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欺師滅祖的崔瀺,事功之學可否拯救浩然天下

崔瀺(chán),昔日文聖大弟子,如今大驪國師,也稱繡虎。分身崔巉(chán),後改名崔東山,師從陳平安,重新入文聖一脈,軀體取自上古仙人遺蛻,目前也被網友戲稱為日比兔。崔瀺真身當前正坐鎮大驪白玉京,整合寶瓶洲及周邊戰力,將寶瓶洲一洲打造成一國,抵禦周密也就是昔日提出太平十二策

想要獨尊儒術的賈生帶來的妖族攻勢,目前還未被攻破。

01、欺師滅祖在大道

崔瀺主要大道在於事功之學,擅長理清脈絡,攻於算計懂人心。連神道楊老頭在人心玩弄功夫上都自愧不如,稱其大道如過獨木橋,凡是阻礙其大道登頂之人皆可殺;賠錢看透能所有人心境,其分身崔東山心湖一條蛟龍在深淵遊曳,岸上幾本金色的書籍鎮壓著,正好可以說明崔瀺心境也驗證人性本惡,教化為善。正是因為崔瀺其對人心瞭解,更加是對人心的失望,堅定其走事功之道。曾經師從文聖之時,學什麼都快,教小齊下棋,代師授課,現在更是在大驪白玉京為儒家門生講課。曾經的崔瀺想學問事功想兩者兼備的人,被文聖不分緣由的八字評價“世風日下罪魁禍首”,讓其產生了最大的心結,也成為叛出師門的導火索。所以當初阿良來找崔瀺時,他眼眶通紅說出那句“先生也覺得自己是有錯的?不是全對的?”

《劍來》:崔瀺的事功之學,為何是世風日下罪魁禍首

02、天下做棋盤、先賢為棋子

目前可知崔瀺擅棋道,曾與世間棋道第一人白帝城主對弈三局,其流傳天下的彩雲譜中第三局第五十六手認輸,即使被所有人都認為是欺師滅祖的存在,但是其棋力水平被世間棋手推崇,從對頭的學生林君壁可以淺顯看出,對其備至推崇。崔瀺作為文聖一脈,是最早知道蠻荒天下會攻破劍氣長城的存在之一,因此用其的事功之學,以浩然天下為棋盤,寶瓶洲為棋子,與大道爭勝,不過在文聖一脈學問香火之事上,幾次落子都敗於齊靜春。目前還可知其善字,《小園韭菜帖》和《天下黃花貼》,被文聖所推崇,早期文字被很多文人珍藏。

當年文聖用就是用弟子崔瀺的事功之學與亞聖做賭,導致三四之爭落敗,不過此事只有崔東山知道,崔瀺目前不知。當然文聖觀摩的崔瀺的事功之學和崔瀺的事功之學是否統一,還有待訂正。正是因為這樣,雖然文聖以及亞聖在三四之中看到事功之學落敗,但是如今文聖以及浩然天下還是默許其通過大驪為棋子推行其的事功之學。當前可以看出,崔瀺通過大驪在寶瓶洲推行的事功之學,在抵禦妖族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至少相對於因人心逆亂導致山上山下神仙大部分逃亡成為一盤散沙的桐葉洲還是扶搖洲來說,如今的寶瓶洲作為釘在妖族面前一顆難啃的釘子,崔瀺起到的作用不可謂不大。

《劍來》:崔瀺的事功之學,為何是世風日下罪魁禍首

03、崔瀺的事功之學

從前篇的劍來世界觀可以看出,浩然天下的儒家道理基本上顯得空泛,沒有落到實際,多處筆墨更讓人覺得很多讀書之人的用心險惡。崔瀺的事功學問正是想將道理入世,落於實處,也正是因為崔瀺的學說,將大驪這個曾經的盧氏藩屬國變成了寶瓶洲的主人,合力陰陽家、墨家、商家等打造的白玉京十三境以下皆可殺,減少了修士憑藉修為亂國的威脅,也對妖族修士起到很大的震懾作用。

大驪朝堂目前所有官職憑戰功獲取,一朝帝王、文官武將根據戰況需求,可以驅使曾經高高在上的仙人。那些逃難至此的人,你想要獲得庇護,可以憑財務、丹藥、戰場殺敵等獲取,有付出必有得,事功事功,在大驪演繹的淋漓盡致。當前更多的修士編入大驪邊軍,更好地產生了修士和凡人之間的融合,曾經那些讓山上人瞧不起的螻蟻,變成了需要山上人學習的血氣來源。讓浩然天下其他州的人,看到寶瓶洲的一,是否可以成為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些修士和百姓不在惶恐,不在逃難,而是團結起來,山上山下合力抗擊妖族,解決浩然天下於水火之中,估計也是三教想要觀摩的道之一吧。

