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与“江湖书法”和“老干部体”主要区别在哪儿?

刘智华


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古人创造文字演变至今,发展成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严格的笔法、字法、章法、及有力度的线条组成了一件书法艺术作品,而江湖书法根本没有在临帖上下过功夫,随手而书,没有法则,甚至乱涂乱画,写字时画蛇添足,任意夸张,如:写马像马、写虎像虎,根本谈不上是书法。老干部体不能和江湖书法说成是一类的,老干部体是下过功夫的,老干部退休后练练书法对修身养性、强身健体是有很大好处的,从老干部的书法作品中能看到他们临过帖的影子,再借着他们本身有知识修养,坚持每天不断的努力,他们的书法会越写越好。以上是我所谈的书法艺术与江湖书法和老干部体的主要区别。








1王永民


我的个人观点。

首先,定义上来区分。书法艺术有严格的定义,江湖书法和老干部体,就没有严格的定义,也没有人专门研究,不过是社会上的通俗说法。

在从外延说,书法艺术可以列举,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王羲之书法艺术,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赵孟頫书法艺术,古代书法艺术,现代书法艺术,当代书法艺术。

江湖书法谁知是什么,不过几个捣浆糊的罢了,骗的名,骗俩钱。不能入流。

老干部体,老人自娱自乐,无可厚非。也是一种乐趣。健身交流。值得推广

说的不对,请指教。











水果大王俏然超市578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书法。同样是写字,书法和书写到底区别在哪?我认为,当书写者在书写时,无论是带有主观或者客观的审美意味时,就是书法了。没错,谁都可以写书法。

什么是真正的书法?

从表面上看,书法无外乎看笔力和才情。如果把有力的笔画想象成钢筋的话,那应该是充满了力量感的。力自何而来?可以参悟一下古人说的力透纸背是什么意思。我们的书法就是通过笔毫把周身肌肉发出的力量灌注在纸上,我们欣赏书法时,也需要想象书者在书写时的那种发力感。书写的发力,不在乎力大,在乎沉与稳。

才情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但力道是可以后天努力去练的。

才情又是什么?大抵包含结字感,章法感这么些意思,说到底就是法度之内的想象力,沉着又痛快。

这幅作品是我最喜欢的字之一了。这种尺牍里随手写成的字,最体现性情。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想象力尽情地挥洒。所谓天纵奇才,就是能想出别人想不出来的写法,而且不出法度又随心所欲。甚至同一个字,可以换多种写法,但仍然能看出是同一种风格。比如兰亭序的之字,多宝塔的之字。

退而求其次,我们说韵味。

再次回归书法的本质,我认为书法就是个人的表达。书法是一种语言。每个人的书法都无可辩驳得附带上了书写者个人的审美,情趣以及腹中才学。

有人问,什么是江湖气。江湖气,归根结底还是临帖少。帖没临过几个,就老想创新。拿起大笔乱挥几下,美其名曰气势。仔细一看,满篇败笔,且笔笔无出处。延伸开来还有各种老干部体,甚至杂耍体。

没文化的人是写不出韵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书法不过是小道而已。既然书法只是你表达自己的方式,形式能高于内容吗?当然不能。更重要的是,书写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要知道,只要一动笔,你读过的帖,领悟的东西,是否是投机取巧的心态,在行家眼里,都一览无余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了,用什么纸,用什么笔,用什么执笔法,其实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字就像眼睛,透露着书写者的过往。书法本身不在于技,而在乎内里。

从书法的角度看,现代人即幸运而又可怜。幸运在唾手可得遍地都是的字帖,要知道古人可是没有这么好的印刷术的。古人拿到一个好拓本是非常珍惜的。可怜又在于一种迷茫,无从下笔的迷茫,好像能写的都被古人写完了。无论是现代绘画,音乐都存在这种现象。撕个纸也叫音乐,白板也敢叫绘画。现代人实在是不知道这么写,怎么画。学院里的人开始搞行为艺术,江湖草莽也有文化自信了,但如此书法已经难以再感动人。因为这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书圣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现在还适用吗?


逸雲斋书画


所谓江湖,仗剑江湖、行侠仗义-----任我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守法度,只要让人看起来好看就行,因此有些笔画多夸张、刻意修饰,有些甚至美术字了。

 

真正的书法,乃是有渊源的,每个笔画多少是有出处的,即使没有,它也遵循一定的法度。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这种基本功应该源于对古人字帖的不断临习。通过不断临习,就能了解其中的笔法,即古人运笔的笔法。那么根本区别点其实是笔法的不同,古人用笔是有笔法的,比如中锋用笔、藏锋、“换面”、使转、立锋等各种讲究,江湖体一般都不讲究的。

 

如果从另一面来说,“江湖体”等于“俗”,没有内涵,仅有表现欲。真正的书法艺术乃是有内功的,有内涵的,不去刻意表现,但是气质卓然。

 

看看我以下临的这副十七帖(临得不好),但没有一定的功力是临不出来的。而写江湖体的人大部分没有临帖功力。

还有一副我大爱的张芝草书,是否感觉气势磅礴?

