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说一说中国历史上的那些乱世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是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开场白,拜这句话所赐,中国历史上还真有那么几次大的分裂时代,即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说一说中国历史上的那些乱世

平王东迁

春秋战国时期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长达五百多年;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东汉灭亡开始,一直到隋文帝统一中国,共三百多年;而五代十国时期则是从唐朝灭亡开始,到赵匡胤完成局部统一,历时半个多世纪。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大分裂时代,这既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也是一个无比黑暗的时代,既有百家争鸣,也有诸侯混战,有孔子、庄子、墨子、孟子等人,也有谋杀、政变、恐怖、野蛮。

所谓春秋无义战,战争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称雄争霸,而受伤害最深的永远是老百姓,连年的混战,暴君一个接一个地登基,沉重的劳役与兵役负担,中原各国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且说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秦军一下子就坑杀了赵军四十万降卒,致使赵国一时间再无青年壮士,有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一系列的宫廷政变,一连串的阴谋仇杀,君王走马灯似地换个不停,你方唱罢我登场,个个都要老百姓的血和泪。

而要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更是要了命了,期间的小国多如牛毛,今天你灭我,明天他灭你,改朝换代就跟唱戏似的。而骨肉相残更是层出不穷,今天儿子杀老子,明天弟弟杀哥哥,而“八王之乱”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期间更有暴君横行,残杀百姓,民不堪命。

五代十国时期时间较短,可是依然混战不已,死伤无数,整个中国都处在一种野蛮状态下,更有外族屠城的、抢掠的,老百姓有的被活活饿死,更有甚至发生人吃人的现象。

真是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啊!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看看这些乱世都有那些共同的特征:

一,成天打打杀杀,无太平日子

从春秋争霸,再到战国七雄,各国之间经常火拼,为争块地盘争的是头破血流,甚至是为了面子、为了女人也会大动干戈,比如秦赵长平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魏马陵之战,等等。期间更是名将辈出,如孙武、孙膑、白起、李牧等,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他们的赫赫战功之下,是无数老百姓的累累白骨所铸就的。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说一说中国历史上的那些乱世

长平之战


到了三国时期,这样的战争故事更是孺妇皆知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曹操有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战争对百姓的巨大伤害可见一斑,期间更有董卓血洗洛阳城,此外,匈奴还乘机南下,掳走了一大批财物并奴隶和妇女,一代才女蔡文姬就在其中。

南北朝时期混战依旧,从“八王之乱”开始,各地诸侯便纷纷称王称帝了,彼此之间争斗不休,打打杀杀。老百姓疲于奔命,饿死无数,只得来到相对安定一点的南方,谁知他们又与当地的土著居民闹起了矛盾,结果双方又是打打杀杀的,好不容易冒着生命危险逃到了南方,结果还是难逃厄运。昔日繁华无比的长安城仅剩下九十余户居民了,而洛阳城中的百姓更是尸横遍野。有时官兵们实在饿得不行了,竟抢掠老百姓来煮着吃。

五代十国时期也好不到哪里去,由于年年战乱,破坏了农耕,荒废了田亩,军队没有粮饷,便四处抢劫,所到之处鸡犬不宁,或被杀,或被抢,或被充军。巨大的黑暗笼罩着整个中国,一片腥风血雨,国无宁日。

二,暴君批量生产,明君凤毛麟角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暴君加起来,一半以上都在乱世,尽管大一统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所占的时间要长的多。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暴君,大家首先可能想到的是杨广,甚至会想到秦始皇。但我要告诉你,就此两人的所作所为,还真坏不到哪里去,当然这是与乱世的暴君们相比较而言的。

我们试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位暴君为例,你就明白,原来“杨广真是个好人”。

这三位分别是刘聪、石虎和苻生。

先说刘聪: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说一说中国历史上的那些乱世

刘聪


他是汉赵帝国的第二任皇帝,尽管也称皇帝,可它的版图却很小,但要说到此君荒淫凶恶的程度,即便是大一统时期的暴君们,也都会感到震惊的。与别的皇帝不一样,此君仅皇后就多达五位,至于姬妾就更不用说了,多达一万余人。他常常几个月不出皇宫,也不跟群臣见面,一心一意只知道营建他的宫殿,当然还有他那数以万计的后宫美女。

——这是荒淫。

还有凶残:他诬陷自己的弟弟谋反,在此案中,他将一万余名官员以极刑处死,方法是先挖掉双眼,然后再用火烤。首都平阳的官员以及老百姓们大多逃亡。

公元318年,刘聪逝世,儿子刘粲即位,这是一位比他父亲更荒唐、更凶残的恶徒,他即位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跟五位年龄都还不满二十岁的皇太后上床,日夜奸淫,不问国家大事。

后来不到两个月,刘粲的岳父宰相靳准便杀掉了他,不但杀掉他一个人,而且把刘姓皇族,不管男女老幼,全部屠杀,刘聪则被剖棺焚尸。

这样的暴行足已是骇人听闻了,别急,石虎兄可丝毫不比他差,更有甚至比他还凶残:

