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卖水果800万斤、1500万元,“巧妇九妹”的成功能不能被复制?

年卖水果800万斤、1500万元,“巧妇九妹”的成功能不能被复制?

2019年,对于“巧妇九妹”是个收获的一年,她一年中通过网络直播,帮助乡亲们销售水果80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同时自己也成为农村网红,拥有了近400万个粉丝,走上了《焦点访谈》。可谓风头正健。可是,在此之前,谁能够把她和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联系在一起?

关于巧妇九妹成名之前的经历,媒体报道了很多,也不是本文重点关注的焦点。在此,我们需要探究的是,巧妇九妹成功的逻辑、成长的路径,借以找到可以借鉴的方法,帮助更多的人成为农村网红,补上农村市场营销不足这块短板,让更多的农副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居民受益。


年卖水果800万斤、1500万元,“巧妇九妹”的成功能不能被复制?

仔细考察巧妇九妹的成功路径,不难发现,她的成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说偶然性,是因为她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红了,火了,身价提高了,为什么是巧妇九妹,而不是别人。因为,类似她这样农家妇女在乡村很多。说必然性,是因为农村的大量农副产品总是要找到市场的,在互联网与电商这个新零售下,必然要出现一种新的营销模式,来带动、促进农副产品的销售。如果不是九妹出现,可能有七妹、六妹出现,成为网红。

那么,九妹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这个必须搞清楚,然后,才可以借鉴,事半功倍,否则,就会出现“邯郸学步”,不仅别人的本领没学到,反而忘了自己怎么走路。

选择对路的产品。

这个对路,就是要根据直播观众本身的特性,对于产品的感受度。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要选择能够直达城镇居民餐桌的产品。注意是“直达”。你种的是稻子、棉花,以及像板栗、核桃这样的农产品,你通过直播带货,能不能有人要?估计很难。那些是需要再加工或深加工才能食用或使用的中间农产品,直播就没有多大效果。你说,那工厂要不要?可是工厂会有多少人看直播来采购?所以,选择产品很关键,几乎决定了能不能成功的前提。再看看巧妇九妹,她选择的是当地到处都是的水果。因此就容易出货。


年卖水果800万斤、1500万元,“巧妇九妹”的成功能不能被复制?

创意是催化剂。

其实,巧妇九妹开始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早年,也就是一个普通打工妹子,因为照顾家庭的和孩子的缘故,她成了留守妇女。因为做的一手好菜,会打理家务,而被邻居们称之为阿琴(真名甘有琴)、“九嫂”(她老公在家排行老九)。但是,“不安分”的九嫂也和万千个同龄人一样,没事的时候,上上网、看看头条和西瓜视频、抖音之类的,消遣时光。只是,她想到了拍短视频,参与意识比别人强。仅此而已。

她的生活转折真正迎来转机的是,她的侄子,一个影视专业的大学生、在传媒领域打拼后回乡创业,给她带来了颠覆性变化。他发现,短视频进入乡村是个全新的事物,于是,用一二线城市的自媒体经历,来做农村直播短视频,自然压力就小的多,比别人成功的几率就大。而巧妇九妹正是得益于这样创意包装、反复定位,发掘美食专长,从乡村美食起步,不断积累人气,再到定位农产品直播带货,可以说,这个过程是需要积累、不断总结的。特别是这中间的定位切换,也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但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对于农村人来说,是要敢于突破自己,敢闯敢试。这是很重要的,否则,那么多都玩抖音、看直播,为何只有一个巧妇九妹?


年卖水果800万斤、1500万元,“巧妇九妹”的成功能不能被复制?

原生态的呈现。

这与网红的发展历程有关,也与网红的发展走向有关。有一段时间,网红已经被少数人玩坏了,特别是网红的一些丑闻,已经让人们反感那些衣着光鲜、打扮时尚、性感的网红,所以,人们欣赏的口味已经转到原生态呈现这个方向上。而巧妇九妹始终就是以一个农村妹子这个原生态展现的,没有做作,没有入时打扮。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

画面很黑,九妹扎着大辫子,穿一身旧T恤,黑裤子,解放牌胶鞋,她展示了自制肉蛋挞的做法,看起来很紧张,不标准的普通话说得磕磕巴巴,到最后索性不说话了,低头做事情,全程没有笑,也几乎没有直视镜头。巧妇九妹所展示的纯天然的乡间生活,精湛的厨艺,爽朗的笑容,朴实的生活日常,真实亲近的广西口音,深受大城市人的喜爱。

很多观众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对巧妇九妹感兴趣,逐渐的,巧妇九妹就成了一种符号的存在。仅仅一年半时间,就火遍网络,成为坐拥近400万粉丝的新晋网红。

年卖水果800万斤、1500万元,“巧妇九妹”的成功能不能被复制?

整合并利用资源。

这个问题在文中已经阐述的比较多,在此就不多赘述。主要是善于把别人消遣的东西当成致富的工具(比如短视频、抖音等),把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当成资源(比如当地的水果等农副产品等)。

我们常常感慨没有财富机会,却不知道机会常常就在我们身边。巧妇九妹成功的秘诀在于,在熟视无睹的环境下,多一双慧眼、多一份思考、多一份闯劲。如果你也具备这样的素质,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