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0日是真的不存在吗?

在这里先问大家个问题:

有那么一个日子,如果谁的生日恰好碰上了,就会变得很“悲催”,当然了这个悲催是带引号的哈——你猜,这是哪一天呢?

我想大家很容易就猜到这个答案,这一天就是2月29日,因为这一天就是昨天。

大家都知道2月份一般都只有28天,每个四年才会出现一个闰月,闰月加一天,才会有2月29日,也就是说,如果谁的生日是2月29日这一天,他得4年才能过一次生日——你说悲催不悲催。

可问题是其他月份都至少有30天,为什么2月份连30号都没有呢?今天这篇文章就告诉你答案。

2月30日是真的不存在吗?

罗马时代留下的历法

大家现在用的这个日历,在咱们国家,就叫公历,意思是公用历法,也有人叫阳历的,因为这个日历的依据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

2月30日是真的不存在吗?

但是在西方,这个历法就不叫公历了,而叫格里高利历,因为这个真不好念,所以有的时候也简称为格里历。

这个格里高利,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罗马教宗,也就是罗马天主教会的大领导,在教会里的名字就叫做格里高利。

罗马教宗一代代的很多,其中有不少叫格里高利的,今天说到的这一位是所有教宗当中,第十三位叫这个名字的,所以大家称呼他叫格里高利十三世,生活在400多年前。

再往前那个历法叫儒略历。儒略也是一个人名,不过这是以前的翻译方法,现在我们改掉了叫朱利叶斯,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利叶斯·凯撒,2000多年前,罗马共和国的统治者。

2月30日是真的不存在吗?

朱利叶斯·凯撒

再再往前就叫罗马旧历法,是传说中罗马有史以来的第二任国王叫庞皮利乌斯颁定的。咱们现在用的公历当中,很多东西都来自庞皮利乌斯的这个旧历。

比如我们现在一年有12个月,这就是庞皮利乌斯规定的。这12个月每个月是29或者30天,唯独2月份是28天。

这么一来一年就是355天——很明显,这样是不行的,因为地球的公转周期是略多于365天,差了10天呢。

所以庞皮利乌斯又规定了多出来的10天为闰月,加在2月份的中间,每两年出现一次。总之,就是把历法搞得非常繁琐。

2月30日是真的不存在吗?

闰月的大麻烦

繁琐的历法很容易被搞混。所以到了凯撒那个时代,历法跟季节的实际情况已经相差很大了。凯撒决定大刀阔斧地修改历法。

那是在公元前45年的时候,他颁定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儒略历。这个历法,确定了现在我们用的公历里每个月的长度,一年十二个月,大小月交替。

大月是31天,小月是30天,这样一来一年就应该是366天。不过,一年应该是365天再略多一点儿,儒略历也因此规定一年365天,就要从这里头扣掉一天。

扣谁呢,有人说反正2月份就一直比较短,就扣这个月的吧。这么一来,二月份就是29天了。

朱利叶斯·凯撒本人是7月份的生日,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7月份用凯撒的名字来命名了,叫朱利叶斯月,现在英语里说七月是July,就是从这儿来的。

凯撒死后,他的继承者叫渥大维,渥大维比凯撒还要厉害,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

他是8月份的生日,既然7月份给了凯撒,后人认为8月份也得拿出来纪念一下,于是,大家就用他的尊号奥古斯都来命名8月了,现在英语里说八月是August,也是从这儿来的。

2月30日是真的不存在吗?

这里还有个问题,8月本来是个小月,但怎么能让奥古斯都之月是小月呢?于是,大家就以七八月为分界线,7月份之前,单数月是大月,双数月是小月。

8月份之后反过来,双数月是大月,单数月是小月。可是这么一来,每年又多了一天,怎么办呢?老办法,继续从2月份扣。

不知道注大家意了没有,我刚才说了,一年的长度,也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是365天又多一点儿。

儒略历规定的一年是365天,少那么一点儿。历法上就通过隔几年加一天的方式来补救,就是所谓的闰月。但是,当时大家放闰月的规则不是太准确,跟地球公转的实际情况还是差了不少。

一晃就过了一千多年,儒略历的日子比地球公转的实际情况已经少了整整10天。罗马教会有点儿坐不住了,怎么了?因为日历的误差大到了他们推算一些宗教节日都推算不准了。

当时正好是罗马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的时候,他一声令下,在儒略历的基础上重新编订了闰月的安排方法,这个方法,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2月30日是真的不存在吗?

瑞典人过了2月30日

光改闰月的安排不够。那日历上少掉的10天怎么办呢?

格里高利十三世倒是很干脆,不是少了这10天嘛,那咱么不要了不就行了嘛。他下令,直接把日历撕掉10天跳过去,假装这事儿没有发生过,就翻篇儿了。

不得不说,格里高利十三世的这个方法,可真的是干脆利落,一声令下就解决了问题。但是也有很多国家并不接受这个做法——这也太简单粗暴了。

在欧洲的北方有一个很强大的国家,叫瑞典帝国。主体部分就是现在的瑞典这个国家。当时他们的国王叫卡尔十二世,他也知道,儒略历确实不行了,日子差太多,肯定得解决。

2月30日是真的不存在吗?

图:伽利略木刻雕像

但是,他又不想按照格里高利十三世那么简单粗暴的做法来。

于是,他出了一个方案,就是从1700年开始,到1740年,这当中所有的闰年都加日子,这样等过了10个闰年,不就把日子给抹平了嘛,虽然这样拖延得久,但对每一年的影响小。

瑞典人算计得是挺好的,但执行起来却出了问题,1700年还没过完呢,他们开始打仗了。这一打仗,兵荒马乱的,大家就把这个抹平10天的事儿给忘了。

等卡尔十二世回过劲儿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又经过了两个闰年,这两年的闰日忘了抹掉了。

卡尔十二世没办法,咱也别乱折腾了,还是先倒回原先的那个历法再说。

当时正好是1712年,他就下令在这一年的2月加一天——因为这一年正好是闰年,2月份本来就有29天,所以瑞典历法的1712年2月就有了30号。最后直到1753年,瑞典人才又改了一次历法,和公历齐平了。

2月30日是真的不存在吗?

包含2月30号的雅典日历


这就是世界上唯一一次2月30日的来历,最后做一个总结;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被称为格里高利历,这是罗马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定的。在此之前,西方世界使用的是儒略历。儒略历的颁定者是罗马共和国的独裁官儒略·凯撒。

儒略历因为设置闰月上存在的问题,导致小误差不断积累,到了格里高利十三世的时代,时间差已经高达10天。

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颁布新的历法,重新设置了闰月的安排,并直接从日历中撕掉了10天,来保持准确。

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认为格里高利的做法太过粗暴,于是计划通过削减闰年来消化这10天。

结果因为发生战争,他把日期搞乱了,不得不在1712年2月增加了一天并变成了2月30日,并最终在1753年才完成了历法的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