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仕途不順又怎樣,在詞壇我更知女人心

都說女人難懂,可當你讀完古詩詞時就會發現那些詩人、詞人似乎各個都挺了解女人的。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中,從剛出閣的少女到閨房中的婦人,總能將她們的心思表達出來。


如果要在這一群人中,找一個最懂女人心思的人,在我看來溫庭筠當屬第一位。溫庭筠是晚唐詩詞人,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代表。追本溯源的話,溫庭筠的家族也是書香門第,祖上溫彥博在唐初時期做過宰相。只可惜到了他這一代,成為了人們口中的沒落貴族

溫庭筠:仕途不順又怎樣,在詞壇我更知女人心

仕途潦倒的一生

對於溫庭筠而言,先輩們也曾是大唐王朝響噹噹的文化名人。但他的一生就猶如詩聖杜甫一樣,用八個字就可以概括“仕途不順,潦倒一生”。少年溫庭筠在讀書、寫作是個極有天賦的年輕人,詩詞文章總是出筆即來。我們知道有才的年輕人總會有傲嬌的時候,溫庭筠也不例外。

溫庭筠:仕途不順又怎樣,在詞壇我更知女人心

溫庭筠

公元839年,27歲的溫庭筠參加了秋試並未中第,而後返回了自己的故鄉太原。8年後先後又考了兩次,但結果都不怎麼樣。公元852年杜牧與他因詩相識,因而他又寫信給杜牧希望能夠在朝堂上獲得推薦。不過43歲的時候,他又因在考場上代人作賦被發現,得了個擾亂科場的罪名。直到後來他結交了大臣徐商才得了個國子助教的職位,品級從六品。
溫庭筠的一生,不斷考試,就是不中。不是他沒有才華,而是因為他太恃才放縱,經常譏諷權貴而得罪了當時的宰相令狐綯。所以溫庭筠的一生是想入仕而久久不得志的一生。
看來安心的做一個文人,才是他的歸宿。
溫庭筠詩詞俱佳,其詩風華麗、精緻,特別注重文采和情感。而他的詩詞內容也多以“閨情”為主。在文壇地位上他被奉為花間詞的鼻祖,與李商隱被人合稱為“溫李”。

溫庭筠:仕途不順又怎樣,在詞壇我更知女人心

這樣懂女人的作詞人不多見

花間詞誕生於晚唐時期,主要得益於後蜀趙崇祚所編選的詞集《花間集》。花間詞主要以婉約的方式來表達女性的美貌和離愁別恨。在這類作品中,意象眾多,字字帶情,一首詞常常又是一幅畫。所以讀者往往能夠深入到作品中,親自體會到其中的情感。花間詞就像是專門為女性而寫的歌,他優美的文字和隱約的意境,使它成為中國古代詩詞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環。

溫庭筠:仕途不順又怎樣,在詞壇我更知女人心

明月

我想在詩詞界,沒有比花間詞人更懂女性,更會寫女人的作者了。而作為開創者,溫庭筠自當是這其中的佼佼者,一切也都有作品為證。雖然在仕途上沒留下突出建樹,但是在描寫女性的詞作上溫庭筠是令人稱讚的。
我們一起來讀讀溫庭筠的這首《夢江南·千萬恨》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這首短短的詞主要描寫的是孤單的思婦在冷淡的月光下,那種對遠方之人的思念。字句之中滿是悲慼之情。開篇只見“千萬恨”三個字,人心之中,恨有多少,恨有千萬之多。緊接著說“恨極在天涯”,雖然內心有千萬只恨,到最恨的是那個遠在天涯的人,久久不能歸來。這簡簡單單的八個字,便對全詞的主要思想做出了表達。

溫庭筠:仕途不順又怎樣,在詞壇我更知女人心

落花

到了後半段,溫庭筠以景抒情,寫到“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這幾句應該屬於側面描寫閨中思婦之心。基本意思是山間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裡事,風兒將正開的花兒白白吹落在水上,獨自飄遠。在花兒搖曳中,明月卻不知不覺的斜入碧雲中。明月在古人眼中是傳遞思念之情的意象,可在這裡明月卻偏偏並不知思婦之心,這是多麼的孤寂阿。一個人看花本是為了排遣寂寞,但是眼前的花卻無端被風出落至水。只給人心中憑添一恨。這眼前花在思婦心底似乎就是曾經的眼前人,如今卻也遠去。最後一句,寫出了暮色與碧雲裡女主人公一天的光陰偷偷的溜走了。雖未見恨字,但恨意已生。
我們知道這種閨中怨恨的詩詞有很多,其中不乏對女主人公憔悴形象的描寫。但溫庭筠在這首《夢江南》裡並未提及這些,直接用意象來表達,直戳人內心的感受與想法。整首詞就像一幅月下婦人孤寂看花的畫卷,單以此詞來看,溫庭筠作為一個男性,真的給人一種比女人更懂女人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