后赵皇帝石虎,是一位全能型的暴君,在他身上你很难找到一点可取之处,他就像是一条毒蛇一般,来不断吞噬着周围的世界。他的脑子里大约只有两件事:性欲和杀戮。

他在首都邺城以南开辟了一个很大的狩猎围场,规定任何人都不许向野兽投一块石头,否则就是“犯兽”的罪名,要被处以死刑。此外,他还不断征集美女,有一次一下子就征集了三万余人,这其中有很多都是有夫之妇。后赵政府的官员们强盗般的挨家搜捕,美女的父亲或者丈夫如果拒绝献出他的女儿妻子,即被处决,为此杀了三千余人。

为了容纳这些美女,石虎分别在邺城、长安、洛阳三大都市,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动员民众四十余万,日夜不停地劳作着。石虎又宣称要进攻晋国,下令征兵,凡家中有三个男子的就征两人入营,其中,光制造盔甲的工匠就有五十万人。这些工匠后来大多丧命,有的被水淹死,有的被野兽吞食,有的则是被活活饿死。

士兵也好不到哪里去,后赵政府不但不发军饷,而且还规定,每五个士兵要贡献出一辆牛车、两头牛和十五斗米。老百姓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卖儿卖女,后来却发现依然无济于事,于是便全家自缢而死。一时间,道路两旁的树上挂满了尸体。

石虎表面上说很疼爱自己的儿子,可是就在儿子谋反被捕时,他却又用极刑处死了他:他先把石宣绑到台下,拔掉他的头发,再拔掉他的舌头,然后砍断手足,挖去双眼,最后纵火烧死。他儿子所有的妻子儿女,一律处斩。当时他的小孙子才五岁,做祖父的石虎依然把他给杀了。太子宫的宦官和官员,一律都被车裂而死,至于太子宫的卫士们,则全部放逐到荒凉地区。

石虎的疯狂兽性,为他所属的整个羯民族带来了灭种的厄运。他五岁孙儿临死前的一幕,使他一病不起,第二年就死翘翘了。

我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的暴行了,除了令人发指还是令人发指!


而最后一位苻生更是残暴到了极点,并且还是个极度变态的家伙:

他是前秦帝国的暴君,足可以媲美后赵的石虎。这个自幼瞎了一只眼睛的二十一岁青年,手上从不离铁锤、刀斧之类的凶器,一言不合,便亲自动手,将人杀死。他大宴群臣时,凡是不喝得大醉之人,苻生就叫弓箭手把他射死。

此外,他还干过极度变态的事情:他命宫女与男人性交,他自己则亲自率领群臣在一旁观看;他又命宫女与羊性交,看看她能不能生出小羊来。有时来了兴致,他就把人的面皮给剥下来,再让他表演歌舞。

苻生若是再来了兴致,就把政府中所有的官员,甚至包括宰相、元帅在内,统统在谋反的罪名下处决。他又杀掉自己的妻子梁皇后,他的舅父劝谏他,他就用铁锤击碎他舅父的头顶,一时间脑浆进裂。

公元357年,苻生的堂弟苻坚率军闯入皇宫,把苻生杀掉。庆幸的是,这位苻坚可是南北朝时期屈指可数的明君之一。

以上三人只不过是暴君中的代表罢了,其实像他们这样的暴君还有很多,而明君则实在是屈指可数了。单说魏晋南北朝时期,除去三国不算,称得上明君的,怕也只有一个苻坚了;而五代十国时期也是一样,唯一的明君当属周世宗柴荣。


三,儿子杀老子,弟弟杀哥哥

在乱世,骨肉相残,兄弟反目,那是常有的事,我们就以西晋的“八王之乱”为例:

司马衷上台的第二年,便爆发了“八王之乱”。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说一说中国历史上的那些乱世

司马衷


晋惠帝司马衷,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也是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关于这个司马衷,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他就是那个白痴皇帝。他听见青蛙在叫,便问手下的大臣它们为什么在叫,为公?为私?他又听说老百姓都饿死了,于是又问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问题: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

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历史上著名的丑妇,不过,她却是个聪明而又有才干的女人。丈夫的白痴使她感到很沮丧,于是她便把兴趣转移到了政治上。权力使人膨胀,使人自私,更能使人神魂颠倒,贾南风不久之后才发现,丈夫的白痴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为可以任意摆布。

司马衷在贾南风的手中,就是一个橡皮图章,更是一个身价最高的抄写员,每每当贾南风写好诏书之后,就命司马衷照抄在御用的纸张上,这就是圣旨了,当然,是她贾南风的旨意。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乱了,简直乱成了一锅粥,也就是杀来杀去的,人名都差不多,所以一般人根本就理不清。笔者也只是大致来描述一遍:

贾南风干涉政治的企图,受到了宰相杨骏的阻挠。杨骏是杨太后的父亲,也就是白痴皇帝司马衷的外祖父,而且掌握军权。但贾南风也有她的手段,她先取得司马衷的弟弟司马玮的支持,下诏宣称杨骏谋反,命司马玮发兵讨贼,把杨骏杀掉。

