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年前的历史和人物:闲话李建成

做为大唐帝国的开国太子,李建成在世人眼中并没有太值得注意的地方,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他往往是无能好色之徒的形象,且看这一段文字:

他(李渊)有四个儿子:长的叫做建成,是个寻常公子,鲜衣骏马,耽酒渔色;三子玄霸,早卒;四子元吉,极是机谋狡猾,却也不是霸王之才。

上述引文出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学《隋唐演义》(第46回),几百年来一直或大或小影响着人们对那段历史的看法。

1400年前的历史和人物:闲话李建成

影视作品中的李建成形象。

玄武门之变为建成的生命画上了一个休止符,登上帝位的李世民以卓绝的功绩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却也更加淡化了人们对这位“隐太子”的记忆。

关于建成早年的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均没有记载,只有《新唐书•高祖之子传》记载:

隐太子建成小字毗沙门。资简弛,不治常检,荒色嗜酒,畋猎无度,所从皆博徒大侠。

这段记载和上述《隋唐演义》关于建成的记载是比较相似的,都是负面记载,由于李世民登基后对史料的篡改和后人出于李世民的维护,《新唐书》的这段记载是很不可靠的,建成却慢慢成了上述记载、人们印象中的“脸谱化”人物。

那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揭开历史的面纱,需要我们重新回到真实的历史中去审视思考。

1400年前的历史和人物:闲话李建成

隋末群雄割据图。

隋炀帝的倒行逆施使得盛极一时的隋帝国摇摇欲坠,一时间国家烽烟四起,“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苏世长语),太原留守李渊出于种种原因,一直在密切谋划反隋。

追溯建成的生平,他的人生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大业十三年(618年),此时父亲李渊决定在太原起兵,于是召回在河东的建成、元吉。建成这时年纪不到三十岁,但对政治军事都十分熟稔,据全程见证李渊太原起兵到入长安的温大雅所著《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

太子(李建成)及王(李世民)俱禀圣略,倾财赈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缯博徒,监门厮养,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尝云倦。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

又:于时义师初会,未经讲阅。大郎(李建成)等虑其不攻,以军法为言。三军闻者,人皆自肃,兵向西河。

大郎(李建成)、二郎(李世民)在路,一同义士,等其甘苦,齐其休息。风尘警急,身即前行。民间近道,果菜已上,非买不食……于是将士见而感悦,人百其勇。至西河城下,大郎、二郎不甲,亲往喻之……城内既见义军宽容至此,咸思奔赴。

李渊起兵反隋

建成和世民的折节下士、轻财好施,为举事网罗了很多人才,又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一举攻克了西河郡城(今山西汾阳市),打赢了自起兵以来的一个胜仗。

随后,李渊建立大将军府,把军队分为左军与右军,并分别交给建成和世民指挥,唐军以猛虎下山之势直扑长安,一路高歌猛进,连下霍邑、绛郡、临汾。此时,李渊第三女平阳公主与丈夫柴绍在司竹园(今周至县东南)活动,组建了一支独立武装——娘子军,并陆续平定了长安周围的户县、周至、武功、始平,队伍已达七万人,一路望风而降的地方势力络绎不绝,南下唐军与长安附近的娘子军两下回合,隋都长安不出意料的落入唐军手中。

1400年前的历史和人物:闲话李建成

唐军起兵不到半年便攻破隋都长安城

至此,我们应该看到,从太原起兵到入长安的一系列复杂事件中,李建成的功劳和李世民的功劳是并驾齐驱的,并且建成的才能也十分突出,并不亚于李世民。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义宁二年(618年)李渊废隋恭帝杨侑自立为帝,建立了大唐帝国,成为开国皇帝,而建成则因是嫡长子顺理成章当了太子,进驻东宫,很少参与战争等事物,而世民则成为李渊最信任的大将,其中四大功劳更是居功至伟:

武德元年(618年)平薛仁杲,铲除唐朝陇西威胁。

武德二年(619年)定刘武周,巩固唐朝北部安全。

武德四年(621年)平王世充、窦建德,消灭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使唐朝版图扩至河北、河南、山东一带。

武德五年(622年)破刘黑闼(并未完全消灭),进一步扫除统一障碍。

1400年前的历史和人物:闲话李建成

李世民画像

灭王世充、窦建德之后,李渊觉得世民功劳无以复加,特置“天策上将军”授予世民,位在诸王公之上,且拥有“开府”权力(独立领导班子),世民成为仅次于李渊、建成的大唐第三号人物。战功不仅让世民威望越来越高,还在战争中罗致一大批人才(如房、杜、尉迟、秦等等),其野心也随之与日俱增。

两人功绩此消彼长,这一切怎么让建成这个储君不感到如芒在背的威胁?

