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疫”路木兰巾帼“红”

在抗击疫情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出租车司机,他们是抗疫路上病患的拐杖,他们是共产党员,他们是新华社客户端当日浏览量超“百万+”的“网红”,他们是抗“疫”路上的“钢铁战士”。在他们当中有这样一位女性,疫情面前她无惧无悔,彰显巾帼担当,如铿锵玫瑰在风雪中绽放,播洒下一路芬芳,她就是北安市雷锋车队党支部书记李丹。

北安最美芳华|李丹:“疫”路木兰巾帼“红”

北安最美芳华|李丹:“疫”路木兰巾帼“红”

北安最美芳华|李丹:“疫”路木兰巾帼“红”

冲锋在前的“花木兰”

李丹,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北安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干事、北安市雷锋车队党支部书记、工会副主席、女工主任,曾获中国交通运输部“优秀创作个人”、黑龙江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龙江好人”、黑龙江慈善总会“最美志愿者”、黑河市“最佳网络文化推动者”、北安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

进入疫情防控以来,李丹主动请战加入疫情防控工作。她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带领雷锋车队迅速组建了由22台出租车组成的“防疫应急”专用车队,并带领20名党员和积极分子成立“党员先锋队”,不分昼夜24小时义务帮助透析患者和急重症患者就医出行。从雷锋车队的管理制度到驾驶员的排班分工,从每一个应急电话的接听到紧急病患争分夺秒的接送,从20多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到水电煤气电话费的花销,她都是抢在前头,做在前头,花在前头。随时完成车辆调度、做好消毒、及时通风、测量体温、提醒病患佩戴口罩、做好防护,一系列流程在李丹的细化制定和带头严格执行下有序的开展。李丹的儿子只有4岁,丈夫姜涛和她都是疫情防控的排头兵,孩子只能请邻居姐妹帮忙照看。大“疫”当下,谁不想守在家人身边,守住一份平安,但李丹却说,她是党员必须冲锋在前,担负起肩上的那份责任与使命。她带领这群“钢铁战士”奋战在抗“疫”一线。

北安最美芳华|李丹:“疫”路木兰巾帼“红”

北安最美芳华|李丹:“疫”路木兰巾帼“红”

北安最美芳华|李丹:“疫”路木兰巾帼“红”

雷锋车队的“主心骨”

李丹从发起组建雷锋车队,引领行业“岗位学雷锋”,到加入这次疫情防控接送病患的“防疫运输”,她始终是雷锋车队的“主心骨”。车队虽然从来都没有经费,但是大家在她的带动下凝聚力特别高。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和时间赛跑,见证了她的初心和使命。防疫路上17台车辆,193名固定接送的透析患者,每天早上5时30分开始接一天的透析患者入院,晚上18时30分送最后一批透析患者平安到家,每一处都留下了她的脚步。其中中午11时—12时30分市第一人民医院,12时30分—13时30分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这两个时段是最忙的,因为医院透析分上下午,这个时间刚好是早上送去的透析患者要送回家,下午透析的患者要接到医院的交叉时段,车少人多时间紧,她必须在医院的停车场现场协调指挥,随时处理应急突发情况。在李丹的指挥下,增强了队友们的士气,保证了疫情期间应急车辆及时供给和透析患者的及时治疗。

北安最美芳华|李丹:“疫”路木兰巾帼“红”

北安最美芳华|李丹:“疫”路木兰巾帼“红”


北安最美芳华|李丹:“疫”路木兰巾帼“红”

患者们的“娘家人”

车厢就是她的阵地,条条马路就是她的战场。她和她的雷锋“防疫应急”车队接到紧急救助电话,保证3分钟之内必出发。产妇紧急待产、脑出血紧急入院、重症患者灌送氧气、外伤骨折、高速救援......2月4日18时,赶往高速卡口将通北镇突发心梗患者用担架抬上救护车;2月6日19时08分,将二井镇脑外伤患者接到市内医院,全程陪同诊治并送回二井镇家中;2月7日20时13分,到高速口将赵光镇摔伤的脑梗患者送到市内医院救治;2月12日中午11时20分,送铁西新世纪小区孕妇到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待产;2月13日早8时58分,将新世纪小区突发心脏病患者送往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2月17日16时40分,接出院的80岁脑出血患者回汽配城小区,并将其背上四楼家中;2月18日11时37分,紧急去氧气厂帮七道街重症患者灌送氧气。

截至3月8日凌晨,李丹共带领雷锋“防疫应急”车队义务完成6727次爱心接力,服务11035人次,其中接送透析患者193人5134趟,其他应急接送紧急待产、急症入院、重症出院、氧气运输、患者化疗等15293次。全程服务零投诉零事故,获得了患者和社会上的广泛认可。他们的防疫故事陆续得到省市和国家级主流媒体关注报道,新华社2月21日稿件《最冷的日子,最暖的守护》和3月4日纪念学雷锋日稿件《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有我“护送”你》双双获得了当日浏览量超“百万+”的点击率,近日又荣获——龙江雷锋“志愿战队”的荣誉称号。

北安最美芳华|李丹:“疫”路木兰巾帼“红”


北安最美芳华|李丹:“疫”路木兰巾帼“红”


北安最美芳华|李丹:“疫”路木兰巾帼“红”

李丹只是在抗击疫情中千千万万个女性的缩影,她用自己不太宽阔的肩膀承载着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她说:“自己很汗颜,能做的太有限,付出的也太肤浅,与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公安警察、交通路政等人员相比,自己只是尽了微不足道的绵薄之力。”多么谦虚的话语,多么感人的事迹,多么美丽的身影。李丹在疫情期间组建雷锋“防疫应急”车队,无偿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社会,点燃了患者心中希望之灯,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疫情面前胸怀祖国,一心为民的家国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