是那么亲切,又有一丝陌生。但是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疫情可以影响我们的团聚,但是不能耽误我们的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口罩下演绎着奋斗者的故事,将是这个春天最美好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