武德六年,刘黑闼在突厥人的帮助下东山再起,建成出于巩固自己地位的原因,采纳王珪、魏征的意见,主动请求讨伐刘黑闼,得到李渊同意。

事情的结果如《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记载:

建成从其计,遂请讨刘黑闼,擒之而旋。

彻底铲除刘黑闼这个割据势力,巩固了建成太子的地位,也是其能力的一个体现。但是事情的背后却折射出两个深层次问题:

一是从此建成和世民的矛盾愈演愈烈,逐渐成为唐朝内部最重要的矛盾之一。

二是李渊处理儿子们矛盾头脑并不十分清晰,想以平衡势力息事宁人。

这两个问题,将成为唐朝的定时炸弹,最终把唐朝政局炸个翻天覆地。

时间进入武德七年(624年),唐朝统一战争大体结束,建成就紧锣密鼓的展开行动,《资治通鉴•唐纪第七》载:

建成擅募长安及四方骁勇二千馀人为东宫卫士,分屯左、右长林(门),号长林兵。又密使右虞侯率可达志从燕王李艺发幽州突骑三百,置宫东诸坊,欲以补东宫长上。

建成已经把触手伸到了都城的防控中,并且交结外臣扩大势力,还使最初亲近世民的李元吉成为己方人员,这些措施显然都是针对世民的,建成的这些举动,也证明了他并不是一个如《新唐书》所写的耽溺酒色的无能之辈,他同样才能卓越,能罗致人才(魏征、王珪、薛万彻、冯立等),富有谋略(入长安、平刘黑闼),能洞察政治危险而做准备(把控都城、拉拢朝臣、后妃)。

而从武德五年到七年,世民都没有再立新功,威望和恩宠有所下降,且面对势力遍布长安城的太子集团,世民处于很被动的地位。虽然如此,世民手下却有一批才能杰出文臣武将,且暗地中培养了八百死士,以备非常之用。

太子集团和秦王集团的对峙,使他们争相拉拢朝臣、后妃等政治势力,同时互相打击、收买对方手下。朝臣中以裴寂为首支持太子,箫瑀、陈叔达则支持秦王,封伦是个“潜持两端”的骑墙派;后妃中大致尹德妃、张婕妤支持太子,而秦王则不甚清楚,可以肯定的是世民也没少做工作;打压对手方面,建成说动李渊调走了世民的心腹谋士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冒死未去),还试图收买尉迟敬德,被拒没有成功,而世民却将玄武门守城四将常何等成功收买。

1400年前的历史和人物:闲话李建成

今陕西西安玄武门

萨拉热窝的枪声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而两大集团最终兵戎相见的也是由“枪声”引发:

九年,突厥犯边,诏元吉率师拒之,元吉因兵集,将与建成克期举事。(资治通鉴•唐纪第七)

突厥人的入侵的“枪声”,被太子集团加以利用,李元吉夺取了世民旧部的统辖作战权,并且要最终解决秦王集团。这令秦王府上下人员如坐针毡: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日夜固争曰:"事急矣!若不行权道,社稷必危……若不见听,无忌等将窜身草泽,不得居王左右。"(资治通鉴•唐纪第七)

千钧一发之际,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多年的军旅生涯给了世民果决的性格,决定武力解决太子集团。

他先给李渊上表,说明太子淫乱后宫,又欲诛杀自己,甚至有谋反迹象,李渊听了虽然震惊,却还是让世民和建成明天当面对质,但是李渊做梦也想不到,第二天根本不是兄弟对簿公堂,而是兄弟阋墙、喋血宫门。

我已经看见,一出悲剧正上演,剧中没有喜悦。

喋血玄武门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农历),建成与元吉像往日一样路过玄武门前去参加朝会,虽然走之前就已经收到了张婕妤世民伏兵玄武门的消息,但是建成却很自信:玄武门外就有薛万彻驻扎的二千精兵,且玄武门守卫都是自己人,李世民又能做什么手脚呢,想着这些,建成和元吉还是往玄武门前去。

但是才走到临湖殿,二人隐隐感到不对头,有伏兵!好像还有秦王世民!玄武门的四个守卫早就被李世民所收买,建成还一无所知:

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资治通鉴•唐纪第七)

至此,建成的一生结束了,亡年三十八岁,建成的六个儿子和元吉的五个儿子全被诛杀,“成王败寇”的命运自古而同。二人的矛盾及其悲剧,乃是封建体制下的必然。

1400年前的历史和人物:闲话李建成

回顾李建成的一生,虽然玄武门之变终结了他的一切,但是曾为唐帝国立下的汗马功劳,这一点不容抹杀。

陶渊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无论何种人,最终只不过化做山上的一抔土,但是无论是伟人或者常人或庸人、小人,我们总该还其一个真面目,还历史以公道,不至“脸谱化”和人云亦云去思考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