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龍潭山上有諸多匾額,其中兩塊原是皇帝親筆御書

在景區內的匾額,不僅是景點的註解,更可能是一段歷史、一段故事。尤其是充滿著歷史文化底蘊的景區,匾額的存在,更是讓這裡文化氛圍濃郁。

吉林市龍潭山便是如此,它是一座擁有著上千年曆史文化的名山,充滿著神秘色彩的故事、坐落著悠久的建築和古寺廟群,自然會有諸多匾額題字,其中有兩塊匾額的前身竟然是皇帝御書。

吉林龍潭山上有諸多匾額,其中兩塊原是皇帝親筆御書

位於觀音殿內的匾額“福佑大東”,為乾隆乾隆十九年(1754年)東巡吉林城,登龍潭山時所題寫,後製作成匾額懸掛於觀音殿正殿之上,意為保佑吉林一方。不過,乾隆真跡的匾額早已不復存在,眼前的為著名書法家苗子在1996年書寫。

吉林龍潭山上有諸多匾額,其中兩塊原是皇帝親筆御書

“挹婁澤洽”位於龍潭旁的牌樓上,原匾額為光緒十七年(1891年),光緒帝親筆御書,後遺失,現在的匾額是署名為仲南的書家所題。挹婁是滿族族源之一。 對於這四個字的詮釋有多個版本,有人認為是潤澤生民之意,也有人認為匾額應為“光緒皇帝表達先祖恩德廣大”之意。

吉林龍潭山上有諸多匾額,其中兩塊原是皇帝親筆御書

半山腰處的牌樓上懸掛“雨暘時若”匾額,為晴雨適時、氣候調和之意。清《永吉縣誌》 有記載“當年走進龍潭山半里許,過一小崗,又半里有牌樓一座,匾書‘雨暘時若’”。由此推斷,該匾額也是有歷史的。可惜的是,原匾額已毀,眼前的匾額是上個世紀80年代製作的,為著名書法家金意庵先生書寫。

吉林龍潭山上有諸多匾額,其中兩塊原是皇帝親筆御書

吉林龍潭山上有諸多匾額,其中兩塊原是皇帝親筆御書

南天門牌樓北側懸掛匾額文字為“南天門”、南側懸掛匾額文字為“紫氣紅霞”,為著名畫家楊明春書寫。意為祥瑞。

吉林龍潭山上有諸多匾額,其中兩塊原是皇帝親筆御書

龍鳳寺正門匾額“龍鳳寺”。

吉林龍潭山上有諸多匾額,其中兩塊原是皇帝親筆御書

龍鳳寺內正殿上方懸掛“佛光普照”匾額。

吉林龍潭山上有諸多匾額,其中兩塊原是皇帝親筆御書

觀音殿入門處的“觀音殿”匾額。

吉林龍潭山上有諸多匾額,其中兩塊原是皇帝親筆御書

關帝廟懸掛的“協天大帝“匾額。滿語稱“關瑪法”,即關老爺。

這些只是龍潭山上匾額的一部分,其實還有很多匾額在見證著龍潭山的歷史、文化,而這些匾額仔細研究起來卻十分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