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天怎樣拍風景才好看,實物好看,拍不出效果?

小萌影視圈


外出拍攝風景照,一定要等到天晴嗎?不,陰天也可以拍的,陰天為散光,光線柔和,好好利用柔和的光線,有時真能拍出好的效果,怎麼拍?我來簡要說一說。

一:利用景物的彩色對比。

如下兩幅照片,下午四點多陰天時拍攝的,油菜花和房子、竹林、天空形成色彩對比,拍攝後發現整個畫面是顯明的,沒有灰暗的感覺,顯示出較好的效果。

二:利用長焦或微距,使背景朦朧模糊,突出主體。

這兩張垂絲海棠,今天下午拍攝的,天又陰又暗,我採用了手機微距,找到合適的背景後拍下的,此時,如果拍下整棵海棠樹,將毫無亮點,廢片一張。

三:調整合適的角度,尋找簡潔的背景。

這兩張柳樹,大陰天拍攝的,拍攝時我在柳樹旁走動了一圈,將柳樹的背景設為天空,一張平視,一張仰拍,各有特色。樹幹,柳條形成對比,照片總體不雜亂的。

以下兩張照片拍攝時我有意拉近花的距離,取鏡時,採用俯拍法,雖然無法朦朧背景,但綠葉剛好襯托出了鮮花。畫面看起來十分透亮。

以上這些是我陰天時常用的拍攝法,不知大夥還有更好的方法,一起來討論吧!

我是 ,多關注,多指教,謝謝!


田園TyAA


陰天拍攝風景其實是非常簡單的,這時候光線柔拍攝起來要比光線強的時候拍攝容易,但如果是拍攝樹木花草,還是有一些技巧的,需要注意這些問題才會拍出好的作品。

第一:防止欠曝使用HDR

從你的照片中看到你是從下向上拍樹的,這時候天空過亮樹木就會發黑,說白了就是欠曝,拍出來一定是灰了吧唧的。

打開相機的HDR模式,再去拍一下試試。這時候相機會拍攝三張最後合成一張正常曝光的照片。

第二:增加曝光

向右增加曝光這樣可以還原暗部細節,尤其是這樣的陰天情況下增加一點曝光會讓畫面更明亮,但要適當的調整不要太過。

如果是手機拍攝向上推動太陽滑塊增加曝光。

第三:調整陰影

打開PS將照片導入到,調整陰影部分滑塊可以有效改善前期沒有拍攝好的暗部,但是調整陰影會帶來一定的噪點,尤其是寬容度差的機器更明顯,需要適當調整。

第四:調整拍攝角度

避免這樣的大光比拍攝,不要對著天空去拍攝物體就可以很好的改善這點,有些時候換位思考同樣是一種技術。

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或者還有其它問題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小魚大魚看世界


攝影既然是用光的藝術,那麼我們就首先來分析光線的分類,然後重點了解陰天光線的優缺點,再找到陰天拍攝景物的解決辦法,我感覺這樣比較有條理。
按照不同的屬性,光的分類有很多種。其中之一是,根據照射過程中,中間有無介質來判定,可以將光分為直射光和散射光兩種。

直射光、散射光的特點

直射光:可以理解為光源在沒有不均勻介質阻擋的情況下,按照一定的方向,直接照射到景物上。直射光的特點是,光比較強烈、方向性強、被攝物的受光面和背光面有較大光比,明暗過度明顯、被攝物有濃重的陰影。這種光我們又稱之為硬光。

散射光:是指光源和被攝物之間有不均勻介質,例如雲霧。由於光線在介質之間多次反射,光線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而從不同角度照射到被攝物上。散射光的特點是,光線沒有方向性,是從四面八方照射的,受光面和背光面過渡柔合,被攝物明暗反差較弱,幾乎沒有陰影。自然界中,陰天就是這種典型的光線。這種光我們又稱之為軟光。

直射光、散射光的造型作用

直射光:在側光或者側逆光的照射下,被攝物由於明暗對比較大,可以表現出粗糙的表面質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質感,同時也使被攝物呈現出很強的立體感。並且,在整個場景中,處於不同位置的景物受到的光照強度不同,比如陽光直射下的景物和陰影下的景物,它們產生了光比,使整個畫面有了對比和節奏感。

