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的傾世祕密:為愛而死

【導讀】“尸解大法”根本不是讓貴妃死而復生,而是要她心甘情願在欺瞞中為愛而死。

2017年賣座電影《妖貓傳》作為導演陳凱歌和製片人陳紅夫婦倆人通力合作的成品,視覺呈現上突破傳統、採用更多後期製作,故而直觀展現了陳導眼中恢宏的大唐盛世。

觀影之時便對影片中一個細節處理耿耿於懷。裡頭說“楊玉環是個有胡人血統的人”,放在今天,就是我們俗稱的“混血兒”,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陳導要一個“混血”演員張榕容出演貴妃一角。但查閱史書或資料,均未發現楊貴妃有胡人血統,只是一個普通漢家胖姑娘罷了。

在我印象中,能將貴妃豐腴之美演活的,要數《楊貴妃秘史》裡的扮演者殷桃。殷桃之美,美在嬌柔,算得上是白居易筆下“侍兒扶起嬌無力”的嬌美人。而此次《妖貓傳》中張榕容飾演的貴妃卻是真正做到了“溫泉水滑洗凝脂”的效果,是真正的肥而不膩。摒棄了“混血說”的設定,影片在選角方面沒毛病。

除此之外,陳玄禮逼玄宗殺貴妃以絕安祿山之威脅時所提到的“生死論”亦使我心驚。玉環死,則玄宗天子之顏面蕩然無存;玉環生,則玄宗與楊妃皆有一死。


“為了皇帝的顏面和安全,楊玉環的生死兩條路都被堵死了”。

關於楊玉環的死存在諸多爭議,而被載入史的兩次楊妃被逐,最後都在玄宗的念念不捨、楊妃的愛之真切中峰迴路轉。為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深愛著玄宗的楊玉環會為了玄宗的安危接受命運的安排。

這是影片中阿倍仲麻呂沒能成功勸說楊妃隨其東渡日本的根本原因,也是幻術大師黃鶴之所以起用“尸解大法”騙術的根本自信,因為楊玉環一定會走進騙局,而且是自願成為這個騙局中的惟一犧牲者。

斯人已逝,很難說得清楚前塵往事的紛紛擾擾,而獨自苟活在世上的李隆基除了保住大唐江山以外,就只剩下西宮滿階不掃的紅葉。他是個足夠理智的帝王,於武亂中堅韌生長,沒點沾親帶故的冷酷不足以撐起開元的強盛。可惜他又是個感性的天子,於一人身上寄半世離愁。

白居易在最狂肆年紀寫下的紀實詩作中,就有《長恨歌》的由盛及衰。那是愛情牡丹的綻放與凋零,是花之宿命,也是李楊二人愛情悲劇的定調。

我相信楊玉環是死在了冰冷的馬嵬驛,因為她對李隆基的深愛,也因為時局下不二之選的無奈。我同樣相信白居易筆下失魂落魄的唐明皇,畢竟他先遇見的是肩上江山社稷的重擔,而後才是人世摯愛,他不得不為江山負美人。痛失了人間惟一樂趣的唐玄宗也沒能在白居易筆下善終,這是他僅有的對楊玉環真情的救贖。

近日聽來的一句歌詞倒是很能表達李楊之間的愛情:

“吻我還吃我,愛我還難過,痛過也笑過,失落也復活”。

說我們相信楊玉環的“宛轉蛾眉馬前死”,說我們相信唐玄宗的“孤燈挑盡未成眠”,不如說

我們只願意相信白居易筆下那份“為愛而死”的烈火真情曾經存在過。

楊玉環的傾世秘密:為愛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