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的小河淌水,诉说马帮人的爱情故事

哎,哎,哎.....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小河淌水》

这首源自云南大理州弥渡县的民歌,唱响的是马帮人的爱情故事。

赶马人挥别爱妻上路,不知何时是归期?

每当月亮初上,留守在家的媳妇,看着天上的月亮,听闻家门口潺潺的小河水响,思念远方的爱郎!

弥渡的小河淌水,诉说马帮人的爱情故事

弥渡县,弥祉文盛街口

歌曲如此凄美,但远方的马帮人,常常生死未卜。

有的人,即便望穿秋水,终其一生,都未等到应归人。

有的人,则在某年某月某夜,在犬吠声中,在意外中,在惊喜中,终于盼到意中人!

说到底,这一曲小河淌水,唱尽的是含蓄的等待、幸福的期盼!

而赶马的人,走在茶马古道上,一路的艰辛,不知何时是个头!

有人说,茶马古道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也有的人说,茶马古道始于唐朝。

弥渡的小河淌水,诉说马帮人的爱情故事

茶马古道上的赶马人

无论如何,在不通公路、铁路的远古时代,茶马古道是云南最早的商贸通道。

茶马古道南起云南西双版纳、思茅(普洱)、经大理、丽江、迪庆至拉萨,以今天公路里程计2800公里,若以古驿道计,则线路更长,仅丽江至拉萨就有80多个马站,要走3个多月。

弥渡的小河淌水,诉说马帮人的爱情故事

茶山

这其中,地处滇西、距昆明300余公里的大理弥渡县,是这首世界知名小夜曲的孕育地。2000多年前,弥渡已经是清溪路、弥蒙古道、开南古道的交汇处,这三条被称为“茶马古道”、“南方路上丝绸之路”,弥渡一跃成为滇西重镇,一度繁华千年。

茶马古道,顾名思义,以茶为主要交易商品,以马帮和赶马人为运输载体和中介,将云南一头的茶叶,运往远方;而将远方多产的马或毡匹等,运往需要的地方。茶马古道上休息或补充能源的地方,常常变成了重要的交易集市。比如弥渡弥祉、巍山古镇、剑川沙溪古镇、丽江古镇等。

弥渡的小河淌水,诉说马帮人的爱情故事

巍山古城


弥渡的小河淌水,诉说马帮人的爱情故事

剑川,沙溪古镇的古石桥

因茶马古道而产生的“茶马互市”,那可是历朝历代的朝廷充分利用其作为延边政策。

云南的西双版纳、普洱盛产茶,而西藏产马。历朝历代的朝廷利用藏族嗜茶这一特点因势利导,推行“以茶治边”政策,以密切西藏等边疆地区与中央的关系,用茶易马,故称为“茶马互市”。

弥渡的小河淌水,诉说马帮人的爱情故事

茶马古道上的人们


弥渡的小河淌水,诉说马帮人的爱情故事

茶马互市

“当是时,帝绸缪边防,用茶易马,固蕃人心以强中国”。需求关系诞生茶马互市,历代茶马互市均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茶马司,茶马司的主要官员城提举管和茶马御史,时至今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均会举行二次大型骡马交易会。

弥渡的小河淌水,诉说马帮人的爱情故事

没有船的时代,赶马人如何过江?


弥渡的小河淌水,诉说马帮人的爱情故事

用牛皮或羊皮,吹气后扎紧入气口。靠着吹气的“革囊”,过江了。

你还别说,先今的60后或是70后,小时候赶盛大的集市,就称为“赶骡马大会”!而不是“赶集”!

在茶马古道重要驿站——丽江,古老的东巴经就有《马的来历》和去“窝左”(拉萨)做买卖的故事,丽江金沙江出土的唐吐蕃碑上有马的图案,种种证据表明滇西北各民族于青藏高原民族的历史和茶马古道的形成非常久远。

弥渡的小河淌水,诉说马帮人的爱情故事

溜索,是另一种过江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