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推薦給年輕人一本書,我推薦《巨流河》

胡適先生說讀書的目的是能"不被人惑"。

心中有“惑”不管年紀如何,都容易做出“傻事”。

年少時易衝動,愛混團體,那是在個體中尋找存在感。

在家裡說話沒人聽,與同齡人在一起正好可以彌補這部分的缺失感。


所以年少時形影不離的夥伴,成年後未必能繼續做朋友,開始學會獨處,才是長大的標誌。

其實還有一個朋友和這種性質很像,那就是“書”。朋友未必能解“惑”但書可以。


可是書和人一樣,質量有高低,某個時段陪伴左右的書,多年後都不想再翻開,二手市場往往是它的歸宿。

但有些書則可常讀常新,任何時候拿起讀一章都有新領悟,這樣的書適合收藏和傳承,彷彿“摯友”。


年少上課時偷看的言情武俠,現在大多看起來無聊透了,完全不值得拿出那麼寶貴的時間去交換。

可應該讀什麼樣的書,心中是疑惑的。

如果要推薦給年輕人一本書,我推薦《巨流河》


直到有一天讀到《巨流河》,心中的疑惑才慢慢解開。

巨流河是清代稱呼遼河的名字,《巨流河》是一部以個人經歷記錄民國時代變化的作品。

“哀傷的文字如靜靜的河流,在我們的心裡緩緩淌過,這本書寫了顛沛流離的祖國,和幾代人的家國之痛。幾十年過去了,我們的心靈仍然刻滿彈痕。”這是新浪中國好書榜2010年度榜首作品《巨流河》的頒獎詞。

裡寫描寫南開大學的老師們,對學生的付出和專注,看到流淚既為他們也為自己,師者答疑解惑指引人生,是謂生涯燈塔似的人物。他們何其有幸遇上明師,我們何其有幸看到他們的書。

好的老師教你他懂的學問,更推薦你去閱讀人生路上的經典書籍,他知道與先賢智者的對話,可為一顆年輕的心終生解惑。

好的老師伴你一程,更影響你一生。

如果要推薦給年輕人一本書,我推薦《巨流河》


回憶起年少,後悔排行榜裡,排前列的應該有讀的好書太少,這一項。

如果15歲看的不是瓊瑤而是《巨流河》、《人間詞話七講》這樣的著作,立志會有很大的不同吧。

所幸有生之年能遇見好書,不晚!

《巨流河》這本書適合慢慢看,我基本算是逐字逐句看完,捨不得漏掉一點。

它集歷史的厚重,文學的典雅,求知的渴望於一體。

如此悲傷、如此愉悅、如此獨特。形容此書再適合不過。

之所以這麼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它解答了我心中一直以來的一個疑惑,讀書的意義。

一直以來讀書被分為兩大陣營討論,有無與無用。

如果讀書無用,那要以什麼來理解這雜亂的世界。

如果讀書有用,如何通過讀書在這現世中施展理想。

這是目前看到過最有力的回答。

書中的感人片段也非常多:

書中的人物大多都是知識分子出身,他們的故事各有不同,齊世英為救國棄文從戎,後又心繫東北年輕學子創辦“東北中山中學”,抗戰期間為保持與世界信息同步創辦“時與潮”雜誌,這本雜誌成為戰火中很多知識分子的精神食糧。

不管他在什麼位置,他都心繫教育,在做一個讀書人自認應該做的事情。

如謙謙君子的齊世英,是溫和潔淨的性情中人,南京被日本攻陷後與家人重逢,流淚說:我們真是國破家亡了。

創立南開大學的張伯苓先生,他的那句:中國不亡,有我!每每讀到都使人熱淚盈眶。

胡適談文學:感想不是隻有喜、怒、哀、樂而已,還要有一些深度。深度這種東西沒辦法講,不過你自己可以找得到。如果你有,就有,沒有,就是沒有,但是可以培養。

讓作者領悟到,文學上最重要的是格局、情趣與深度,這是無法言詮的。

《巨河流》裡動人的小時刻也特別多,宿舍的室友都回家了,只剩兩個女生相依相伴,她們朗誦詩即浪漫又夢幻。

抗日時期,兩個花季少女在宿舍的上下鋪邊對未來生活的嚮往,詩是此時最能撫慰人心的東西。

花環(何其芳)

開落在幽谷裡的花最香。

無人記憶的朝露最有光。

我說你是幸福的,小玲玲,

沒有照過影子的小溪最清亮。

你夢過綠藤緣進你窗裡,

金色的小花墜落到發上。

你為簷雨說出的故事感動,

你愛寂寞,寂寞的星光。

《斷章》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些被後人傳誦的詩句,沒想到居然誕生在那個動盪的戰爭年代。在那樣艱難年歲月裡,他們互相扶持,互相打氣,從沒有因為戰亂而停止對夢想的追求。

雖然戰爭已經離我們遠去,雖然已經是發生在近一百年前的事情,對今天的年輕人仍然有意義。

珍惜眼前的太平盛世,讓自己多讀書,讀好書,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在這現世中施展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