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2020年至今,徐州市反诈中心牵头各地共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129名,打掉电信诈骗犯罪团伙28个,查控涉案账户3976个,合计冻结涉案资金7279万余元,提前干预劝阻被骗群众14400余人次。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虽然大家现在对各类诈骗手法

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是从数据上来看

许多无辜市民依然在遭受骗子的不法侵害


警方整理了高发的诈骗类型

请大家耐心了解一下

谨防被骗哟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一、网络做兼职刷单诈骗类诈骗


1

典型案例


孙某在家中接一短信邀请其加入“兼职刷单85群”,每单订单价格105元、佣金5元。孙某按照业务员“放单员-小藤”的要求,接了第一个任务,支付完订单后成功收到返款110元。第二次业务员要求刷6单,一单600元人民币,孙某给对方转账3600元,然后对方说还有9单,孙某又转给对方5400元,对方仍要求孙某继续刷单,孙某要求对方退钱,对方称7个工作日后退钱,后发现被骗。


2

典型案例


大学生李某在58同城网上找寒假兼职,有人向其发送兼职短信,让其进入一微信群,后其被对方以交会员费等为由,通过发送微信红包的方式向群内转入共计1990元后被拉黑。


警方提醒


此类诈骗多针对在校学生与家庭主妇,利用受害人想足不出户兼职赚钱的心理进行诈骗。目前网络上的刷单广告99%都是诈骗,即便是真正的刷单返利也涉嫌非法经营,请广大市民不要轻易上当。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二、网络贷款、信用卡类诈骗


1

典型案例


魏某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来电问是否需要贷款,后微信收到添加好友的请求。受害人扫描对方发的二维码,下载了名为“人人贷”的APP并注册开户。魏某打开软件后点击申请贷款,APP里显示96000元的额度。客服专员先后称需要5%的包装费和5%的手续费才能提现,魏某先后给对方转账共9600元。客服又以魏某在APP里绑定的收款银行账号流水不够、银行卡综合评分不足为由,要求魏某转账刷流水,魏某先后转账4笔总计19934元。后客服又称魏某的银行账号输入错误,现账号已被冻结,要交20000元的保证金才能解冻。魏某方意识到被骗。


2

典型案例


吕某中午在公司吃饭时,手机收到一个“106”号码开头的短信,内容是可以为其工商银行信用卡办理提升信用额度。吕某点击短信内的链接,进入一个工商银行手机网页,填写了身份证号、电话和银行卡号等个人资料,并将手机刚收到的验证码输入页面。几分钟后,吕某收到工商银行客服短信提醒,其名下的信用卡消费2599元。吕某被盗刷2599元。


警方提醒


市民尽量通过银行等正规途径办理贷款业务,贷款时需要先付保证金或者利息的,一般都是骗子。“无需抵押,当天放款”就是不法分子常用的广告语,这些看似诱人的宣传背后暗藏着许多猫腻儿,市民一定要再三核实清楚!如果遇到诈骗,一定要保留证据及时报警。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三、网络购物类诈骗

1

典型案例


个体经营者崔某接到做保险业务的朋友电话,对方称消防队领导刚跟其联系要为消防员购买保险、并想购买一批物资,现将生意介绍他。随后崔某拨打对方介绍的消防队张队电话,对方称因单位拉练想采购300箱牛肉罐头。因崔某没有货源,对方向崔某介绍了一个供应厂商,崔某和该供应商联系后,通过网银向对方转账168000元采购罐头,后发现被骗。


2

典型案例


罗某在“闲鱼”APP看到有人出售一部苹果11Pro MAX 手机,向对方询问价格,谈妥以7300元成交。罗某通过微信扫描对方发来的收款二维码转账7300元,后对方以交电子产品运险金、电子工商金额等为由让其继续付款,并称交易完成后会退还,罗某又分四次扫码付款2472元,后联系不上对方发现被骗。


3

典型案例


冯某在百度贴吧上面留言需要大量口罩并留下微信号码,后有人加其微信称有大量口罩出售,冯某订购了5万只口罩并通过微信钱包给对方转了5000元订金,对方告知他口罩已经发货但未通过物流平台,不存在订单号,后冯某再次询问发货情况时发现被拉黑。


警方提醒


市民在网购时需提高防范意识,务必要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号、消费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在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如果对方发来可疑文件、链接、二维码、红包等信息,千万要当心,不要随意点击,这很可能是木马病毒,目的就是盗取消费者的网上账号、密码等信息。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四、冒充各类客服退款诈骗


1

典型案例


廖某接到陌生电话称是某电商购物平台的客服,称廖某购买的商品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支付宝理赔。后让受害人加微信,并称要使用支付宝里面的借呗退款,随后让廖某开通支付宝里的借呗,廖某按对方的操作开通借呗后提款到自己的银行卡。后对方以操作失误多退款为由,向廖某发送虚假退款截图,引导廖某将自己支付宝借呗里借出的钱转出。


2

典型案例


孙某接到自称是某快递服务客服人员的陌生电话,称将受害人快递弄丢了,将对孙某进行双倍赔偿。后与孙某添加微信好友并发送虚假网站链接,称需要完善信息,引导孙某在虚假网站上填写个人身份信息及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隐私信息,套取信息后将受害人卡内钱财转走。


警方提醒


市民网上购物需要理赔时,一切操作应该在原网购平台进行,不要点击任何链接到第三方页面的链接,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验证码和各类密码,切勿提供给陌生人。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1

