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未必能找到更好的”:内心的匮乏感,是一个人悲剧的开始


“离婚,未必能找到更好的”:内心的匮乏感,是一个人悲剧的开始


01

“离了婚,未必能找到更好的”——这句话我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在众多婚姻咨询中,那些婚姻不幸,既提不起勇气离婚,又提不起勇气重新开始的女人,绝大多数都会说出这样一句话。

与之相对的,是另外一些大龄未婚女性常说的话:“我相信爱情,相信这世上一定有一种叫做爱情的美好而纯粹的感情”,“不过爱情很难得也很脆弱,两个人进入婚姻中,爱情大多数也就随之磨损了”。

这两种说法有共通之处,即乍听上去非常理性,但却经不起细品。

在这两种说法背后,一种名叫“匮乏感”的东西,扑面而来。

02

生活中,也常能听见类似的对话:

“你肯定能找到一个适合你的人,说不定还能有姐弟恋呢,你看王菲还不是照样找了谢霆锋。

那能比吗?王菲多有钱。

谢霆锋也不差钱啊。你看他俩感情很好啊。

那是特例,不作数的。”

或者:

“妈妈,我长大了想当画家”

“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画家,首先得有天赋,而且还得特别辛苦。很多时候,努力不一定有好结果,毕竟那些成名成腕的只是凤毛麟角。你呀,还是踏踏实实的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吧。”

一个人内心当中如果有强烈的匮乏感,往往配得感也很低下

。简单而言,这样的人从骨子里不相信能有美好的事情发生,或者即使相信,也觉得与自己无关,不相信好事会降临在自己头上。

配得感低下的人,渴望美好,但却不敢争取。它的来源,是自我价值感的低下。

自我价值感低下一般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防御性的主动掠夺。这样的人表现出来的样子就是欲壑难填,无论财富还是其他资源,能占多少就占多少。

之所以会这样做,本质上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创造资源和机会没有信心,所以注意力永远向外,对于资源只有霸占和掠夺,才能获得心理上的片刻满足。

另一种形式,是尽力避免冲突、逃避失望,在冲突面前选择压抑和退让。比如,婚姻不幸但却不敢离婚,想的是“再找一个也未必好到哪去”或者“找谁都一样”,用这种自我安慰的“假死状态”逃避真实。

“离婚,未必能找到更好的”:内心的匮乏感,是一个人悲剧的开始


03

从某种角度来说,内心匮乏感强烈的人,都活在忧惧之中,担心自己有限的资源被掠夺,恐惧自己陷入到资源匮乏的绝望当中。

比如,在婚恋关系中,内心匮乏的单亲妈妈会把孩子当成累赘,当成再婚的障碍,觉得因为自己带着孩子,所以条件不如他人,成了婚恋市场上的“次等货”。这些担心与恐惧,表面上看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但从根本上说,是对自我价值的不确定。

如果你告诉她孩子不是问题,可能她又会马上想到自己的年龄,也许是障碍,当解决了年龄,收入又成了新问题;收入解决了,还有自己聪不聪明,幽不幽默..........没有实体自我的人,对自我价值不确定,于是她便会发起各种自我攻击,而外界的人和事,只不过是用来证明自己“不值得”的借口。

但正如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所说:“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意见困扰”。本质上说,带不带孩子、年龄多大、收入多少...这些都不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在于因自身匮乏感而衍生出来的自我攻击

正因为如此,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才说:有的单身妈妈,在寻找另一半的时候,会认为孩子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比如,她们会认为:带着孩子是个麻烦;孩子会不同意;对方会嫌累赘等;而有的妈妈,不仅可以不这么想,甚至还能把孩子当成一个优势。这其中的差别,靠的是绝不自我攻击的彪悍人格

从根本上说,内心有浓重的匮乏感、低配得感、低自我价值、低自尊.....所有这些,都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说法,它们都在于一个人的核心人格


“离婚,未必能找到更好的”:内心的匮乏感,是一个人悲剧的开始


04

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形成于6岁之前,而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带来的抚养环境,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情绪反应模式和行为模式,也就是一个人的人格

