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10日,万众瞩目的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终于完成了它的全球首映,饰演女主花木兰的中国演员刘亦菲一时话题不断: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首映礼结束后,许多媒体人对该部电影的短评被放到了网上,整体来看,对于《花木兰》这部电影,媒体人们的口碑评价尚算不错。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花木兰》目前的口碑基本上都是正面的,保留了原作动画的精神和内核。”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我很震惊我竟然这么喜欢《花木兰》这部电影,非常宏伟也很激动人心,故事复杂以及美好超出期待。”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花木兰》绝对超出了期待 ,叙事方式是我从没有在迪士尼电影中看到过的,迫不及待想二刷!”

首映带来的反馈基本上都是正面的,这让人对这部影片之后在内地的上映不禁万分期待。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经典不朽

第一次听到花木兰的名字是在中学的课本《木兰辞》中,这首出自于《乐府诗集》的北朝民歌,记载了这位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当时读这篇文章,只觉得木兰这个角色坚强勇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小小年纪就有了上战场杀敌的魄力。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而如今再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也只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平时只是纺纱织布、操劳家务,在女子无法"抛头露面",地位低下的古代,花木兰却也凭一己之力杀敌立功,用柔弱的身躯和男子们共同纵横驰骋、浴血沙场,表现出了女性身上的坚韧和无畏。尽管"替父从军"是尽孝道,但她身上的女性的光辉,她的勤劳、善良、温柔、敢爱敢恨也如繁花般光彩夺目。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木兰这个形象,像山间流水,淌过了千年的岁月,流过无数女性的心头。她颠覆了古代足不出户,相夫教子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为每一位对陈规陋习有反叛之心的女性,为渴望独立自由的她们带来了希望和鼓舞。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花木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是,高贵的品质总会有恒定的价值,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并不会阻止优秀的女性在花木兰身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精神。花木兰,也许就是她们心中的另一个自己。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巾帼”们

除了木兰,在中国古代的每一个特定年代都会有许多女性,她们或如木兰那样坚毅勇敢,或温婉动人,或敢爱敢恨。在历史的长河中,她们的故事如同水上的浮舟,飘荡沉浮。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中国历史上那些风华绝代的女性人物。

第一位,吕雉,汉高祖刘邦的正配夫人。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她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她虽为女流,但不乏政治家的风度,不管是帮助刘邦打天下还是把持政事,每每从容不迫,识破奸人计谋,化险为夷。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位,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女皇帝,与吕雉并成为"吕武"。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在67岁时登上帝位,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第三位,李清照,中国四大才女之首。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她在家庭的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

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李清照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第四位,梁红玉。

《花木兰》全球首映好评如潮,展现中华文化中的“巾帼”魅力

与花木兰一样,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将军也在战场上展现出了她的"巾帼不让须眉"之风采。她英姿飒爽,红妆披挂,挥动金山战鼓,以少于敌军十倍的兵力大败金兀术,并围困金兵于黄天荡达四十八天之久,由此名震华夏,威扬夷狄。后来韩世忠、岳飞、刘俊三路北伐,梁红玉随率一女兵队伍,屡败金人、屡立奇功。"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也由此而起。

而宋高宗赵构也曾称赞梁红玉:"智略之优,无愧前史。


由于历史使然,女性在中国古代蛮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较为低下的地位,儒家与礼法的普遍推行,封建礼制严重束缚和禁锢着女性的思想和行为,使得"男尊女卑"的概念"深植"于人心,人们思想固化,女性更是深受其害。

而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人人平等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思想底线。

女性作为社会生产劳动的一份子,应当受到尊重,她们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而是作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社会和家庭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责任。

现代女性想实现自立、自强,争取平等权利等有助于自己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有力工具,除了自身的因素外,社会也应给予其更多帮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