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為了瘦,成為了暴食症的女孩

減肥,是女人終生的事業,幾乎從女孩的青春期,到遲暮之年,都有人為了瘦而想盡各種辦法。

而減肥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如果方法不當則會導致很多不良後果,如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暴食症。

初次接觸暴食症,是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小妹,在大學畢業後剛開始工作後的不久。

小妹身高一米六二,體重120斤,處在微胖的行列。

在剛開始工作沒多久,小妹與她的男朋友因為一些原因分手了,並且因為新進入工作圈使她很焦慮,這促使她下定決心要減肥。

小妹辦了健身卡並請了私教,私教給她制定了一套看起來很完美的減肥食譜和健身計劃。每天起床先喝水,然後吃早餐,早餐是一瓶脫脂奶和兩個雞蛋白,另外再加一些碳水類食物。而且吃早餐時要把碳水類食物留在最後吃,等胃裡已經有了維生素類食物和蛋白類食物填充後,再到碳水時,就可以酌情減少碳水的攝入。

早午餐中間,私教建議吃一個低糖分的水果,或者黃瓜和西紅柿


那些為了瘦,成為了暴食症的女孩


午餐,晚餐基本以水煮食物為主,中午可以加鮮蝦,魚肉,雞肉牛肉,晚上全部是蔬菜。煮好後放一點鹽,一點生抽和一點胡椒粉。

剛開始吃一兩天還比較新鮮,多吃幾天嘴巴里一點味都沒有,小妹說甚至忘記了酸甜苦辣。

除了食譜,就是運動了,第一天跟著私教只練了十五分鐘,第二天就渾身痠痛可還是要咬牙堅持,慢慢的時間加到每天半個小時。

這樣的飲食和運動,第一個月小妹瘦了8斤,這時的小妹並沒有太多興奮,並迫切的渴望達到目標結束減肥,她說,無油無味的飯加上高強度的運動使得她每天醒來都會對一切事情失去期待,了無生趣,並且有時的頭暈和脫髮也讓她很煩躁。

一個月後的一個晚上小妹實在忍不住了,自己去了一家自助餐廳,剋制不住的吃了非常多的高熱量食物,在吃飽了後依然無法自制的吃到腹脹難受才停下來,但隨之而來的罪惡感,以及怕胖的焦慮使她十分恐慌。在回去的路上,小妹實在坐不下便決定走回家去,一路走路使她脹滿的胃更加難受,終於在一處路邊看見一個醉酒嘔吐的人後也忍不住在路邊嘔吐起來。吐完雖然難受,但是負罪感卻少了,使她覺得輕鬆了些。


那些為了瘦,成為了暴食症的女孩


這次像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小妹開始了習慣性暴食催吐,從第一次的忍不住嘔吐,到後來的刻意催吐;暴食,悔恨,催吐,成了一個死循環。

小妹說,慢慢的她變得開始喜歡吃重油重鹽甜味豐厚的食物,吃東西的時候她的大腦像是和身體分開了一樣,手抑制不住的往嘴巴里塞東西,大腦卻一直出現明天會滿身肥肉的幻覺,促使她吃完後一定要全吐出來才能不心慌。

這種狀態並不能瞞住周圍的人,首先發覺的是家裡的親人,慢慢的同事朋友都有察覺,小妹也知道這樣不好,對身體傷害很大,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臉腫,聲音嘶啞,情緒不穩定等症狀的相繼出現,迫使小妹的家人不得不強迫她去看醫生並接受治療,治療之路痛苦而漫長,之後小妹幾乎消失在朋友的生活圈中。

小妹的情況並不是獨例,暴食症最容易出現在青春期,多是不適當減肥引起的,同一個減肥方案,也許A能減肥成功B卻無法堅持,所以減肥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量力而為,你可以為美麗付出努力,但不要付出代價。

最近看報道說:新冠狀病毒導致的居家隔離中,導致最近出現了報復性消費,這與剋制飲食然後導致的暴飲暴食何其相似,或許這就是物極必反的道理,凡事都要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堅持不住了,允許自己稍事休息,調節心裡狀態,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或許會走的更遠!


那些為了瘦,成為了暴食症的女孩

梁一貞


在3月6號臺媒也報道了38歲臺灣女歌手梁一貞的為了減肥而身患暴食症的故事​。據報道,梁一貞自爆身患暴食症近10年,她說她當初為了減肥而患上了暴食症,暴飲暴食後都會進行催吐,長此以往陷入惡性循環,身體的健康也越來越差​。梁一貞表示,她和暴食症進行了近10年的對抗,狀況時好時壞,好在她堅持治療,近幾年她的飲食模式已變得較為健康,雖然沒有完全恢復,但是已基本不影響正常生活​。


由此可見,暴食症的危害十分巨大,且不易康復,那怎樣避免出現暴食症呢?

1,節食要有度,不要讓自己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減肥時節食可採用少食多餐制。

2,不要完全斷食碳水類食物,碳水會使我們保持愉悅感,我們在減脂期間可以在早上吃適量碳水,並用粗糧替代精米精面。

3,及時宣洩負面情緒,消極負面的情緒往往是引發暴食症的導火索,在自己情緒不高時要及時自己調節,給與自己一些肯定,一些放鬆,一些獎勵,使自己心態積極向上。

4,要及時自查,如果發現端倪,建議及時找醫生診斷。


小編希望大家都避開減肥誤區,健康減肥成功​!

如果你也正在減肥,可以在下方留言跟小編說一下你的減肥方式​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