 

另外一副就是百分百的江湖体了,贻笑大方。





觅千里放眼无边


现在有部分网友认为,字形端正、不东倒西歪,字与字之间均衡就是好书法。写的东倒西歪、或形如“乱石铺街”,就统统划归为“丑书”、“江湖体”或“老干部体”,一棍子打死,这种观点又失偏有失偏颇。其实,书法创作就是一种笔墨表现,无非就是用笔的方圆藏露,点画的粗细长短,结体的大小正侧,墨色的浓淡枯湿,整体的疏密虚实等等。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就如同文学作品一样,它需要利用这些基本元素来制造矛盾,解决矛盾,形成变化和对比,最后又要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而书家不同的表现就有不同的意义。

作品书写的“东倒西歪”不是不好,恰恰是书家为了追求作品的生动故意为之。书写时就是要把每行字摇摆起来,因为只有摇摆,才有跌宕起伏,看起来才灵动不呆板。书家常用的处理手法有两种:一种就是通过字的正与侧,就是把字写端正和把字写歪。用这两种对比,来造成行气的扭动。还有一种比较含蓄的,就是说它在内部,通过结体内部点画的变化来进行扭动,这种扭动主要是从视觉方向上去把握。

另外就是墨色,浓的墨、重的墨、黑的这种墨,我们在看的时侯,离我们很近,而淡的墨或枯的墨,它离我们像一个远镜头。浓的墨像特写镜头拉进来了,而淡的墨就像远山一样,形成一种层次感,这也是我们欣赏书法的一个方面。

当然,书法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构、章法的匠心与功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书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成效取决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

总的来讲,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有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有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欣赏线条质量,从中可以观察出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造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的。书法艺术风格首先表现在作品独特的整体风貌以及所造成的独特意境,这与书家的审美取向、艺术气质最为密切,是书家的艺术个性张扬的结果。

书法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书家由于生活经历、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审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选择书体、表现手法诸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风格也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气质、精神风貌。这也是数千年历史积淀在书家心灵中的高能反映,体现在线条中的微妙之处,给人以无限的遐思。黑格尔说:“风格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法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表现出他个性的一些特点。”





筆墨艺术


很高兴一起探讨你的问题:

1.书法艺术,是入古的,传统的。变化是很丰富的,但是又必须符合书法的理法,有一系列的对比关系的,而不是乱写一通,圈内人一看就知道学谁的。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墨法,章法,字法,笔法完备,协调统一。

2.“江湖书法”,则是自娱自乐,用拖帕,针管,筷子替代毛笔,场面很大,随意“挥洒”,普通大众觉得很霸气,容易被忽悠。往往只有其形,一团墨猪,没有神采。

3.“老干部体”。老干部退休之后,为了修身养性、打发时间的需要,往往是不临帖,或者临帖不深,似驴非驴,似马非马,没有明显出处特征,信笔为体,没有技法,习气满堂。其书法作品特征明显,俗称老干部体。

4.传统书法,江湖书法,老干部体分别发一件,供大家参考。





有竹居


这三者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同:

1,[微笑]创作动机方面。书法艺术是把创作的作品当作艺术来看的,他是有想法的,他要表达的是一种思想或者是一种人生态度,或者是一种情感,总之他是有他要表达的东西的,有一种用艺术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自觉。江湖书法关注书法的表现力,要比关注内心会更多一点,而且对书法本身的规则不是太重视,更看重无拘无束和自己爽。老干部书法更多的是自娱自乐,不多说。

2,[微笑]创作深度方面。书法一旦达到艺术标准的时候,其实它已经跨越了书法技巧和书法风格两道门,已经进入第三层,也就是书法境界。比如清朝的帖学集大成者刘墉的书法已经进入到了境界的创作状态,它表达的是一种“静淡清”,这种从容和超脱是书法,是艺术,也是他自己的人生。这样的书法艺术是有深度的,是高级的。江湖书法的视觉冲击力可能会更强,因为他关注的是外在的刀光剑影,这个阶段更多的停留在书法风格层面 ,讲特点,但境界上往往修炼不够。老干部书法从深度上讲是最浅的,因为他还停留在书法技巧的磨练当中,有很多人写了很多年,但笔法还没搞清楚。

3,[微笑]创作内容方面。书法艺术对内容的选择是有严格要求的,他会挑来挑去剔除好的但不恰当的,劣质内容更不入他的法眼,因为艺术的创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是一种修清滌浊的过程。江湖书法重视内容,但不是很重视,它聚焦的是书写过程的爽和过瘾以及让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它的焦点。也就是说他最在意的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你的内心。他想以一种夸张的方式抓住你,而不是感动你。老干部书法所写的内容大多数应该是唐诗宋词吧,除了这些,他们应该是无语的。

