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話五千年》第38回 管仲死霸業付流水,易豎輩奸道敗齊國

上文書說到,“秦晉之好”也撕破臉了,為了個河西大打出手,最後PK結果以晉惠公被捉,秦穆公奪河西而收場。而此時的齊國也面臨著巨大的危機。

《趣話五千年》第38回 管仲死霸業付流水,易豎輩奸道敗齊國

公元前645年,管仲這位為齊國嘔心瀝血、鞠躬盡瘁40年的賢相終於迎來了他人生的最後時刻,他眼望著這巨大的齊國,他為之奮鬥一生換來的齊國繁盛,他以一已之力打造的千秋霸業,在他身死後將會何去何從,他擔心齊桓公年老耳軟,他擔心鮑叔牙愛憎太明,他擔心三奸在側傾覆霸業。數不盡的牽掛和擔憂全化在對齊桓公的臨終遺言上,他心中最理想的人選是甯戚,可甯戚先他而去,隰朋又年老時日無多,最後只能選擇鮑叔牙。並鄭重對桓公說易牙、豎人貂、開方三人絕對不能使用!桓公很不解呀,就數澆開三個人的好,仲父啊,你說人家易牙為使我能享口福,不惜將自己的兒子烹煮,這說明他愛我超過自己的親生骨肉,對這種人還能懷疑嗎?管仲說人之常情莫過於愛自己的子女,他連自己的兒子都忍心殺死,又能對主公怎樣呢?桓公又問豎人貂,人家“為侍本王,揮刀自宮”,這說明他愛我超過了愛自己身體,對這種人還能懷疑嗎?”管仲答道:他又不練葵花寶典,自宮幹嗎?人之常情莫過於看重自己的身體,他對自己的身體都忍心傷殘,又能對主公怎樣呢?”桓公不死心最後問:“衛國公子開方甘願拋棄擁有千輛戰車的太子之位,眾多的美女、錦繡前程主動向我稱臣,來侍奉我,連父母去世都不肯回去奔喪,這說明他愛我超過愛親生父母,難道仲父對這種人也會起疑心嗎?管仲又說人之常情莫過於親近孝順父母,他連父母都忍心拋棄,對主公又能怎樣?再說能得到一個擁有千輛戰車的大國,本是人人都有的權欲,他放棄千輛戰車,一定是想要得到比千輛戰車更多的東西。請主公務必將這幾人逐出,不要接近他們,否則齊國必受其害!”桓公大惑不解,那這三個當我小弟已很久了,你以前為什麼不說呢。管仲說臣以前不說,是為了順從主公的心意。如果把他們比作洪水猛獸,臣就是一座水壩,臣就是一張獵網,如今水壩地塌了,獵網要破了,,洪水必會氾濫成災,猛獸必然破網而出,老大呀你可千萬不可與他們靠近呀。

隔天管仲就去世了,齊桓公按照管仲遺言,讓隰朋拜相掌政,但不到一個月,公孫隰朋也得病去世。桓公感嘆說:“仲父真是聖人,他怎麼就能料到隰朋不能長久輔佐我呢?”於是便命鮑叔牙接替隰朋相位,鮑叔牙請旨將三奸逐走後,才接替相位。但人的習慣很難以改變,齊桓公沒有三奸服侍,舒服慣了的身體出現了各種不適,這個難受勁兒就甭提了,最後終於無法忍受無聊的生活而把三奸招了回來,鮑叔牙一看無法掌控局面,沒多久鬱鬱而終。

鮑叔牙一死,再無人能制衡三奸,三奸猶如脫韁的野馬一樣,那真是一日使三壞,恨不得把這幾年讓管仲壓制的怒火全迸發出來。短短一年時間就把個齊國禍害的不成樣子了。

再說說桓公的病情,自管仲死後,那真是孫悟空沒了緊箍咒,這通折騰那真是海了去了,今天美食,明天美女,兩年功夫就把自己身體掏空了,加之年老體衰,身體一下就垮了。當時鄭國有個有名的醫生,姓秦名緩,醫術高明,有死起回生之功。古代軒轅皇帝的時候有個叫扁鵲的人,精通醫術。大家見盧醫手段高強,也叫他扁鵲。三奸趕快請扁鵲進宮給齊桓公看病,見了齊桓公後說君王有病,雖然現在只在皮膚下,但如果不治就會深入。桓公說我沒病,你們醫生就是小題大作。五天後扁鵲進宮又說君王的病已進入血脈之中,不可不治。桓公不以為然。過了五天,扁鵲再見齊桓公,又說:“君王的病已深入到腸胃之中了,應該趕快治療。”桓公仍然置之不理,待扁鵲退出後,他嘆息說:“醫生好大喜功也太過分了,我本來沒有病卻說有病。無非是想買他的藥罷了”。又過了五天,扁鵲又求見桓公,一看他的臉色,轉身告辭。桓公派人問他緣由,扁鵲回答:“君王的病已經深入骨髓之中了!在皮膚下面時,可以用湯熨治好;在血脈之中時,可以用石針治好;在腸胃之中時,可以用藥酒治療。現在已深入骨髓,即使是神仙也無法救治,所以我只好一言不發就告辭。”

桓公病重後,三奸見扁鵲都不辭而走,料定桓公那是快去閻王爺那兒報到去了。便定計在宮門上懸掛木牌,假傳桓公的話,禁止百官居進入,可憐桓公一世英明,被三奸隔離後宮,活活餓死。三奸秘不發喪,強立無虧為君,將原太子昭趕走。太子昭無路可去,想到桓公葵邱會盟時把自己託付給宋襄公,於是一溜火光直奔宋國而去。

除太子昭外,桓公還有五個兒子,這五子爭帝時間足有兩月之久,互相攻殺,誰也殺不了誰,把個齊國鬧的雞犬不寧。桓公屍首放在床上,天長日久無人照料,雖然是冬天,但血肉狼藉,屍氣上蒸,便生出許多蟲蟻,爬出牆外。眾人起初還不知道蟲子從哪裡爬來,等到進了臥室,搬開窗槅,看見蟲子附在屍骨之上,無不悽慘。無虧放聲大哭,群臣也哭泣不止。當天取棺木裝殮,因皮肉都腐爛不堪,只好用袍服裹著,草草入棺。高虎等率群臣推舉無虧居主喪之位,眾人依次哭拜。當天晚上,都睡在棺柩之旁。其他公子一看,見高、國二位老臣帶群臣穿喪服入宮,群臣都推舉無虧主喪,擁戴他為君。

無虧總算上位了,鬧劇也總算告一段落。但齊國的國難就此完結了嗎?逃到宋國的公子昭甘心接受這個結局嗎?請看下回《立儲君宋國真護衛,戰泓水襄公假仁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