《劍來》:崔瀺的事功之學,為何是世風日下罪魁禍首

04、事功之學論來源

其實闡述了很多的事功學說,衍生到當前的儒家體系,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子夏(卜商),是西河學派的代表,雖然其被認為是偏離了儒學正統的“異端”,但是子夏重視躬行實踐,講究道德修養,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為後人留下良好的形象。門下弟子很多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如李悝、吳起再等,傳弟子中有荀子、李斯、韓非等人。子夏的學說也是法家的學說的根源所在,西河西河,是不是和我們的東山東山相互照應一下。

其實真正的“事功之學”被提出是在南宋時期,它的存在對於抵制當時朱熹、陸九淵等人的唯心主義起到一定作用,一門反對理學空談心性而強調事功的學說。當時浙江永嘉的葉適和永康的陳亮是“事功之學”的集大成者。來自《格言聯璧-學問類》中的“舍事功更無學問;求性道不外文章”可以看出,當時他們覺得除了建功立業之外,世上沒有真正的學問,要尋求修心養性之道,必須到聖賢文章中去找。

其實這也正是當時朝代環境所產生的,被欺壓蝸居一地的南宋,早已消失的北宋,這個曾經是整個中華歷史朝代最繁華的時代,商業最發達的時代,一幅清明上河圖更是傳承至今,當年的文人騷客何其多,但是最終卻是慘敗甚至滅國。就像如今的浩然天下儒家之道理盛行天下又如何,天下百姓,山上神仙,真正有骨氣抵禦妖族的有幾人,逃難的又有多少。那些罵人難聽的,反而是那些讀過聖賢書的,都可以不帶髒字的,甚至還可以逃難之際欺負一下那些看似柔弱的良家女子。曾經那些美好的字句,不是被用來建功立業,為人處世,反而更多的是吸引閨中女子私奔私會。人人都羨慕儒生,不在信仰曾經先賢闡述的一個個道理,甚至越來越少的人有勇氣將那些道理打破糅合貫通的想法。

當時陳亮、葉適講事功之學與他們政治上主張抗擊外族侵擾,求國土統一的進步思想相一致,認為“篤行而不合於大義,雖高無益也;立志而不存於憂世,雖仁無益也”。他們提出的事功之學,重實操、重實踐、重成績、重功勞、反空談,正是想更多的人可以站出來抵禦外敵,憑戰功獲得官位和封賞,可是當你碰到曾經的高高在上的仙人帶頭逃難,曾經高高在上的人間帝王率先逃跑時,可憐了劍來山下百姓淪為枯骨,可憐了那老死不受重用一顆衷心無處安放的辛棄疾,老死還在喊著“殺敵”,讓人唏噓。


《劍來》:崔瀺的事功之學,為何是世風日下罪魁禍首

05、事功之學與順序之道

對於事功學說,可能很多人會說如果事情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其實問題也是很大的。其實每一個道理都有對錯,這也為什麼劍來世界的三教觀摩陳十一的順序之道,崔東山也會被安排拜師陳平安。事功學說提出的本意肯定是好的,為蒼生立命,以法學為依託,所有的行為、舉措都需要有一個度,在規矩之內的,不能突破了道德律法的束縛,否則整個朝堂、江湖都會變得唯利是圖,道德淪喪。所以文聖當時直接給出了八個字的評價“世風日下罪魁禍首”,正是因為文聖看的遠,看到了如果天下只有此道,後果難測,所以文聖才能是崔瀺的老師。事功之學更加適用於如今被蠻荒天下暴打的浩然天下,但是當天下清淨太平,妖族退卻,人妖和平相處,幾座天下合而歸一,事功之學又如何,可能更像文聖曾經的八字諫言吧。

後續按照劇情發展,如果有一天高坐白玉京的崔瀺身死,魂融於崔東山,事功之學說與順序學說相互延伸合併,才會是三教之祖們更希望看到的那個一吧。是非功過與誰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希望那大白鵝還是落魄山上最靚的崽,好像也沒有當初截殺寶瓶他們時那麼討厭他,反而越來越覺得他是書中最好的主角之一!

《劍來》:崔瀺的事功之學,為何是世風日下罪魁禍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