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社员“网红”直播火了

通讯员 董林 记者 南祯 摄影报道

“大皂许家村合作社生产的富硒面粉采用一箩到底的加工工艺,做出来的面食口感筋道,麦香味十足,而且我们的面粉不含任何添加剂,让您吃的安心,吃的放心······”最近,大皂许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电商办公室最近格外热闹,架起了直播设备,摆满了产品、照片,甚至还有馒头、饺子,还有一个小姑娘在对着手机“自说自话”,这一聊就是两个小时,旁边还有画画助威的。仔细一听,原来这是在为村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富硒面粉做网上直播,在网络上销售大皂许家村合作社的产品。

日前,记者了解到,新港街道大皂许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自2018年成立后,发展了面粉加工项目,主要产品便是富硒面粉。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极大制约了富硒面粉的线下推广与销售,无疑给合作社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蓬莱社员“网红”直播火了

蓬莱社员“网红”直播火了

发挥直播平台优势让特色农产品当“网红”


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推广合作社的产品?这可把大皂许家村党支部书记郭永利愁坏了,无奈之下他带领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向街道党工委和包帮的乡村振兴服务队求助,街道党工委立即行动,协调人员,成立由街道经管站和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组成的专项工作组,着力解决防疫期间大皂许家的面粉销售问题。因为街道党工委前期曾邀请阿里巴巴的讲师们针对各合作社举办过电商培训,所以许家村的合作社在很早就在淘宝、微信小程序、拼多多等平台注册了店铺,且前期也参加过一些活动,有一定的销售基础,工作组反复讨论后决定,在通过电商平台活动宣传的基础上,再增加直播销售的方式宣传合作社产品。

蓬莱社员“网红”直播火了

蓬莱社员“网红”直播火了

如何进行直播销售?在哪个平台直播?谁来做主播?什么时间做直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摆在眼前,着实让人觉着头痛。虽然大家都没有做电商直播的经验,但工作组与合作社同志们商议后,一致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摸索着前进。于是,合作社在2月26日购置了电商直播设备,27日便由王蕾与刘鸿亮担任第一期主播,在拼多多平台进行了第一次直播,直播1小时,观看人数148人,通过直播间带动销售额增加800余元,这是工作组对合作社产品第一次直播的成绩单,不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却把合作社的社员们高兴坏了,群众们的认可也让工作组在尝试与探索中更加看到了希望与方向。


“直播+农业+电商”打破传统售卖方式

为提高自身的直播水平,工作组不断整理完善直播关键词;为争取平台政策扶持,工作组的成员们坚持每日直播;为确定合适的直播时间,大家尝试在中午、下午、晚上等多个时间段进行直播;为丰富直播形式,吸引更多消费者,工作组积极制定多种直播方案,如产品实物展示、生产过程照片展示、面粉加工成品展示、现场制作面食等;为吸引更多消费群体,工作组尝试在京喜与拼多多两个平台进行同步直播。


蓬莱社员“网红”直播火了

蓬莱社员“网红”直播火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直播一星期以来,合作社的直播间从最初的2个人讲1个小时到如今的1个人讲解2个多小时,从一百多个观众到在线观看人数3825人,通过直播带动的日销售额也从最初的几百元增加到高峰时的4千元以上。

蓬莱社员“网红”直播火了

蓬莱社员“网红”直播火了

在直播现场,王蕾一边介绍着富硒面粉的特点以及面粉的生产加工过程,一边耐心回答网友们提出的物流配送、生产日期等问题,有时还现场用富硒面粉做起馒头、饺子,吸引网友关注下单,其他成员则在旁边当起了助理。热爱绘画的刘鸿亮还即兴发挥给主播和产品作画,合作社的社员们也主动到直播间演示包饺子、蒸馒头,工作队的几位年轻人,平时连厨房都没下过,却在直播的这短短一个星期里,学会了和面、调饺子馅、包饺子、蒸馒头等细腻的工作,合作社的办公室俨然成了一个半专业的“演播间”。工作队的几个年轻人也以自己的努力付出赢得了合作社社员们以及群众们的称赞,也激发了大家对电商销售的认可和支持,很多社员都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尝试一下直播卖货。

蓬莱社员“网红”直播火了

蓬莱社员“网红”直播火了

据了解,新港街道党工委将继续以大皂许家村合作社的电商销售为契机,探索新型销售之路,增加直播平台种类,丰富直播内容,并培训村内老百姓开展直播,借助“直播+电商”的模式,通过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助推合作社产品销售,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