这次政变,死伤无数,仅洛阳一城就有数千人丧命。杨骏的位置由司马衷的祖叔司马亮接替。在这位祖叔的当政下,贾南风很难插手政事,于是她再如法炮制,她仍利用司马玮,又下诏宣称司马亮谋反,命司马玮再次发兵讨贼,再把司马亮杀掉。

司马亮亲王乃是西晋皇室中最有威望的人物,贾南风一时恐慌了,于是她翻脸无情,把责任全都推给了司马玮,宣称司马玮假传圣旨,擅自杀戮大臣。被玩弄于鼓掌之中的司马玮被捕了,押赴刑场处决。

贾南风一连扫荡了三个亲王,总算是掌握大权了。等她自以为已经完全控制局势时,她又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皇太子司马遹。这是司马衷与一位平民出身的谢姓女子所生的独生子,而贾南风自己只生了两个女儿。公元300年,贾南风再度启用“诬以谋反”的法宝,下诏宣称司马遹谋反,把他杀掉。

司马衷的祖叔司马伦亲王在谋臣的设计下,号召为皇太子报仇,发动政变。当他的军队进入皇宫逮捕贾南风时,贾南风惊慌失措,犹如晴天霹雳。她最终被毒死,贾姓亲族也全部被杀。

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贾南风按下了“八王之乱”的电钮,也被“八王之乱”的巨轮给碾碎了。

司马伦亲王毒死了贾南风之后,发现当宰相不如当皇帝。公元301年,他把白痴司马衷囚禁起来,自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结果他的侄孙、镇守许昌的齐王司马冏在许昌起兵勤王,攻陷了洛阳。司马伦只当了四个月的皇帝便下台了,最终也被毒酒给毒死了。

司马冏拥戴白痴皇帝复辟,使他成为当时的英雄人物,他也骄傲了起来,但事实上他也是个蠢才。他开始独揽朝政,朝廷所有高级官员都要到他家去请示,这种做法必然会给野心家以借口。公元302年,司马冏的堂弟司马乂发动政变,仍是诬以谋反的老把戏,把司马冏杀掉。

结果又有人不服了,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联合起兵,进攻洛阳。公元304年,洛阳城中政变,司马乂被东海王司马越逮捕,送到司马颙大将张方的军营,被张方残忍的用炭火烤死。

成都王司马颖顺理成章的被封为皇太弟,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而河间王司马颙也官升太宰,东海王司马越为尚书令。

后来司马越又发动第二次政变,带着白痴皇帝司马衷的御驾,亲自讨伐司马颖。司马颖发兵迎战,在荡阴把司马越击败。司马越只身逃走,白痴皇帝司马衷被司马颖俘虏到了邺城。

司马颖冒冒然就俘虏了皇帝,铸下大错。这时,蓟城镇守司令王浚,动员以鲜卑人为主的精锐兵团,南下勤王。鲜卑人的骁勇善战是出了名的,司马颖的军队望风而逃,最后司马颖身边只剩下几十个骑兵,他带着家眷并白痴皇帝司马衷,向洛阳逃命。远在长安的司马颙派大将张方前往支援,大将张方便乘这个机会,强行迁都,把白痴皇帝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司马颙既掌握了白痴皇帝司马衷,便不再需要司马颖了,司马颖皇太弟的头衔也被取消,司马颙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宰相,总揽大权。

谁知逃走的东海王司马越,又在中原地区重新集结了兵力,号召勤王,要求杀掉强迫迁都的张方。司马颙脑袋一进水,竟把大将张方给杀了,向勤王军求和。结果被司马越拒绝,司马越继续攻击,进入长安,最终迎接白痴皇帝司马衷还都洛阳。可怜的司马衷被抢过来抢过去,不过还在他是个白痴,根本就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司马颖后来也被捕了,在狱中被绞死。司马颙也跟着逃亡,后来中央政府征召他当宰相,他于是恍恍惚惚地前往洛阳就职,谁知刚走到新安,被另一位亲王南阳王司马模拦截,在车上被绞死。

司马越是“八王之乱”的最后一个王,他跟其他七个亲王同样的低能,没有从躺在血泊中的尸体上得到任何教训,在还都洛阳的第二年,便把白痴司马衷给毒死了,另立司马衷的弟弟司马炽继位。

八王之乱,至此结束。但由“八王之乱”而引起的大分裂时代,却刚刚开始,一场旷日持久的大分裂时代拉开了序幕。

“八王之乱”,总体说来,是西晋王朝的自相屠杀,不但愚蠢,而且残酷,它促使大一统的晋王朝由瘫痪到崩溃。南北朝时期开始了,处于中国心脏位置的中原地带,一片血腥。


好,除了以上三个共同点之外,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共同点,比如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比如视人命如草芥,再比如小国多如牛毛,等等!

总之,乱世的人们其命运是悲苦的,生命如草芥一般,人们相互杀戮,看不到希望,看到的只有血和泪,是遍地的狼烟,是凶残的暴君,是理不清的宫廷政变……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