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 树立文明家风

---中牟县官渡镇文明家庭纪实

为人师表 行动写孝

张晨光:男,61岁,退休教师,官渡镇邵岗村人。其家共五口人,张晨光夫妇既要照料年迈多病、久卧病床的父母,还要照顾患有脑疾的儿子。生活的重担压不跨他瘦弱的身躯,虽历经磨难,脸上仍旧写满阳光。

其父张慈恩83岁,患瘫痪病、癫痫病、前列腺病,带尿管五年之久,经常造成感染,每天需用氯化钠冲管、洗身。张晨光数年如一日悉心照料、从不抱怨。

儿子脑瘫,左手不能动,右手勉强可以拿得起筷子,生活不能自理。平时,张晨光喜欢练书法,闲暇时也教儿子学习毛笔字。“让他右手多锻炼一下,对他恢复有好处,如果生活能自理,我百年之后也可以更放心一点。”

张晨光孝敬父母、关爱儿子、善待乡邻,有口皆碑。一天,他手推轮椅带老父亲出来到贾鲁河畔、牟山公园散心,随笔写下《行动写孝》:“垂柳依依湖边长,日照水色映金光。牟山脚下花如海,蜿蜒芳径任徜徉。拱桥形姿水中映,迎着朝阳走桥旁。黄鹂布谷唱翠柳,红男绿女歌悠扬。搀扶父亲细观赏,双亲啧啧夸儿郎。林道绿荫方小憩,游人羡慕多褒彰。大写孝子写美景,耋耄椿萱喜洋洋。”

他作为一家之主,虽历尽艰难困顿,依然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在有限的生命里迸射出无限的关爱与力量。

弘扬优秀传统  树立文明家风


扶危济困 医者仁心

吴石头:男,68岁,官渡镇吴庄村人。是一名乡村医生,在本村开诊所已有50余年。吴石头在行医过程中,遇到穷的病号就免费看诊拿药,遇到大病患者没钱住院的,他就自己拿钱让人家去大医院治疗,附近几个村的群众不管什么时间来叫,他都会随时出诊,从不懈怠。

2020年初,疫情蔓延,群防群治。他不惧风险、无视古稀之年主动加入防控大军,坚守卡点,为全村群众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座坚强的“壁垒”。“疫情阻击战,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役。我作为一名医生,主动出击,责无旁贷。虽不能做最美‘逆行者’,但以一身白衣,舍一己安危,守一方平安是我的职责。无论何时,在守护全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道路上,你我都不会独行。”

弘扬优秀传统  树立文明家风


克己奉公 模范先锋

赵书堂:男,47岁,中共党员,官渡镇二十里铺村人。工作上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主动为全村发展献计献策,积极参与组织村民公益活动;思想上对党忠诚、主动担当、乐于奉献,反对封建迷信,反对铺张浪费;生活上低调朴实、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团结,邻里相处和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垃圾分类标准,经常带领群众对街道进行打扫。“以前,计划生育严,人家都偷着要了儿子,俺双女户就遵守国家政策,决不超生。”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综合素质非常高。疫情防控党员先行,不由分说主动请缨。每日为村民消毒、量体温,认真当好周边群众的忠实“服务员”,防控卡点积极做好全村的安全“守门员”。其夫妻恩爱,善待他人,以身作则,竭尽所能温暖邻居、亲友,受到大家的普遍赞誉。

弘扬优秀传统  树立文明家风


相依为命 乐享人生

刘书民:男,官渡镇吴庄村人。夫妻俩有一独女已远嫁他乡,十几年来两个老人相依为命。妻子刘书琴身患脑血管疾病已经有七、八年,半身不遂又有骨刺,生活难以自理。家里有两亩多地,刘书民一个人打理农活,操持家里家外。

刘书民喜欢跳舞,农闲时,他邀请村民在他们的小院里一起跳广场舞,也给刘书民两口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趣味。“我们也没有孙子,地里活儿不忙了大家聚到一起跳跳舞、说说话,让我老伴看一看、乐一乐,挺好!”热爱生活、乐观向上,让其收获了幸福的人生。

弘扬优秀传统  树立文明家风


官渡古镇,享誉天下;官渡民风,争相效仿。文明家庭先进典型只是一个缩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伟大的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尽孝道、讲亲情等传统美德,用生活的点滴诠释了家的真谛。

新春伊始,以此为鉴,映射出更多“弘扬优秀传统、树立文明家风”的畅想进行曲。


摄影:李晓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