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能回自己房間換衣服嗎”,兒媳的話無情地指出婆婆不知避兒

文|空谷幽蘭育兒

雖然說母愛是人們口中無私且偉大的存在,但是畢竟男女有別,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雙方都會有意識地去避免尷尬情況的發生,因而就有了“兒大避母”這種說法。這的確需要引起重視,如若不能做到,就有可能會面臨尷尬的境地!

“媽,能回自己房間換衣服嗎”,兒媳的話無情地指出婆婆不知避兒

徐阿姨最近就因為自家兒媳的一番話而尷尬到不行,直接就和兒媳翻了臉。徐阿姨是單親媽媽,兒子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從小就光著膀子在自己的面前晃。所以徐阿姨一直都把他當成是沒長大的孩子,兒子10歲了才和自己分開睡,關係也是親密無間。

“媽,能回自己房間換衣服嗎”,兒媳的話無情地指出婆婆不知避兒

但到兒子結婚了之後,徐阿姨就感覺彆扭到不行。以前兒子和自己的關係是最好的,整天就是陪在自己的身邊,想要什麼兒子都會滿足。兒子結婚了之後,有了兒媳的存在,徐阿姨總覺得自己的兒子被別人給搶走了。再加上兒子兒媳有時會在自己面前打打鬧鬧,看起來十分親密,這讓徐阿姨本就有些吃醋。表面風平浪靜地度過了一段時間後,前幾天兒媳婦的一句話徹底地引發了大戰。

當天,兒子和兒媳去逛街,給自己買了一身新衣服,徐阿姨非常的開心,直接就在屋裡換起了衣服,本來這在徐阿姨看來只是一件小事情,沒想到一向不和徐阿姨頂嘴的兒媳,這一次卻說了句:“媽,能回自己的房間換衣服嗎?”兒媳的聲音不大,但是卻讓徐阿姨頓時感覺臉像被燙了一樣。

兒媳說完之後,兒子瞪了她一眼,事宜讓她別再說了。但這次兒媳卻並不打算善罷甘休,很直接地對徐阿姨說道:“雖然我知道你們母子關係好,但是現在他都已經是結婚的人了,您還穿著一件裡衣在這裡走來走去像話嗎?之前我都已經看到過好幾次了,兒子都大了,該避的還是得要避著點!”

“媽,能回自己房間換衣服嗎”,兒媳的話無情地指出婆婆不知避兒

徐阿姨聽到兒媳說的這一番話,感覺自己渾身都不是滋味,便反駁到:“我兒子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他身上哪一點地方我沒有看過!”之後便一把推開門,憤怒地走了出去。

看完了徐阿姨的故事,可能有部分人會覺得徐阿姨的做法太過分,但實際上在生活當中也有不少的父母可能會在不知不覺當中做出了同樣的行為。尤其是母親,因為女性對於自己的子女天生就有一種親切與愛護感,因此會更容易忘記這件事情。

但是,兒大避母的確是我們不容忽視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愛孩子也要把握好尺度,切勿跨過了界限。

一、“兒大避母”有利於家庭關係和諧

“媽,能回自己房間換衣服嗎”,兒媳的話無情地指出婆婆不知避兒

孩子在年齡比較小的時候,因為對於父母的一種安全需求,因此經常會有肢體上的觸碰,但是隨著孩子的年齡長大,母親就應該要有意識地對孩子的私生活進行迴避。尤其是當自己的子女已經成年之後,父母更應該要意識到這一點,只有正常的親子關係才能夠塑造良好的家庭關係。如果說母親和兒子的關係太過於親密的話,很容易會導致家庭破碎。

二、“兒大避母”避免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孩子到了青春期間,就應該要有屬於自己的私生活。有些母親可能會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之間有秘密,但是本來人就應該是個體。等到孩子青春期之後,母親有意識地和孩子保持距離,能夠避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部分孩子之所以到了最後會成為別人口中的“媽寶男”其實就是因為自己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影響,導致孩子對自己有了過度的依戀感。

“媽,能回自己房間換衣服嗎”,兒媳的話無情地指出婆婆不知避兒

三、“兒大避母”避免悲劇發生

中國人對於倫理道德是非常重視的。但是這些年來也不乏一些悲劇的發生,有部分有單身母親養大的孩子發展到最後,甚至於有可能會因為戀母情結而只願意尋找和自己母親長相相似,行為相似的對象,也有一些人甚至於可能會到最後發展成“母子戀”,為了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最好能夠做到兒大避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