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90後”的五人消殺小隊奮戰疫線

中國發展網 3月13日早上9點,彌霧機的轟鳴聲響徹柑子槽小區,三輪車駛過的地方漫起陣陣白霧。

到了2棟的樓棟口,王冕停車提起機器,葉風跳下車斗、提著連接的消毒水桶和他往裡走,兩人配合默契,不一會兒就完成消殺,又開車往下一棟駛去。

“口子太窄了三輪車進不來,只能手提。”王冕說。

二十升的水箱裝滿近40斤重,彌霧機接近30斤,提不了多久就會累出一身汗。在疫情防控形勢最緊張的時候,他們每天要做兩次消殺,每次一個半小時,車載手提、兩組人一天下來得消耗十幾桶消毒水。

湖北恩施:“90后”的五人消杀小队奋战疫线
湖北恩施:“90后”的五人消杀小队奋战疫线

小區的警備工作室被借用為這支義務消殺小隊的臨時辦公室,王冕二人回來後,羅慶從窗口接過線為機器充電。

“剛來的時候還比較手生,現在巷子裡倒車都順當得很。”

開車摔了爬起來,機器壞了自己修,隊員們吃得苦、耐得髒,一個個都磨成了“熟練工”。

83年生的羅慶是恩施市舞陽壩街道辦事處金子壩村居民,也是這支隊伍的發起人和“老大哥”。柑子槽小區既有安置房、也有自建房,常住居民多,生活垃圾產出量大,還緊鄰金子壩村垃圾處理站,消殺防疫問題就像懸在居民頭頂的一塊陰雲。

經歷過“非典”,羅慶一家都對新冠肺炎疫情非常重視。1月23日,他多方打聽、買來一臺大功率彌霧機,後又購入幾大桶八四消毒液和酒精,正式開始義務消殺。

“一開始就我一個人,妹妹、妹夫偶爾幫忙,還是比較累。”1月27日,羅慶在朋友圈發了條短視頻“消毒,我們是認真的”,記錄當天的任務。

這條朋友圈恰巧被王冕看到,決定叫上朋友幫忙。陸續加入的4名隊員都是90後,最小的霍登甲2018年剛退伍,是99年的小夥子。

消殺隊伍擴充到5人,消殺範圍也漸漸擴散到整片安置房、自建房,再到更遠些的麻場組、武陵國際小區以及周邊執勤點、交警卡點。居民們一聽到機器轟鳴聲,就知道是這群年輕人來了。

“我印象中本來覺得98、99年的都是小孩子,比較愛玩,這次確實讓我認識到他們有擔當的一面。”工作沒那麼重了,羅慶開始照顧隊員們的伙食,午飯由他在家做好端過來,爭取讓大家頓頓“有肉吃”。

休息時間,他們坐在沙發上聊天、刷抖音,吃完午餐充滿電,準備下一次出發。過幾天,他們打算為附近的幼兒園義務消毒。

“到疫情結束吧,等大家脫下口罩的時候,我們就做到位了。”王冕已經堅持了一個多月,還想繼續堅持下去。(廖亮 趙映雪 劉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