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个人开始学习、自律,你对一万小时定律怎么看?

那片紫


曾国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就算不了解他的事迹,对他的名字应该都很熟悉。他临时前和他儿子说,他这一生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无一日不读书。而曾国藩并不是天生聪慧,反而是一个笨笨的小孩,但是他既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可见,一个人通过长期的学习积累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的。

中国自古就有很多关于学习积累的谚语古训,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书到用时方恨少……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从哲学上说,量边会引起质变,当你的学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你的视野心智一定会有一个突破。很多时候我们读书,学习,并不会感觉学到了什么,但是你要相信,当你学习过后,虽然会感觉学过的东西荡然无存,但是在某一个你思考的夜晚,这些知识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你。流如那种所说,学习就和吃饭一样,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它既悄悄的变成肌肉强壮你的身体!

对于我本人,我也是坚持一个月看完四本书。这是我的一个目标,虽然有时候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法完成,但是基本上每天都会看看书,让自己养成一个学习的好习惯,不求成就大才,只愿在激动的时刻不只会说卧槽,还能说子曰……

最近一个国外的研究报告发现,爱读书的人发生心脏病的概率会低30%。由此可见,学习对一个人的心智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一定是正向的影响。希望大家都能多看书,多学习。最好的开始就是现在。




系主任陆老斯


《一万小时定律》是美国作家格林德威尔提出的关于人才成长的定律。他说,人要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世界级专家往往需要一万小时的潜心研究和准备。按一周工作五天,每天八小时来核算,大约五年左右时间。

我觉得这个定律很有道理,也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首先,一个人开始学习,自律是必须要求的。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我们必须踏踏实实,耐得住寂寞,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艰苦磨练,做长时期的艰苦准备才有可能。这"一万小时"指明了我们的成长必须经过足够长的准备,才能成为世界级该领域的专家。

其次,"一万小时"够了,就一定是顶级专家了吗?我看未必。这一万小时中的每个小时,你拼搏了吗?你进步了吗?你在每个小时内突破了自己的极限了吗?我们强调的是"一万小时"中的每个小时,你的思维量的投入,你的心血的投入,你的锐意进取的表现,你的挑战自身极限的努力。

这样,在你自己高度自律,在你严于律己的过程中,你的工作既有量,又有质,才有可能成为该领域内的超级专家。





绿水蓝天白云


一万小时定律是对的,重点在于这一万小时不是简单重复过去的自己,而是不断学习自我精进的一万小时。

《刻意练习》这本书里讲过,天才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而对一项技能一项工作精通。

樊登老师曾举过这样一个十分说明问题的例子,在佐证这一点。一个看门的保安,即使经过了一万小时的平常工作,也不会就此成为一个非常优秀出色的保安。

刻意练习的根本,是系统而专业的学习和持之以恒的坚持。

我也是在读了《刻意练习》之后,对这一点在生活中的体现特别留意。在运动方面特别明显,运动员的每日练习是非常系统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势,都是上万遍的刻意而为,只有这样的练习,才会使大脑和肌肉形成记忆,成为下意识的动作,才能在比赛时充分发挥。在这样系统而专业的训练过程里,刻意练习的确是可以成就所谓天才的。

我就是刻意练习的受益者。最初是和一些好朋友一同约定的,大家自行选择爱好或兴趣进行刻意练习。我选择了擅长的每日一画,到现在381天了,就因为不断的练习画画,我成立了自己的画室,开了课程,教学员不只是画画,更多的是绘画带给我们的感受。

我从小学习应试美术,通过美术考上了本科,学了视觉传达设计。毕业作品是装饰画,这也给我现在所画的画种提供了灵感。我所画的是线描画,线描画的魅力除了简单易上手,零基础就可以开始画,更大的魅力是,它是一个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而愈加完美的过程,能把线条塑造的特别完美灵动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可以完成的,整个作画的过程需要绘画者的静心耐心,只要一着急一急躁,心情会立马表现在画面上。


SUNNY沐阳


首先要明确任何行业要做到最顶级的那一小簇人不是光靠一万小时的努力就够的,要尊重现实,是需要加上天赋的。

特别是体育竞技,NBA每年400多名球员,都是从小学开始持之以恒的努力坚持,到进入NBA联盟10多年的努力得以脱颖而出。要知道美国打篮球的基数上百万人总是有的,而这400多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并联盟每年只有一个MVP获得者,可见要成为最顶尖的是天赋加上坚持努力才可以,缺一不可。

说说科学领域,我们会发现真正开创划时代的大牛们,除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还需要异于常人的一些能力。牛顿从一棵树上掉下的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在他20多岁时就提出了相对论,开创了现代物理。

上述总总现象时刻在提醒我们,不是通过什么一万小时定律,人就能非常成功的,一定不能这么去想。

好了,前面讲了这么多,目的就是告诉大家,成功不是主要努力就可以的。那我们普通人需不需要执行一万小时定律呢?我的回答肯定需要。

成功的定义,各人理解不同,就存在较大差异。相信一般人的志向不会要成为上面所提的成就,可能在单位能混得好点,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就很不错了。那这样,我认为一万小时定律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达到既定的目标。

我认识一个邻居,原来家里穷,读书也一般,考了个大专,毕业后混了个代课老师。但他自己的现状不满,立志要考取博士。定下目标,他边代课,边自学,最终考上研究生并博士毕业,留在大学任教。感觉他的例子用一万个小时定律来解释非常贴切。

各位有什么意见?欢迎评论!






