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疫情期間看病有點難怎麼辦?

疫情期間就診成為許多老年人的“頭等大事”,習慣了現場排隊等號的老年人,“遭遇”實名制預約,對中青年人群便捷的就診形式,於老年人卻頗有些為難。

  昨天,古稀之年的孫老伯去醫院複診配藥,膝蓋疼了大半年,到了醫院門口得知要預約,“聽說要實名制,沒想到不預約不能看病,本來不想打攪在上班的女兒女婿,現在只能電話他們幫忙。”疫情期間大力推行的互聯網就醫新形式,無論是預約還是配藥,均極大便捷了廣大病家,作為就醫主體人群的老年人,又該如何適應新的就診形式?

  【線上就診:老年人比想象中接受度更高】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互聯網醫院近日上線運行。其中,首批上線的科室有老年科、內分泌科、腎臟科、婦科、肝臟外科等。院方介紹,運行平穩後,在線就診科室範圍還將逐步擴大。首日參與了線上坐診的老年科主治醫師吳聞慧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來院患者人數出現明顯下降,近日隨著復工復產,門診量穩步回升,但恢復到疫情前恐怕還有較長時間。”

  互聯網醫院沒有上線前,許多老年患者會在簡易門診配藥。專家說,“簡易門診並非只面向老年患者,以慢性病、常見病的配藥為主。”上線首日,老年科接診了6例患者,“總體來說比較順利,通過和患者的交流,我們覺得老年患者也有能力自行操作一些簡單的線上問診。”

  首家獲得“身份證”的上海實體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分院(徐彙區中心醫院)內,老年科虞莉娜醫生說,老年人網絡就診,起步操作確實有些不熟悉,尤其是一些病史資料拍照、上傳等,如果子女在家中會方便許多。“不過現在老年人學習能力也很強,一回生二回熟,反覆幾次,對著視頻講解,或音頻交流,熟練不少。”虞莉娜說。

  【線下就診:全預約填流調操作多有不適應】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實地採訪發現,更多老年人選擇前往實體醫療機構,全預約、填寫流調錶格等一系列對年輕人輕而易舉的操作,老年人看來卻一頭霧水。記者在長海醫院門診前看到,老年人排隊挨個等進門診,“醫生,子女不和我住在一起,這個預約我不會弄,你來幫幫我。”劉阿姨複診糖尿病,“在這裡看病看慣了也習慣了,疫情期間沒想到進醫院還挺麻煩。”劉阿姨說,“等一會不要緊,現在醫生護士都很忙,他們一個個幫老人填流調錶,挺不容易的!”

  手機字體太小眼睛看不清、入口太多找不到……進入醫院的“前道工序”對不熟悉網絡的老年人,著實有些麻煩。五角場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前,上午就診高峰時期也有排隊現象,每位患者間隔一定距離,很多人不熟悉填寫流調錶程序,護士耐心幫助填寫,候診時間一般需要半小時。適應實際情況,一家三級專科醫院門診辦公室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常會遇到類似老年人對網絡預約無所適從的狀況,醫院為此保留了電話預約傳統方式。

  徐彙區中心醫院執行院長朱福告訴記者,應急期間,幫助老年人改變就診習慣,需要過度措施和技術支持。他建議,建立家庭該賬戶,由子女線上幫忙填寫流調、實現預約,“目前支付等步驟流程接入醫保,因此一人綁定一張卡,未來如果有可能建立家庭賬戶,子女代操作支付,普及率會更高。”在設計軟件時,應儘可能應用“老年友好型”,字體設計大一些,入口減少一些,“一鍵進入”儘可能讓老年人操作順手。

  【線上以續方為主,急症變化須及時前往就醫】

  疫情期間就診,講究便捷更需要科學。吳聞慧在線上接診首日,就遇到一名71歲患者,老伯有腔隙性腦梗死病史,在仁濟醫院門診隨訪。然而通過互聯網平臺,老伯提出還有胸悶症狀,“我在線建議他應儘快來院檢查,但老伯說既然掛上號了,還是想先開點常用藥。”吳聞慧頗有些無奈,“我們建議,老年人群若出現胸悶、頭痛、四肢麻木等新發症狀,需警惕心腦血管疾病,不可耽誤診療時機。家中如有小輩,也應適時勸告。”

  採訪中專家提出,互聯網問診有其自身侷限性,主要功能以“續方”為主,如穩定的糖尿病、高血壓、慢性咽炎、慢性腎病等。但有幾個問題市民必須注意。首先,慢病患者最好在線提供完善的病史信息,並將其上傳平臺,供線上醫生參考,快速開具藥方。其次,有些患者會提出需要某種具體的藥品,但藥品目錄有限,可能無法完全滿足所有患者的需求。最後,很多線上問診以承擔續方的基礎任務為主,如患者有明確的專科問診需求,如泌尿、乳腺等疾病,或出現了病情波動的急症,還是需要前往醫療機構線下就診。

  吳聞慧表示,“如老年人因疫情對到院就診不放心,也可事先撥打各大醫療機構電話詢問,做好個人防護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