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位鐵帽子王都是什麼態度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頒佈了《退位詔書》,宣佈了溥儀的退位。

詔書大致的意思表示人民期望共和,要把統治權歸還與國民,定為立憲共和國體,也就是說自此傳統封建王朝的性質將會發生徹底的變化,大清帝國將要滅亡,封建王室貴族幾百年來享受的待遇也將不復存在。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位鐵帽子王都是什麼態度

對於平民百姓來說,這當然是民之所向。但是這無疑會傷害到眾多封建主的利益。那麼,在溥儀退位時,代表封建利益的十二位鐵帽子又是如何應對?

鐵帽子王,世襲罔替,地位穩固,享受朝廷恩遇

鐵帽子,顧名思義就是位置不容易被動搖、地位像鐵一樣堅固,以 “世襲罔替”的方式進行代際傳承。由上一輩傳至下一輩,不降、不除,如果被革除爵位,還可以由宗室的其他子孫繼承。它起源於清朝的封爵制度,待遇和地位都比一般的親王更加優越。

清朝一共有12位可以直接承襲爵位的“鐵帽子王”。這其中有8位是在開國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創下功勳的皇室宗親子弟,比如努爾哈赤的二兒子大清禮親王代善,清宮戲中常客多爾袞等等。其他4位則是通過在清朝中期、後期建功立業,才受到朝廷恩封的,特別是晚清三位,其實已經沒有戰場功勳了,他們的身份更多的是一種政治意義。

既然享受了朝廷的恩遇,在清朝危難之際,鐵帽子王理應挺身而出保家衛國。但實際上,大家的利益謀求各不相同,表現出來的態度也截然不同。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位鐵帽子王都是什麼態度

第一,是堅決擁護溥儀皇位,通過聯合形成團體,企圖消滅南方革命黨力量

這一部分人,由良弼、毓朗、溥偉、載濤、載澤、鐵良等人聯合而成的勢力,對外宣稱“宗社黨”。這其中的溥偉就是鐵帽子王,是恭親王奕訢的子孫。其餘部分人則多是皇親貴族、朝廷大臣的後代。

當時,袁世凱擔任內閣總理。宗社黨主張罷黜袁世凱,並對其實施刺殺。消滅袁世凱的勢力後,內閣由毓朗、載澤頂上,讓鐵良領兵與革命黨對抗,竭力反對共和。當時的宗社黨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也在北方掀起了一陣波瀾。

他們或是通過招攬偵探,在南京、北京等地進行秘密偵探活動,或是招買有“奉天胡紅字”之稱的東北土匪、北京巡警。即便對於軍閥開出的優待皇室條件,溥偉也堅持“始終反對,拒不簽字”的態度。宗社黨“多方運動”甚至引起南方注意,曾致電袁世凱,要求“速將宗社黨人解散”。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位鐵帽子王都是什麼態度

第二,是根據大形勢判斷,支持溥儀退位的一黨

隨著各方軍閥勢力強大,南方革命力量崛起,清朝的覆滅已成大勢所趨。加上當時袁世凱不斷地對各種親王貴族進行威逼利誘。因此,不少人紛紛表示支持溥儀退位。其中以鐵帽子王奕劻的態度最具代表性。

歷史上他就是一個比較貪財、好財的人,在一生中積累下不少的家產。但是在隆裕太后向皇親貴族徵款作軍費的時候,他卻絲毫不願出錢。

在這件事中,他首先就站出來表示支持溥儀退位。在收受袁世凱的好處之後,不斷地在朝廷中鼓吹太后、各方貴族勢力,來加快溥儀的退位。對於清朝王室來說,他無疑是一個叛徒。這也導致了他逝世後,溥儀極其不願給其諡號。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位鐵帽子王都是什麼態度

以上提到的都是比較極端的態度,第三種是偏向於中立的態度

除了上面提到的鐵帽子王,剩下的一些鐵帽子王,不明確支持或反對,而是保持著觀望的態度,以求自保。

當時溥儀退位已經是形勢所趨。所以有些鐵帽子選擇默不作聲,以求保全自己的性命和財富。

共和已成必然趨勢,加之各種活動打擊,鐵帽子王分崩離析。

宗社黨在後來發展得也不好,良弼被殺,鐵良被清廷革職,加上各種活動的打擊,漸漸地也就分崩離析了。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位鐵帽子王都是什麼態度

事實上,歷史是一定會隨著當時的潮流推進的。即便在當時的環境下仍然有保守的舊勢力,在最終也無法抵擋歷史的洪流。這也是維護溥儀的宗社黨為什麼最終無法成功的原因。

後來,民國提出了《清室優待條件》,表示可以讓鐵帽子王繼續承襲爵位,保留參禪,不納稅也不服兵役。當時的鐵帽子王們實際上就是一盤散沙,比起皇帝是否退位,他們自身的利益無疑更加重要。在自己的利益得到了一定保證後,是否支持溥儀退位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參考資料:《“鐵帽子王”源於清代封爵制度 享有世襲特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