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分,无法超越的传奇之作,一部电影看尽人生百态

经典黑帮片

《美国往事》是值得观众反复观赏的经典之作。该片的艺术成很高:剧中人物栩栩如生,电影情节精雕细刻,电影画面十分讲究,甚至每个片段起承转合都颇具匠心。比如艳妇卡萝勾结黑帮打劫自己老公的珠宝店,为掩人耳目她主动要打劫者强奸自己,并发出刺耳而享受的叫声;接着画面转入大海的空镜头,伴随着海鸥的画外音,如此匹配与抒情,且有幽默感,不得不佩服导演的用心良苦。

豆瓣9.1分,无法超越的传奇之作,一部电影看尽人生百态


有人这样说过,在美国电影史上,只有一部类型片可以与《教父》相提并论,那就是意大利导演塞尔乔·莱昂内的“往事三部曲”之一,耗资4000万美元,历时十三年制作的《美国往事》。影片以极具魅力而丰满的形式呈现了一个欧洲导演眼中的美国景观,以及一个外来者对美国的想象与幻觉中的记忆,成为了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经典篇章。《美国往事》吸引了不少影迷去一遍遍地观摩它,解读它,为少年面条伤痛的成长唏嘘,为老年面条目睹的真相落泪。莱昂内那力透镜背的犀利与苍凉也感染了那些用心去观赏这部电影的人

影片视角独特

《美国往事》是一部描写友谊与对立、忠诚和背叛等人性冲突的黑帮史诗电影。导演赛尔乔·莱昂内一改好莱坞传统西片的格局,以独特的视角塑造了美国黑社会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影片颇有气势,暴力的描绘有一种诗意。时间跨越40年,从经济大萧条、禁酒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均作为背景。影片只选取原作中的几个人物和几件事件,采用典型的好莱坞叙事结构。所不同的是,影片的时空结构处理颇有特色,通过主人公面条的回忆将故事逐渐展开,故事始终在面条和麦克斯之间一种理还乱的债务纠葛中进行 。

影片主人公面条并不像一个传统黑帮电影中黑帮人物,他更像一个屈从于环境和直觉的平凡之人,同时也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来寻求最终的救赎。《美国往事》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部纯粹的作者电影,它所承载的是导演赛尔乔·莱翁内所有的“美国情结”,他所要讲述的并非是一个逻辑完整的传统故事,而是他本人对他一生所钟爱的美国历史、文化与精神的一次纯粹自我的表达。因为他对于大洋彼岸的理解并非像科波拉这样在街边成长起来的意裔美国人,而是通过银幕上的美国电影所获得和积累的,所以他才会拍摄出这样一部带着非美国气质的美国题材的电影 。

深刻、复杂的主题

影片改编自大卫·阿朗森的自传体小说《流氓》,导演娴熟而潇洒地搬用着警匪片的套路,将这部震撼人心的文字作品打造成了一部交织着恩怨情仇和爱恨纠葛,无耻之尤和侠肝义胆,卑鄙叛卖与义薄云天,酣畅淋漓与忧伤怜悯的美国传说。而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又不仅仅是一个传说,它客观冷静的态度、犀利无情的剖析更像是一个影像寓言。一般说来,传统意义上的剧情片都喜欢将主人公粉饰成一个能飞檐走壁的英雄,但莱昂内从始至终都没有对帮派团伙进行任何美化,主人公面条的一生在它的镜头下更像是一场幻梦,甚至接近恶梦,然而就连这恶梦导演也不愿意让他保留,最后任凭无情的现实将梦幻碾得粉碎。

影片宛若意大利歌剧中的咏叹调,以情感和情感的复杂关系为核心表达内容,淋漓尽致了表达了莱昂内对友情与爱情的全部看法。也许面条是美国经典警匪片的正面人物,他义薄云天,侠骨柔肠;而麦克斯则应该是被谴责的对象,他老谋深算、阴险恶毒、为了达到个人目甚至不惜出卖自己最好的朋友。可是,导演莱昂内要呈现给观众的画面却不是善恶这样简单,他要表达的是外来者对美国所标榜之传奇的一种怀疑、质询。事实上,正是麦克斯,而不是面条,构成了一个美国式的“奇迹”。那就是一个外籍移民,能够有一天改头换面,跻身上流社会,官及部长显位。如果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准来衡量,麦克斯无疑是一个成功者,而面条是一个失败者。面条的全部性格弱点无不暴露在麦克斯现实、犀利、冷静的目光中。最后,赢家麦克斯加官进爵,而输家面条却身陷监狱达12年之久,失去了全部财产、甚至自己心爱的女人。正是面条和麦克斯身上所呈现出来的正反两题,构成了一种现实与诗意、残忍与柔情、惩罚与罪恶的复杂混合,让习惯了快意恩仇的人们不得不在这种心理落差中对社会、对人性进行思考

豆瓣9.1分,无法超越的传奇之作,一部电影看尽人生百态


豆瓣9.1分,无法超越的传奇之作,一部电影看尽人生百态


豆瓣9.1分,无法超越的传奇之作,一部电影看尽人生百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