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26子,為何沒人敢和朱標爭太子位,甚至連朱棣都選擇隱忍?

別說朱棣要隱忍,哪怕換成李世民來,他也不敢動。朱元璋的26子中,朱棣雖然後來通過靖難之役奪取了侄子的皇位,但他若是將對手換成朱標,恐怕手下的將領都不一定敢和他一起造反。《明史》評價:太子為人友愛。秦、周諸王數有過,輒調護之,得返國。有告晉王異謀者,太子為涕泣請,帝乃感悟。

朱元璋26子,為何沒人敢和朱標爭太子位,甚至連朱棣都選擇隱忍?


然而,跟隨著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們此時也變成了他的眼中釘。為了防止這幫“驕兵悍將”作亂,朱元璋剛開始變相採取了一種軟策略,他將自己的兒子們封為藩王,為自己看家護院,這些藩王在地方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藩王幕府中的臣屬有時還兼任著地方上的指揮使或者布政使,別看是將軍還是公侯,軍事上均要受藩王一體節制。

朱元璋26子,為何沒人敢和朱標爭太子位,甚至連朱棣都選擇隱忍?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朱元璋自認為給他的兒子們選擇了一名出色的“領頭羊”——太子朱標。通過他對太子幾十年來的培養,他相信,朱標日後一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守成之君,以朱標的威望,必定會形成兄友弟恭、眾星拱月的和諧畫面。朱常洛尚且如此,又何況能力強、威望高、父皇愛的嫡長子朱標呢?就是後來朱棣靖難成功,他對建文帝極盡汙衊,卻始終沒敢往大哥身上潑髒水,只是為了自己繼位的合法性,把大哥“興宗”的廟號又恢復成了“懿文太子”,也算得上是朱棣最後的良心發現吧。如果縱觀明代的歷史,都沒有發生任何太子相爭的局面,就是後來資質平庸的明光宗朱常洛又如何,雖然能力一般,不受父皇喜愛,而且母親出身低微,萬曆皇帝也拗不過祖制和百官,最終還是把他立為了太子。

朱元璋26子,為何沒人敢和朱標爭太子位,甚至連朱棣都選擇隱忍?


明朝是一個十分有爭議的朝代,從朱元璋開始就爭議頗多,尤其很多野史中將朱元璋詆譭成一個具有腹黑色彩的糟老頭子,甚至在金庸老先生寫的武俠《倚天屠龍記》中,也將朱元璋刻畫為一個野心家,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我是十分反感那些黑朱元璋的人,我認為朱元璋是中國古代唯一出身自草根,建立了偉大朝代的人物,從這個角度來說,能夠和朱元璋比肩的開國皇帝,誰都不好使。

朱元璋26子,為何沒人敢和朱標爭太子位,甚至連朱棣都選擇隱忍?


朱元璋最看重和喜愛的唯有嫡長子朱標一人。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朱標不僅是嫡長子,還是所有皇子中最像馬皇后的一個。所以,朱元璋之寵朱標還體現了他對馬皇后的異於其他妃子的鐘愛。關於這點,史書曾有過相關記載,記載的大意是:一日,朱標犯了錯,於是朱元璋就在後面追著朱標要教訓他。朱標於是撒腿就跑,跑著跑著身上就掉落了一張紙,朱元璋撿到這張紙後竟也不再追朱標而是坐在地上失聲痛哭。在如此盛寵之下,朱棣等其他皇子自然打小便知道:只要有大哥朱標在,他們便將永遠只是臣子。於是,他們對這個長兄的態度自然是謙恭有禮了。至於遇到利益衝突時,不用說,其他皇子都會本能地選擇隱忍了。

朱元璋26子,為何沒人敢和朱標爭太子位,甚至連朱棣都選擇隱忍?


後來朱棣對靖難起兵一事的反覆猶豫來看,他也不是那種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拿頭撞鐵,朱棣也是知道疼的。這說明了什麼?朱標是個狠人!如果他支持朱元璋,說明他也是個狠人;如果他不支持朱元璋,而朱元璋又依然對他很信任,說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壓能力極高,是個城府很深的狠人。這種人當太子,朱棣那幫人豈敢造次?

朱元璋26子,為何沒人敢和朱標爭太子位,甚至連朱棣都選擇隱忍?


朱元璋堅定地站在大兒子朱標身後,其他兒子們除了唯命是從,我不知道他們竟然還敢有其他的想法?那真是可笑,難道他們不知道自己老爹是個什麼狠角色嗎?歷史沒有如果,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建文帝之後的明成祖朱棣。所以,為何強如朱棣也選擇隱忍?個人感覺朱標死後,朱棣才生出了一絲自己當帝王的想法。老朱還在位,授意給自己的侄子,因為老爹實在是座不可逾越的大山,自己也沒有辦法。這不,在朱元璋死了,侄子上位四年,才終成帝王之路。如果一下,朱標不死,我想,朱棣也只能是個老老實實的藩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