典型案例


朱某在学校玩手机时收到一条添加好友的信息。因为对方是学校社团QQ群内的,所以朱某误以为是其学长李某。对方称微信零钱不足,希望朱某帮其在网上购买CPU和显卡,之后用现金归还。后朱某用微信扫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共支付3986元。后朱某打电话给李某,李某说QQ号被盗没有联系过朱某帮助付款。


警方提醒


遇到QQ、微信、短信好友提及借钱转账事宜,一定要与本人电话或当面核实,不能轻易转账,以免造成财产损失。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六、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1

典型案例


赵某在家中陆续接到自称市社保局工作人员、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称其社保卡在外地涉嫌医保诈骗,并要求赵某到一个没有其他人的环境下接电话,不能挂断电话,要求赵某将钱转入他们提供的一个安全账户,如果赵某不按照对方要求的进行操作,其银行卡就会被冻结,公安机关也会马上对其进行抓捕,后赵某在对方的指示下转账4万余元。


警方提醒


此类案件多针对中老年以及社会经验不足的人群,利用受害人急于证明自己清白洗脱嫌疑的心理来进行诈骗。公检法机关办案绝不会在电话里要求群众将资产转入安全账户以备查验。一旦接到公检法机关的电话,只要谈到银行卡、汇款、转移资产等要求,一律是诈骗。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七、网络诱导投资博彩类诈骗


1

典型案例


姜某(女)在某相亲交友APP上结识一名男子,双方通过QQ、微信经常聊天,对方微信朋友圈、QQ空间里都是帅哥和出入高档场所消费的照片,双方感情迅速升温。两人确定恋爱关系后对方向姜某推荐一个博彩平台,称自己是这个博彩平台的技术维护人员,发现这个平台的漏洞,利用这个漏洞投资买彩票赚了不少钱,为了两人将来的幸福生活,要带姜某一起投资赚大钱。姜某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入该平台,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押大小的操作,开始赚了一些钱,且能正常提现。在尝到甜头后,姜某更加相信对方,陆续投入50余万元,后被拉黑,投入博彩平台的钱也无法提现,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


婚恋、网上交友须谨慎,在没有当面核实对方身份前千万不要盲目相信!不要轻信网友所说的“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之类的花言巧语,要时刻谨记: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个人信息。另外赌博是违法行为,切勿以身试法。一旦接触到该类诈骗,请及时拨打110求助咨询。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八、投资理财类诈骗


1

典型案例


赵某某跟在微博上认识的老师投资原油、黄金期货,期间对方将赵某某拉入一个投资群微信群内,后赵某某严格按照对方指导的点位去操作,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盈利的,之后按对方的指点就出现连续的亏损,对方一直让赵某某拿资金补仓,但是一直亏损,直到资金亏完,之后再也无法联系上对方。


警方提醒


陌生链接、山寨网站要辨别。诈骗分子常常利用网络平台冒充合法公司,设立山寨网站和机构,谎称公司经过相关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服务费用低、投资台阶低,易操作,回报高,诱骗投资者。


其次,一些所谓“大师”以QQ群、微信群、手机短信等形式群发投资理财信息,并承诺稳赚不赔。这些都是假象,俗称“托儿”,他们不断炫耀自己的“神操作”,利用投资人急于赚钱的心理取得信任。


不要轻信短期致富的诱惑。请理性投资,对提供的所谓“内幕消息”要保持警惕,摒弃一夜暴富的观念,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九、冒充公司领导类诈骗


1

典型案例


某制造公司会计杨某收到一封署名为其公司“唐总”的邮件,让其加入QQ群“制造公司的高管群”,杨某加入后,发现备注名为孙某、顾某等的公司领导都在群里,在研究与广州某公司签订业务合同的事。第三天,“唐总”在群里指示会计杨某合同已谈妥,对方将打款汇入订金,让杨某联系广州某公司的“蔡总”。杨某按照“唐总”给的电话号码联系“蔡总”,“蔡总”称已与“唐总”签订好合同,并发了一个假的汇款85万元订金的转账凭证截图给杨某。随即,群内有公司别的“领导”提出该项业务存在问题,“唐总”在群里与其他“领导”交流后也认为合同不妥,指示杨某立即将“蔡总”的“订金”打回去。杨某在没有当面向公司领导核实的情况下把公司的85万元资金转入“蔡总”指定的账户,后联系领导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


1、企业财务人员是诈骗分子实施诈骗的重要人群,不轻信QQ、微信、邮件中涉及公司转账汇款的信息,尤其是在社交软件中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2、企业应加强对内部人员的防诈骗宣传教育与内部制度管理,严控内部通讯录等敏感资料外泄;


3、完善并严格执行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转账等必须经过相应程序审批。针对QQ、微信要求的转账汇款,必须经过单位领导或相关负责人当面或经电话核实确认;


4、建议企业对公司邮箱、企业通讯软件等常用通讯系统的安全性加强风险防范及专业维护,以防被不法分子盗号、入侵系统。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十、冒充学校工作者收取费用类诈骗


1

典型案例


诈骗分子用QQ冒充家长身份加入学校QQ家长群,并在该家长群内用QQ和其他家长联系,冒充老师、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身份以收取学杂费、资料费等为名,发送微信收款二维码给其他家长,诱骗家长扫码支付转账。


警方提醒


1.遇到家中有子女正在上学,如家中子女通过新的QQ、微信或盗取子女的QQ、微信联系家长称学校收取补课费或其他费用,请家长务必通过电话或视频的方式和子女取得联系,核实情况,避免被诈骗;


2.如遇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老师联系家长收取费用,请家长与该老师电话联系;


3.请广大市民朋友未经核实不要向任何陌生人汇款、转账。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保护人民财产安全

请您提高警惕

遇电信诈骗请拨打110报警


徐州警方紧急提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