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战高沙”

父亲与“战高沙”

这二天,微信朋友圈内多人在传播中央电视台4套《记住乡愁栏目》第六季(23)《如皋古城——向水而行 择善而从》,观后对美丽家乡的尊师重教、行善致乐和英勇奋斗的民风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最为打动我的是如皋人民尊重自然、改造自然的豪气,通过40余年不断奋战“高沙土”,将之改造为万顷良田的英雄事迹。

父亲与“战高沙”


如皋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长江、淮河不断交汇沉积,在如皋中西部地区形成的大量的高沙土地区,地势高低不平、土壤中沙粗且厚,致土质疏松,漏水漏肥,大部分耕地农作物难以生长,十年九荒。人们的生活生产条件极差,民谣“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自1950年代末期起,如皋人民在共产党带领下,万众一心,全民参与,擂响“削平高沙土、实现旱(田)改水(田)”的战鼓,经过数十年的奋战,成功地改造地形地貌,构建农田水网,改良贫瘠土壤,提高粮食产量,改变了当地落后面貌。

我的家乡位于如皋西南部的江安乡东庄村(现江安镇镇中居)。父亲从16岁起就开始参加削平高沙土的水利建设工程,如皋话称为“上河工”,河工一个工分可以抵算平时二个工分。依稀记得幼时曾跟在父亲后面去过三两个工地,因为工地上有米饭和肉吃,又有大人和几个孩童陪伴,记忆中全是美好,浑然不知“上河工”的艰辛。削平高沙土水利建设工程都在农闲时即冬天开始施工,工地上人山人海,号子响彻云霄,大伙儿冒着凛冽寒风,用手挖肩挑的原始人工方式,百十斤的担子,挑在肩上要走好远里的路,将泥块倒在目的地。晚上,大伙用稻草铺在屋内地上打通铺,再用自家带来的被褥作铺盖,抵风御寒。在工地上,大家相互照顾,体质差的男人或实在抽不出男劳力而出工的妇女则负责记工分或煮饭烧菜。劳动之余,大伙儿“港洋叭”(讲故事)、打闹说笑,不亦乐乎,全无劳累之形。

父亲与“战高沙”


随着科技发展,兴修水利大多机械化、专业化作业,挖沟挑泥都是采用泥浆泵作业,再也不用手挖肩挑的人工了。经过数十年的土壤改良,家乡农田从高沙地改为旱田再改为水田,种植的农作物从山芋、花生改种为玉米、麦子,最后栽种水稻,人们再也不用担心没有米饭吃了,“换了人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父辈们的辛勤付出,换回了子孙后代幸福美好的生活。

父亲今年已经70岁,正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而他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他甚至根本都没有也不可能意识到自己参加“战高沙”工程的重大意义,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勠力同心、同甘共苦、坚韧不拔、善作善成”的如皋治沙精神,但这并不影响父亲在晚辈们心中伟岸而高大的形象!


周国建(微信名“三无居士”),如皋江安人,现为南通开发区法院一级法官,立案庭副庭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