散射光:被雲層不斷反射的陽光,已經沒有了明顯的方向,被攝物的各個面被均勻照射,反差柔和,景物影調層次豐富細膩,細節得到了很好的表現。又由於沒有強烈的光照,景物表面沒有較強的反光干擾,色彩就顯得比較豔麗,飽和度較高,我們在陰天的環境下觀看景物也是這種直觀的感受。

總結散射光的優缺點

散射光的優點:

1.由於光調柔和,層次豐富,所以能很好地表現景物的外觀和豐富的細節。

2.由於沒有強烈反光,可以很好體現景物的色彩,有較高的飽和度,色彩豔麗。

散射光的缺點:

1.不容易表現景物的立體感和質感。

2.場景中光比較小,畫面流於平淡。

如何在陰天的環境下拍攝

既然我們分析了散射光的優缺點,就要做到揚長避短,做好陰天環境下的拍攝。

1.首先要注意相機白平衡的調節

我們知道,在陰天和多雲的情況下,環境的色溫較高,達到6000—7000K,所以我們要設置和環境一致的白平衡,來正確還原景物的色彩。

2.備好三腳架

陰天環境下,有時環境光線較弱,需要增加曝光,適當延長曝光時間,因此有了三腳架,就會有備無患。

3.發揮散射光的優點

因為,陰天環境下景物的色彩比較豔麗,我們就要多拍色彩表現力強的景物。例如,大面積的油菜花田、紫羅蘭等等;還可以多拍拍一些小景,如花朵、五彩繽紛的樹葉等等;當然還有環境人像攝影,比如,美女和兒童攝影,散射光比較容易表現她們柔和的面貌特徵,以及周圍環境的色彩。

4.陰天注意雲彩的處理

  • 當天空只有濃雲密佈,雲彩沒有細節的時候,有兩種處理方式。

其一,以天空作為背景來簡潔畫面。拍攝時我們對主體曝光,天空往往過曝,這樣,我們就得到了乾淨的背景。

其二、我們最好壓低視角,儘量不讓天空進入畫面,只表現地面的景物。

  • 當天空烏雲滾滾,雲彩有豐富細節的時候,我們將雲彩和景物同時攝入畫面,體現烏雲壓低的氛圍。這時可能天空和地面的光比較大,必要時需要減光鏡,或者用RAW格式拍攝,在後期進行調整兩者的光比。

5.陰天時往往伴有霧霾,空氣中水分較多,這時很容易拍出空氣透視的效果,即近處的景物顏色暗而濃重,遠處的景物亮而輕薄,近處的景物清晰,遠處的景物模糊。這樣的照片層次感較強,很有藝術效果。

等等,還有好多陰天的表現手法,不再一一列舉,陰天並不是攝影人放下相機的時候,陰天也有好多素材等著我們去拍攝。


攝影點評


天氣不可能都是晴朗的,就如同人的心情一樣,是多變的,許多人擅長在晴天拍攝,但是卻往往忽略了在細雨濛濛的下雨天,也可以拍出大片一樣的拍攝效果,那麼該如何拍攝,才可以拍出大片一樣的拍攝效果呢?

1.首先是器材:大家都知道,雨天的光線有時候會很暗,有時候黑雲鋪天蓋地,有時候與黑夜無異,整合一下,雨天的特點大體上是光線較暗、動態的雨景、空氣潮溼、風雨雷電輪番上陣、有天空壯觀的閃電和快速灑落的雨水也有鏡頭前柔情的雨霧和水珠......所以,除了一臺至少準專業相機外,最好備兩支鏡頭,一個長焦廣角,一個大光圈微距,三腳架,防雨設備、快門線等等。 雨天多霧,拍攝出畫面的朦朧感。

2.其次是選好雨天拍攝的素材:例如,下雨時候的雨條、雨滴、水珠、漣漪,把這些題材與周邊環境融合,便化成千千萬萬的題材,拍出千姿百態的雨景。雨中街景、雨中人像、雨的水珠、 雨的漣漪、 雨中的倒影、閃電、雨後彩虹……也許那一刻你就停不下拍攝的手了。

3.如果雨中景物的背景是天空,那麼雨天的天空一般是白色的濃密雲層,即使雨下得非常大,也因背景與雨條同是白色而不能顯現。另外背景越近,雨條越易顯現,背景越遠,景物場面必然大,雨條也不易清楚顯現。因此,拍攝雨景所取的景物範圍不宜過大,更要避免白色的天空佔據大部分畫面,而影響景物中雨條的表現。