4,[微笑]创作价值方面。一幅好的书法艺术作品,不需要多,就一幅,就一眼,就可以让你念念不忘,思之在墙,菩提花开,精神爽朗。江湖书法看的时候是刀剑闪光,增强人生争霸之力,但闭上眼的时候却想放下成佛,回归生命真我。老干部书法可以活动手眼活动身体愉悦心情,也许还能长寿,这也是一项很好的价值呀。


龙门四品


所谓江湖书法和老干部体书法,多指此类书法作品缺少文化内涵,不是单纯的写的是诗词文章就是内涵,而是指书法作品的风格和章法蕴含,或销潇洒飘逸、古朴雄强、大气老辣等,个人的文化底蕴和性情不同都会让书法作品有较大差异。

二是缺少笔法或章法的变化,不管是那种书体,一定是在笔法或章法上有所变化,这样才能赋予书法作品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让观看者有思想起伏的变化,给予观看者有思想上的共鸣或思考。

三是把写字当画字,此类多以写什么像什么的简单象形而已,而不是通过字间的内涵和相关的文化韵味去体现整体效果,比较普遍的写“竹”字像竹子,写“佛”字像泥菩萨等,实际是俗不可耐。

四是通篇作品线条没有力度,偶尔出现的飞白效果完全是做作之态,外强中干之形,有不少作品通篇都是做作飞白,让观看者觉得干枯无味。

以上只为个人的一些浅见,请多指正[祈祷]


仁昊文化


答:书法艺术与江湖书法老干部体书法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法艺术指的是中国传统固定的书法形式。主要形式,书法领域称之为书体,主要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篆书包含大篆,小篆,

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甲骨文》《大盂鼎铭》》《散氏盘铭》

小篆有《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代表人物为秦代的李斯。

隶书有《乙瑛碑》《曹全碑》《石门颂》等。

楷书以柳体,颜体,欧体为主。

代表人物和作品有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多宝塔感应碑》

欧阳询的《九成宫碑》

行书的代表人物为王羲之与《兰亭序》

颜真卿和《祭侄稿》

苏东坡及《寒食帖》

草书的代表人物为张旭和怀素。

作品有《古诗四帖》《自叙帖》

以上诸体经历代书写者的探索都有各自的达成了社会共识的书写规矩,这就是,书法艺术。

二,江湖“书法”

江湖书法指的是以颠覆传统,肆意宣泄,博取世人关注为目地的以毛笔为主(针管,板刷,肉体等等)加之其它辅助工具材料,以超越正常人的思维方式摸爬滚打,呼天抢地而形成的包括行为人难以名状的墨迹,既“江湖书法”。

江湖书法持有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江湖,人不论南北,妆从古至今,高矮胖瘦,黑黄赤白,腮帮子鼓鼓着,眼珠子努努着,放出两道光芒。真个是:胖大的威武,瘦小的精神。

三,老干部书法,老干部书法以抒发个人情感为目的,由于这些人对毛笔字有相当的兴趣,且普遍的具有相当的文化修养,政治抱负,个人追求,因此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以书法工具材料按照书写规律加之个人情感的书法作品,称之为,老干部书法。

另外再谈谈书法艺术,江湖书法老干部书法。

今天的书法艺术无论是颜柳欧赵,还是苏黄米蔡,即使是宋徽宗的瘦金,郑板桥的乱石铺街绝非凭空而至,是多少书家的积累,才由某人完成了大成。

以写意画马而论。魏晋嘉峪关壁画《牧马图》初萌写意之意,清之任伯年,纵横恣肆,率意而为奠定了写意基础,徐悲鸿先生的出现,终于使写意画马完美的呈现在世人面前,从此,写意画马一枝独秀引领天下。关于写意画马的源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拙作《前瞻写意画马艺术》。

江湖书法是夜空下的流星,刹那即逝,正所谓才生即灭,枉费了你我他的好精神,惜哉哀哉。

常言道的却好,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日积月累,滴水穿石,世人的共识,才是正道。

清楚了书法艺术,江湖书法,老干部书法的各自内涵他们之间的区别也就一目了然了。

宫春虎记



宫春虎画马


书法艺术和江湖书法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可能外行看来觉得写字好看就行,只要看得舒服。但是当你真正接触书法之后,你可能就不会这么认为了。在笔法和结构上两者都存在很大差异,通俗点讲,江湖体可能你第一眼看可能觉得这个字好漂亮,但是当你仔细去推敲去欣赏时,你会发现它不再像刚开始那样吸引你了,看得越多你就感觉一般。但是好的书法艺术作品,也许你第一眼看可能不那么吸引你,但是当你越深入了解,你会越喜欢,每一次欣赏都会发现美的地方!这就是书法艺术的内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