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创,到处“旺铺转让”,损失50亿海底捞却“不慌”?

“疫情过去你想做什么?”“我想出去旅游!”“我想去做头发!”“我想吃烧烤火锅!”……受疫情的影响,很多人都在家只能靠自己做美食、看看剧来打发时间。

疫情的两个月,很多吃货安耐不住自己那颗躁动的心,想要出去尝尝自己爱吃的美食。想吃烧烤、火锅,也成人们在疫情期间的执念。谈到火锅,我们不得谈谈这几年风生水起的海底捞,以“服务至上”成为了火锅界的“大哥大”。

疫情重创,到处“旺铺转让”,损失50亿海底捞却“不慌”?

在3月11日,广大的吃货们迎来好消息。3月11日,海底捞在微博发布宣布,3月12日起海底捞在15个城市,首批85家门店将恢复营业,提供堂食。第一批恢复堂食的城市有成都、杭州、佛山、海口、南京、厦门等,但是人流量较大的北京、上海、深圳并不在其中。

即使只是一部分门店的恢复营业,广大网友也感动不已,纷纷在微博下留言。“海底捞,我好想你。”“果然没有爱错你。”“捞,想你的每一天。”“快营业吧,我快馋死了。”由此可见,海底捞有多么的受欢迎。那么海底捞又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呢?

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本来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的四人小火锅店,直到发展到今天,它已经成为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为一体的大型跨省直营餐饮品牌火锅店。海底捞在我国简阳、北京、上海、沈阳、天津、武汉、石家庄、西安、郑州、南京、广州、杭州、深圳、成都都有分店,甚至在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也都有连锁餐厅。

2018年9月11日,海底捞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股份公开发售,最后以每股17.8港元为发行价。9月26日海底捞进军香港资本市场。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海底捞市值2000亿港元。

年前的最新消息,1月9日,海底捞以市值1570亿元位列《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的第34位。

海底捞之所以那么火爆,主要是因为它的服务特点。首先服务态度是最基本的,火锅一般都是亲朋好友一起吃的时候才热闹,但也有自己一个人想吃火锅的时候,为了照顾顾客的用餐情绪,他们的服务员都会递上玩偶陪着顾客一起用餐。

很多餐厅因为位置有限,客人往往需要用很长的时间花在排队上,很多餐厅因为这个原因流失掉很多顾客。有的顾客即使等到了用餐机会,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他们的用餐体验。

海底捞为减少顾客的流失,照顾顾客用餐情绪。它主动提供为客户免费美甲,美鞋,护手的服务。它还会赠送一些饮料、零食和水果。“顾客是上帝”便是海底捞的真实写照。

疫情重创,到处“旺铺转让”,损失50亿海底捞却“不慌”?

其次,味道比较地道,比较有特色。海底捞共有10多种火锅底料,每一种底料都很受欢迎。现在很多超市的货架上的都有海底捞的火锅底料。食材很新鲜也是大家喜欢的原因之一,京东上也开出售海底捞的食材,像虾滑,毛肚等。

最后,在海底捞的的选择会自由点。有些食材你觉得一份的份量有点多,它可以提供半价的份量与价格。

在疫情的重击,整个餐饮行业都陷入了低迷。海底捞也不例外。据有关人士统计,疫情期间预计损失50亿元,面对这一巨大的损失,海底捞却格外的安静,可能也是做为火锅界的“大哥大”的底气吧。

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给员工的待遇也是很好的,员工人均8万年薪,店长年薪甚至高达12万。他对于用人有自己的观点,他觉得谈钱,才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比起“画大饼”这个确实实在多了。“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人才!”“先让员工活的体面有尊严,再去谈追求幸福!”这些观点都体现了为员工的利益着想。

疫情重创,到处“旺铺转让”,损失50亿海底捞却“不慌”?

在疫情期间,张勇仅仅发了一条“开饭了”的微博,并没有提及疫情,也没有提及亏损,显得十分从容。可能因为是从2003年的非典的大风大浪走过来,或许有足够的实力。

面对2003年非典的困境,海底捞另辟蹊径,直接将火锅送到每户人家,第二天再取回电磁炉。海底捞外卖在这困难时期拯救海底捞。后来海底捞上了《焦点访谈》,一时之间,海底捞声名大噪。

在这个非常时期,海底捞的外卖也停了,恢复营业的客流量也达不到以前的标准。海底捞又应该如何度过这次的危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