云飞扬1239


熟能生巧千真万确,不过也要用心认真,多思。

大衣哥唱的好,是用了三十年不间断的努力,才成功了。

三十年,一天一小时,就是一万小时。

必须持续努力,不断进步,尽人力听天命。

没有人随便成功,必须付出心血和汗水,必须对自己狠一点,十二分的努力才行。

美国的赖斯,她爸爸就是让她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她成功了。

必须自律,吃苦勤劳,坚韧,顽强,付出最大的努力。

相信一万小时定律,只要用心花上时间,就离成功不远了。


范本娜


一万小时定律,一定律说的是如果你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那就需要10000 小时,但是近年这种理论开始被推翻。

一万小时定律最大的市场,在于主张不是最有天分的人也能通过一万小时的刻意训练,来达到成为所在领域的顶尖人物。

具体观点最初出自于《异类》一书的热卖开始。

但其实,纵观全书,大体上也得出了中国传统的成功因素,既天时、地利、人和。按照西方的说法既机遇、禀赋、练习、环境等等因素。

以上这些因素才是决定了一万小时定律最终是否有意义,能否成功的关键。

我记得郭德纲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一个人要想成功,要有三分能力,六分运气,一分贵人扶持,这是老话,但是古往今来不外如是。

客观的说一万小时定律有其优越性,就算最终无法让人成功,但如果可以在自己喜欢的行业,喜欢的事务上倾注时间,也远远要比荒废时间好的多,最起码自己在这一万小时中做的都是自己喜欢或者有意义的事情。


白米配奶糖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首先,你得感谢那个人,感谢那个人的那句话。

一个人顿悟,变得爱学习,自律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恭喜你已经坚持一年了。既然已经坚持一年了,想必你也已经养成很好的习惯了,继续保持下去。等你坚持做满1万小时,你就可以来验证定律的真假。

我个人认为:一万小时定律蕴含了成功的3个要素,非常可信,值得实践。

首先,目标是成功的前提。一万小时定律的限定条件之一是要在某一领悟成为专家就必须在某一个领域持续锤炼,也就是说要有清晰单一的目标。

其次,坚持行动是根本。一万小时约莫五年,五年时间坚持研究一个领域的一件事,需要非凡的毅力。坚持下去,时间会促成量变到质变。

最后,由浅入深的思考,循序渐进的学习体系是隐藏条件。试问一下,坚持按部就班上班五年,你会成为什么专家吗?不会。只有发现你的工作价值,并进行由浅入深的针对性,系统性学习,并坚持,最后才有可能成为专家。

世上聪明的人那么多,但成功的不都是聪明人。花时间跟一件事死磕到底,都有可能成为天才。


书为径


我不迷信权威,所以不认同一万小时定律。凡事都没有绝对,凡人都因人而异。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学习,自律当是顺其自然,不必强迫,凡强迫自己去学习他没法做到持之以恒的自律,学习最后也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没办法坚持下去。如果有,那一定是位伟人。一个人的性格、爱好,习惯成年以后是固定了很难有彻底的改变,改变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倘若有这种超凡的意志力这便是尼采所说的“超人”。这种人不但可以按照他的意志改变自己,也能改变这个世界。这种人我没见过。

学习本身是一种自动自发的行为,乃是基于个人对学习的热爱,学习对他而言就像吃饭睡觉一样重要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习惯。所以一个人坚持学习不是因为自律,而是因为热爱。爱学习才自律,而不是自律才爱学习。所以一万小时定律是一个中位数吧得因人而异的,有人一万小时可以,有人一万年都不行。

学习自律应当是从小就开始训练,那时几乎所有的时间就是学校和家度过,有充沛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学习的兴趣,等到了青少年基本上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年以后,要应付工作和生活,记忆力精力都不足以坚持学习,只有抽零碎的时间来学习,效率低下效果不好。其实高度的自律始于学习,但学习需要静下心来专注于此。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的压力大,人心浮躁很难静下来去翻开书本认认真真的读两个小时,即使静下来了读书也极容易走神。

我的建议是不要一个人学习、自律,找个人陪你,已婚的最好是孩子,陪孩子一起学习、自律;未婚的最好是找情侣,陪心爱的人一起学习、自律,唯有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坚持下去。单身狗就别了,还是尽情放飞自我吧。



外獨不存


你好,我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万小时定律在我看来就是熟能生巧,比如我们在学习一项技能,烹饪或者烘焙时,刚开始手忙脚乱的感觉,但是摸到门路后,渐渐找到感觉,但是还远远不够,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这期间所需多少材料,火候怎么把控才能达到最佳口感等。

一万小时定律是一个很激励人的法则,它向我们传达了自律,勤奋的重要性。但是,不能简单的以为时间到了,不断重复就行,这期间需要调整自己的方法,需要循环反复,应用实践。好的方法再加上不断的努力练习,你一定会大有进步,甚至成为行业的精英



求知求是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厘清一个概念,何为学习。近日,在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里面有一段关于“学习”很精辟的论述: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炼,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在费孝通先生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习”,即反复的重要性。如此一来,但凡人们对一件事坚持1万小时,在这反复的重复中,人们能一步一步地改观自己原有的认知,攀登上该领域的高峰。

此外,一万个小时的坚持本身就是对人们意志力的考验。人生一世,最终能否取得成就,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自律性,即意志力。因而,能坚持一万个小时去学习某个领域的人,在他学习的过程中,他也磨炼出了超凡的意志力。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对一万小时定律是认可的。最后,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来结尾。

一日,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上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的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

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