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有壓力,才有動力,動力是通往成功的加速器


故事:有壓力,才有動力,動力是通往成功的加速器

他非常清楚,這些年來,和舅媽努力拼搏,省吃儉用,手裡才積攢下四、五萬塊錢,想買房,豈不是笑話


張計聽說曲子要來,趕到機場接他。

曲子遠遠地看到張計,穿著黑風衣,長髮向後梳理的油光整齊,戴著茶色眼鏡,看上去威風凜凜,像港片裡的黑老大。

這些年,​張計可謂成了人生贏家,春風得意,躊躇滿志。

那年,張計的兒子大學畢業,一心想回家鄉,為了能夠得到張計兩口子的同意,找出各種理由。而張計認為:好男兒志在四方。希望兒子在外邊發展,前景更為廣闊。

兒子叫苦,說他已經畢業,學校不讓他們待了,只能和同學租房住。其目的,是想讓張計允許他回家。

為穩住兒子,張計苦口婆心,好言相勸,說:“好,我這就去你那裡,給你買房。”其實,說這話時,張計是沒有底氣的,他非常清楚,這些年來,他們兩口子努力拼搏,省吃儉用,手裡才積攢下四、五萬塊錢,想買房,豈不是笑話?

一星期後,兒子再次打電話逼張計兩口子,說同學把學校的壞毛病帶出來了。外出不鎖門,睡覺不關燈,吵吵嚷嚷,他實在受不了。

張計已經被兒子逼到絕路,再沒有行動,說不定啥時,兒子真的回家來了,到那時一切都晚了,指望兒子在外發現的夢想就得落空。其實,張計對兒子所在的城市,之知甚少,通過電腦百度,才大概瞭解到那裡的房價,如果按手上四、五萬塊錢的話,也許能買到一小套房。張計想:走一步說一步吧。於是,對兒子說:“我現在就去你那裡,給你解決住房問題。”

張計請了假,揣上僅有的5萬塊錢,和已經離崗休息的妻子,咬牙上了路。

兩天一夜的舟車勞頓,到達兒子所在的城市,給兒子打電話,讓他來火車站。兒子引領著張計兩口子來到他和5個同學租住的房子,見兒子睡在地上,生活的確簡陋。張計心一橫,說:“買房!”

一家3口連早飯也沒吃,張計兩口子忘了旅途疲勞,沿街尋找房產中介。

在一家中介公司,一位小夥子介紹了當下房價事情,又領著張計一家3口來到一戶要賣房的人家。結果,房主猶豫不決,遲遲疑疑不想賣了。

張計一家3口走在陌生的大街上,口乾舌燥,嗓子眼冒火。看街邊有賣水果的,張計的妻子和兒子走上前去。張計見不遠處有一家房產中介,漫不經心地走了進去,中介聽說要買房,熱情地向張計推薦了一套一室一廳的小房子。而且,中介手裡有房子的鑰匙,如果張計有意,可以帶著去看房子。張計並沒有報多大希望,既然中介樂意帶著去看房,看看就看看。一家3口在中介的引領下,來到房子裡。

房子一室一廳,雖然小點,但兒子一個人住,還是挺合適。張計喜歡上了,問房價多少。

中介說,要價8萬。

張計還價說:“7萬5。”

中介很痛快,就7萬5。

房主更是善解人意,說:“就算不買,你們沒地方住,也可以住下。”

張計一家3口,深受感動。覺得房主人不錯,可靠。

張計的妻子開玩笑說:“那我們真住下了。”說歸說,僅憑手裡的5萬塊錢,肯定買不下房子。於是,張計打電話找朋友曲子借,剛好,曲子原來和一個哥們做生意,那哥們想自己幹單,退給曲子10萬塊錢,他便把錢借給了張計,房子算買下了。

幾天後,房主說,他還有一套稍大點的兩室一廳的房子要賣。張計一家看過房子,覺得不錯,不買有點可惜。算算手裡的錢,5萬塊加曲子借給他們的10萬塊,去了7萬5,剛好還剩7萬5,兩室一廳的房子還是買不下來。張計立刻趕回老家,到單位開證明,從銀行貸款4萬, 把原先買的保險也退掉了。總之,東借西湊,把兩室一廳買下了。

這之後,張計和妻子商量,以後老了肯定要投靠兒子,於是又把家裡房子賣掉了,去兒子那又買了一套舊房。

這些年來,張計兩口子為了買房變得一貧如洗。最困難的時候,張計回單位上班,他妻子一個人窩居在空蕩蕩的房子裡,沒有電視,一張報紙看一天,一塊錢的青菜吃一天。因為人生地不熟,連門都不敢出。

​一晃15年過去。

現在,誰見張計,誰誇。說張計有眼光,有遠見,手裡幾套房子發財了。

張計深有感觸地說,有人看他們有幾套房子眼饞。然而,當初買房子的時候,都在幹嘛?在嘲笑他,看他笑話,說他上當受騙了。張計意味深長地說,有一部電影叫《創業》,裡面有兩句臺詞,“人沒壓力輕飄飄,井沒壓力不噴油”,有壓力,才有動力,動力是通往成功的加速器。

“別看你輩份小,你什麼時候來,都是我的座上客。”張計開心地對曲子說,“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不會忘記肯借錢給我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