4.如果你想要拍出一些帶有朦朧感、很有意境的照片,在下雨天拍攝時就會體現的淋漓盡致,只要我們在拍攝時學會做減法,儘量做到畫面的大量留白,能夠給人足夠的遐想空間,你就可以按下快門,完成一次佳作。

5.拍攝雨景時,為了要在照片上表現雨景中的雨條,除了選擇大雨外,還必須要選擇灰牆、綠樹、山巒、深色建築物、山洞等物體作背景,逆光或側光拍攝。

6.雨天時候,窗戶玻璃上通常會被雨珠覆蓋。特別是城市夜晚霓虹閃爍的時候,聚焦在雨珠上拍照,能拍出非常棒的色彩和散焦效果。這是一種非常實用的雨天拍攝手法,值得大家一試。這種題材的拍攝通常需要注意兩點,首先是要正確使用微距效果,讓對焦點對準雨珠,背景才能產生漂亮的虛化效果。其次是合理尋找背景光線,推薦以街景、晚霞、霓虹燈為背景為主,這樣能讓照片看起來更加絢爛斑斕。

7.雨天具有陰天的特點,它的光線完全是天空的散射光,光線均勻,色溫偏高,被攝景物沒有投影也沒有明顯的陰影,色調偏藍。雨水本身具有較高的反光率,所以雨天拍攝,畫面很容易出現明亮物體和高光點效果。


尊軒生活記


首先請看,陰天我拍攝的風景作品。

一、陰天拍攝的特點:光比柔和,明暗反差小,色調相對統一。

二、陰天拍照的幾個建議:

1、增加曝光:陰天因為畫面很少出現高亮的高光部分,整體照片發灰,所以在曝光上需要適當的增加。

2、尋找對比:在畫面中找到視覺的興趣點。

3、利用前景:塑造空間感。

4、單一色調:陰天色彩的表現因為缺少光線不是很鮮豔,可以嘗試一下黑白,讓照片具有統一性。

您拍攝三張照片更像是花卉作品,需要解決的問題是:1、曝光不夠增加曝光;2、主體不突出,畫面雜亂,建議使用中長焦拍攝花卉。








攝影師武林


陰天多雲天也是適合拍照的天氣啊陰天適合烘托氣氛。最喜歡陰天的日出了,太陽本體不會直射鏡頭,雲多光比小,火燒雲幾率也大。而且拍照最重要的是主題,只要不是傾盆大雨澆在相機上都能拍。

陰雨天比較適合拍攝的拍攝題材有古建築、寺廟、石像、枯樹等,易體現滄桑感的景物、適合將炫麗的色彩柔化,產生油畫般的美感。,當然也不是絕對啊,一些其它類型的也不錯。

 

1、器材的選擇:陰雨天拍攝一是光線比較弱,導致快門速度降低。二是由於光線較暗導致色彩還原不良,拍出的照片顏色不漂亮。所以,在器材的選擇上要考慮使用三腳架和閃光燈。

 

  拍攝雨景時易用速度優先模式,照片風格宜設定為“標準”,感光度宜設定為100,如果天氣條件不好,可適當提高感光度。

 

2

景觀的選擇:陰雨天由於景物明暗對比小反差較弱,拍出的照片很容易出現色彩暗淡、不鮮明,甚至灰濛濛一片的現象。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儘量避免拍攝同一平面的物體,選擇具有前景、中景、遠景等多重排列的景觀。儘可能選擇暗背景或採用逆光來拍攝。通過近、濃、遠、淡的自然規律,可以儘可能的拉開景物間的反差,利用景物的色彩形成層次感,從而給畫面增加視覺衝擊力。

 

3

光圈和快門的運用:雨天拍片 和晴天時不同,下雨時景物的光亮度,一般都比較弱。因此,雨天不易用較小的光圈,而應使用鏡頭的中間光圈或大光圈為好。中間光圈對背景虛化不厲害,有利表現背景成若隱若現的效果,大光圈使主題以外的景物虛化,產生虛實結合效果。拍攝時可根據景物主題或構圖需要而選擇

 

4

雨點落在水面上會濺起一道道向四周蔓延的漣漪,這是拍攝水面雨滴的最好時機,拍攝雨滴波紋的關鍵在於根據雨量的不同,選擇合適的快門速度。如果用高速快門拍攝,畫面中水面雨滴的波紋就會很少,所以宜用較低的快門速度,一般使用1/30秒到1/60秒的速度為好。這樣就能撲捉到水面更多的雨滴波紋,而且感覺到雨水降落時的動感。

