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商隱的“靈犀”到龍袍上的“金絲猴”,看誰是“衣冠禽獸”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名句,經常被用來描述身處熱戀之中、卻一時不得相聚的男女,情意綿綿、心心相印的場景。

李商隱創作了大量看似描寫愛情,實則隱喻仕途的詩,這也是當時文人的基本套路。

從李商隱的“靈犀”到龍袍上的“金絲猴”,看誰是“衣冠禽獸”


我們不談詩句,談談詩中提到的靈犀。

靈犀是指犀牛的角,一種特殊的犀牛角。這種犀牛角中心有一條白線,從根部直貫角尖,通常被人們神化為可以“出氣通天”,也常常用來表示心靈感應。這當然是人們把犀牛神化的緣故了。

從李商隱的“靈犀”到龍袍上的“金絲猴”,看誰是“衣冠禽獸”


之所以犀牛被神化,是因為它在唐代已經極其罕見稀有,李商隱恐怕從未見過活的犀牛,充其量只能看到被做成裝飾的犀牛角飾品。

但其實,犀牛在我國古代並不罕見,而且數量相當之多。不僅在華南有,而且在華北平原上也曾經成群結隊的出現。

甲骨文中卜辭裡就經常提到殷王獵殺犀牛的事兒,一次捕殺的收穫,甚至可以多達11頭,足見當時是“滿地跑犀牛”啦。

我們通常說的“虎兕”之“兕”就是犀牛。遠古的人們已經開始把犀牛角和皮做成器物了。《詩疏》裡說“兕觥以兕角為之,容五升”,“兕觥”就是用犀牛角製作的一種容器。

從李商隱的“靈犀”到龍袍上的“金絲猴”,看誰是“衣冠禽獸”

兕觥示意圖


犀牛皮,則用來給士兵制甲。《左傳》中說到宋國人選擇制甲材料的時候,提到“牛則有皮,犀兕尚多”。可見那時犀牛的量還是很多的,並不稀有。《墨子公輸篇》裡甚至說,“荊有云夢,犀兕麋鹿滿之”,那個時代,還真是犀牛們的快樂時光。

但是,自戰國以來,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軍隊裝備對犀牛皮的需求也不斷增大。經過長期的大肆捕殺之後,到了李商隱作詩的唐代,人們已經很難見本土自產的活的犀牛了。

對犀牛皮的需求極度萎縮,但是對犀牛角卻熱烈追捧起來。作為官員貴族的飾品,犀牛角遠遠超過金銀珠玉的價值。這股熱潮,一直到宋朝才漸漸消退。

所以說,犀牛在我國的絕種絕跡,人類的貪婪是罪魁禍首。

沒有了犀牛來裝點門面,人們把黑手又伸向另一個可愛的動物——金絲猴。

從李商隱的“靈犀”到龍袍上的“金絲猴”,看誰是“衣冠禽獸”

金絲猴

金絲猴也是我國特產,遠古就有。古時候稱為“蜼(音尾)”。《爾雅》中說“蜼仰鼻而長尾”。三國的時候,它還被起了個奇特的名字——“果然”。

“交州以南有果然獸,其鳴自呼,身如猿,犬面,通有白色,其體不過三尺,而尾長四尺餘,反尾度身,過其頭。視其鼻,仍見兩孔,仰向天。其毛長,柔細滑澤。”-------《南州異物志》

這時候,人們就開始盯上金絲猴的皮毛了。

金絲猴的皮被稱為“狨皮”,狨皮在唐朝開始,被用來製作馬鞍子的坐墊。到宋朝則被髮揚光大,狨皮竟然成為官員的標配。

——“狨似大猴,生川中,其脊毛最長,色如黃金。取而縫之,數十片成一座,價值錢百千。”《萍洲可談》


從李商隱的“靈犀”到龍袍上的“金絲猴”,看誰是“衣冠禽獸”

金絲猴皮做的椅子墊


從李商隱的“靈犀”到龍袍上的“金絲猴”,看誰是“衣冠禽獸”

宋朝《春宴圖》中馬背上的“狨座”

你看看,做一個狨座墊,要殺掉幾十只金絲猴,想想真是不寒而慄!

而且,金絲猴作為靈長類動物,同類之間會產生深厚的感情。殘忍的人類就利用這一點,利用一隻金絲猴來誘捕更多的同類。

——“得一果然,則數十可得。蓋此獸不忍傷其類,雖殺之不去,獸狀而人心者也。”《蜀中廣記》

據說,獵人抓到母猴之後,把皮剝下來,在樹下拿鞭子抽打,小猴會從樹上跳下來,悲啼著趴在母猴的皮上,束手就擒。

金絲猴作為禽獸中的一員,卻不比人類更像禽獸

衣冠禽獸這個詞到底是說誰呢?

我們通常送給壞人一個詞“衣冠禽獸”,其實在我看來,把壞人比作禽獸,還真是對禽獸的最大的侮辱。人心之黑暗,又豈是禽獸可以比擬的!

衣冠禽獸,這個詞在最初這還是一個褒義詞

是說一個人能夠穿上繡有禽獸圖案的衣服才是顯貴之人。因為普通人的衣服上,是不允許繪製飛禽走獸之類圖案的。

明朝時,文官朝服繡飛禽,武官朝服繡走獸。文官從一品往下分別繡著仙鶴、錦雞、孔雀、雲雁、白鷳、鸕鷀、鸂䳵、黃鸝、鵪鶉。武官自上而下繡著獅子、老虎、豹、熊、彪、犀牛、海馬。

從李商隱的“靈犀”到龍袍上的“金絲猴”,看誰是“衣冠禽獸”

明朝官員制服規定


而皇帝的龍袍,則一次性要繪足12種圖案,分別是日、月、辰、山、龍、火、藻、黼黻、華蟲、宗彝和粉米。

從李商隱的“靈犀”到龍袍上的“金絲猴”,看誰是“衣冠禽獸”

明朱棣像


從李商隱的“靈犀”到龍袍上的“金絲猴”,看誰是“衣冠禽獸”

明龍袍


從李商隱的“靈犀”到龍袍上的“金絲猴”,看誰是“衣冠禽獸”

龍袍圖案詳解

可以看到,十二個圖案之一的“宗彝”,右邊就是一隻金絲猴,殺它剝皮還不算,還要把它繡在龍袍上保佑平安。

看來最配得上“衣冠禽獸”的稱號的,乃是“皇帝佬”。

人與禽獸,誰高誰低,站在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結論。

但有一點可以明確,就是面對生存,禽獸懂得自足和節制,而恰恰是在這一點上,人真的是“禽獸不如”啊!

真希望今後,我們再吟誦“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時候,不僅僅是在說人與人之間,也是在說人與禽獸之間的心靈感應!



參考資料:《公羊傳》、《狨座》、《蜀中廣記》、《南州異物志》、《萍洲可談》、《文物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