父母本身缺少安全感,自然很难养育出内心丰盈的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来自父母“有条件的爱”,于是内化了这些“功利性”的标准,逐渐也成为一个低自我价值的人。

有条件的爱带给人最大的影响是:使一个人缺少自信,认为自己所得到的的一切,都必须有等量的交换才能获得,当认为自己可供交换的能量太低时,则会产生匮乏感。

当一个人的人格背景被固定下来,其实所有的选择就都只能在这个框架之内了。换言之:你自认为经过理性思考做出了客观正确的选择,但本质上自己的选择早已被自己的认知所限制了。

从这个角度说,那些自我设限、画地为牢,本质上都是受限于自己人格发展水平的限定

人格发展水平就像自我戴着不自知的滤镜,透过灰蒙蒙的镜片看世界,还以为自己的眼睛看到的都是真实,但殊不知这种“真实”本质是隔着滤镜的幻象。

以婚恋关系为例,内心匮乏感的主要表现,体现在资源的匮乏上。资源包含显性的资源和隐性的资源,而寻找优秀的伴侣,属于后者。

无论是显性资源还是隐性资源,一旦一个人有了匮乏感,就会形成一种错觉,认为资源是一种固定的、有限的存在,这种想法的潜台词是,对于资源,如果别人获得了,那么我能得到的就会相应的减少。

自然,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关注的焦点就会放在资源的争取上,并因为没有争取到资源而紧张、焦虑,对别人占有资源

嫉妒、仇恨

比如看到自己大龄未嫁,不会考虑因为自己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考虑的更多的是“被剩下了怎么办?”比如,自己如果想要离异,考虑最多的不是离开一个不合适的人,而是“离了这个也许碰不到更好的”。

但是真实是,资源并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变量,这个变数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正如新引力法则表现的那样:你是什么人,自然就会吸引什么人。你能吸引到的,都是和你自身能量相当的人。也可以换一种说法:你的人格背景决定了你拥有怎样的世界

“离婚,未必能找到更好的”:内心的匮乏感,是一个人悲剧的开始


05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小s和大s为了是否可以给小s的女儿买一件价值人民币200多的衣服而有过争论,小s坚持说小孩没必要穿好的,而大s则主张在不过分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孩子。

其实比对一下大小s的成长背景就会发现,小S看似耍宝,其实内心非常脆弱,她从小就不如姐姐大s出色,甚至出道时也是被妈妈强行“买一送一”塞给经纪人的,所以,表面上看是两个人的育儿理念的差别,但从根本上却是内心匮乏感的区别。

小s的节俭,反映的是她内心的匮乏

如果一个人想要摆脱这种被动的命运,变得对人生更为积极主动,就需要打破原先的人格背景,选择进化和成长。

一个人内心的匮乏感无法用外界物质的填塞获得真正的满足,所以如果不解决内心的问题,紧靠外界的争取,最终得到的很可能是强迫性成功——即用金钱、名誉、地位等假性自体来满足自己,但是一旦外界环境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使自己的心打回原形。

想要解决内心匮乏感,只有通过人格的成长这一条路——这也是唯一的路。

人格的成长需要深刻的觉察和艰苦的努力,需要不断的提示自己,直面真实的自己。要撕破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承认自己内心的虚弱,承认自己对于美好,不是不想要,而是没能力要。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只有先面对和承认真实的自己,才能戳破人格面具的幻象。

所谓成长,就是一方面,相信自己“值得”,愿意看到生活的无限可能,不放弃让自己幸福的机会,另一方面,不盲目,能认清现实,看清客观、真实的自己。不自我攻击,而是清醒的评估自己。

除此之外,还愿意付出努力,来为实现自己精神和情感的满足增加底气,这种底气,来自于通过自己努力而创造的更加宽松、安全、自由的内外环境

当成长的足够,便会认识到现实的真相是:离了婚,的确不能保证遇到一个顺遂满意的另一半,但是如果自己成长的足够好,那么即使没有另一半,一个人也依然能够生活的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