 

5

、構圖注意事項:陰雨天拍攝的照片,常見的毛病是照片的上半部多是灰濛濛的天空。這就等於把畫面的靈魂去掉了,使照片表現的主題不突出。因此,構圖時不要把灰濛濛的天佔的面積太大,突出主題是陰雨天攝影的一個重要原則。我們可以使用長焦鏡頭或者在稍高的地方俯拍,效果不錯。有一點要特別注意,拍攝時無論多大的雨,都要注意做好攝影器材的防水保護。

6、看下面一組陰天拍攝的照片,是不是也很美:

 






左街life


我們出去旅遊,各種天氣都會遇到,其中包括陰天,雨雪天氣,在這種天氣下,有些景色反而值得一拍,用天空的烏雲,水面的反光,島嶼的色彩,朦朧的迷霧,都可以很好的表現,假如天氣晴朗,也許還會拍不出不一樣的效果,隨便發幾張圖片,都是陰天拍的,覺得這種天氣還很適合拍風光。


遙遠的帝企鵝


陰天拍攝,真實好看,但是拍攝效果不好,這些都是因為我們的眼睛可以通過大腦修改優化看到風景,所以會覺得好看,而相機它什麼都不會做,它只會如實地記錄和恢復場景效果。

拍攝風景照片的基本要求,無論是陰天還是晴天,曝光構圖等。都一樣。早期拍攝應該到位,為以後的推廣留下最大的空間。早期射擊的失敗會給後期帶來很大的麻煩和不可挽回的傷害。

陽光普照時,膠片色彩豔麗,整個畫面顯得透明而乾淨,讓人看起來很舒服。相比之下,多雲的燈光效果不明顯,影片趨於平淡,亮點表現不夠,色彩對比度和對比度不大,畫面中的色彩部分不夠,整個影片看起來不顯眼,直方圖表現不會有任何起伏。

陰天的各種不利因素並不意味著不能拍出好照片。顏色部分不夠,我們可以稍後添加,如果對比度和對比度不夠,我們可以稍後調整。

以下兩部電影是同一部的對比。第一個是原始的,它是淡灰色的,不乾淨也不透明。第二個是根據原版電影調整的。添加了燈光效果和顏色以提高對比度。整部電影有明顯的改善效果。



ins圖吧


我記得學攝影的時候,老師說過要攝影師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能看到平常人看不到的東西。

有時候參與一些拍攝活動,當大家都在一個位置上取景拍攝,可以換個角度從不同視角來拍攝。大家都是全身照,你可以換個特寫照,這就是和別人不同之處。陰天也是可以拍風景的,就像拍人像,胖子也是可以很美的,取其優點,避免缺點就可以照出好的相片。攝影師就應該要有一雙這種和常人不一樣的眼睛。

陰天的特性是什麼,主要是平光,立體造型不行,色彩飽和度不夠,霧霾天整個都是灰濛濛的。那麼在拍攝題材的選擇上就應該有所取捨,陰天最合適的是拍人像,天然的柔光箱,沒有人像拍的話,還可以拍攝一些禪意

圖片,一些樹枝或屋簷的的剪影也是不錯的,山水畫的處理也是很經典的。著名的攝

影大師郎靜山就是水墨畫高手,郎靜山運用繪畫和攝影暗房曝光技術,創立集錦攝影藝術。他是將中國繪畫原理應用到攝影上第一人。

再一個雨天也是陰天一種,雨天就容易出片多了,可以利用路邊的小水坑,雨後淋溼的物體表面,小草,樹葉雨後的清新,汽車玻璃的雨水。一些反光的物體都可以作為拍攝題材。

拍攝角度也很重要 一張好相片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找到合適角度有好的創意也是攝影師必備的功課。

最主要的是攝影師不是什麼都必須要拍,沒有發現可以拍攝的需求,是完全不需要拍攝的。沒有拍攝的衝動和激情。當然是出不了好片子的。這種情況就還不如不拍。 如果在陰天實物好看,但卻拍不出效果,那還是拍攝有了問題,分析原因,如果是小景可以補光,大景可以在前期對色溫調整和後期PS修改。一般來陰天講補光或Ps都可以比原有實物要誇張才會有效果。陰天片子太平了,只有誇張了才會有突出的效果。水墨畫就是誇大了陰天原有效果。


影調18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